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各大商业银行加快了互联网化的建设进度,包括业务线上化,平台网络化和智能化等,基于用户在互联网上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功能,业务等检索的关键词,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刻画出用户需求环比增长图,图谱的横坐标为需求强度(共分为五级强度,前三级为强需求度,后两级为弱需求度),纵坐标为环比需求变化率,并在后面的同一化环境下设置强需求度影响因子。在对生成的国内九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图谱做同一化指标分析,可以发现各大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度和在互联网金融的所做所为。统计用户在2013年和2014年的1月至10月在互联网上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关键词搜索并作环比图谱分析。下面就各大银行的需求环比增长图谱作说明分析。

图一:中信银行需求环比增长图谱

强需求度下环比持续增长的是“信用卡,电子,对账,中心”等关键词的搜索。其“理财宝,理财产品”等关键词的搜索呈环比快速增长趋势,但其“网上银行、营业网点”等关键词的搜索呈下降趋势。

图二:华夏银行需求环比增长图谱

强需求度下环比持续增长的是“信用卡,中心,网上银行,境外”等关键词的搜索。其“理财产品,汇率”等关键词呈环比下降趋势。“校园招聘”的搜索呈大幅度增长。

图三:浦发银行需求环比增长图谱

强需求度下环比持续增长的是“个人,网银,信用卡,中心”等关键词的搜索。其“营业网点,理财产品”等关键词搜索呈环比下降趋势。

图四:兴业银行需求环比增长图谱

强需求度下环比持续增长的是“理财产品,信用卡,商城,积分”等关键词的搜索。其“网上银行,营业网点” 等关键词搜索呈环比下降趋势,“钱大掌柜”等新词搜索增加。

图五:民生银行需求环比增长图谱

强需求度下环比持续增长的是“信用卡,商城,如意宝,电话,理财产品”等关键词的搜索。其“积分兑换”等关键词搜索呈环比下降趋势。

图六:招商银行需求环比增长图谱

强需求度下环比持续增长的是“信用卡,网上银行,网上商城”等关键词的搜索。其“评论,新浪,校园招聘”等关键词搜索也呈环比上升趋势,“周三”的环比增长率最高。其“博客,营业网点”呈下降趋势。

图七:广发银行需求环比增长图谱

强需求度下环比持续增长的是“信用卡,网上银行,营业网点,人工服务,客服电话”等关键词的搜索。其“校园招聘,积分规则”等关键词搜索呈环比下降趋势,“中心”的环比增长率最高。

图八:光大银行需求环比增长图谱

强需求度下环比持续增长的是“信用卡,网上银行,理财产品,积分兑换”等关键词的搜索。其“网银,利率”等关键词搜索呈环比下降趋势。

图九:平安银行需求环比增长图谱

强需求度下环比持续增长的是“信用卡,网银,车主卡,白金卡,理财产品,网点”等关键词的搜索。其“积分兑换,商城”等关键词搜索呈环比下降趋势。

基于对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需求搜索图谱的分析,接着采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对需求强度进行同一化(纵坐标-环比需求变化,坐标轴单位为1;横坐标-需求强度,坐标轴采用需求度因子由强至弱依次分别为5,4,3,2,1,为使各关键搜索词同一化后的客观准确性,只取前三级强需求度范围内的关键搜索词),最后提取以“信用卡,网银,理财产品”为核心的7个指对象标,对7个指标分别进行加权评分得到的结论如下:

基于对以上7个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1)基于“理财产品”指标,可以透视出在互联网上对理财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做得最好的应该是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2)基于“积分兑换”指标,可以透视出在互联网上做得最好的是华夏银行,同时结合华夏银行的需求图谱分析,可以看出华夏银行在做境外信用卡和旅游消费上面独树一帜。3)基于“信用卡”的指标,还可以透视出目前在股份制商业银行里面信用卡的网络渠道推广做得最好的是广发和招商银行。 4)基于招商银行的需求图谱,从图谱上面可以看到招商的关键词搜索里面包括了“评论,新浪”等关键词的搜索,由此也可以透视出招商银行在微博营销和线上推广比较凶猛,而且基于其“周三”这个关键词的环比增长率最高的特征,可以透视出招行“周三”的品牌活动起到优秀的营销跟踪和反馈。

最后,回归到最初的命题“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度”,当然这里主要指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表格中的加权求和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 从上面的结论也可以充分看出目前国内各家银行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凶猛地“圈地、挂牌、卖肉”,而大多数银行目前采取的都还是通过自建的信用卡商城平台和微信银行平台保持客户粘度,同时将客户引流至基金销售平台,直销银行平台等对其货币基金,理财产品进行营销推广。但是,这里面有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截然不同的两点,一个就是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的相对不对称性,银行提供的服务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并非是随时随地所需求的, 因为银行平台提供的服务重点是在投资而不是生活消费,也就是说银行提供的在线24小时服务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里面只有极少的部分甚至一天时间里面都没有与其发生过交互,这是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所致。相比互联网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则其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消费平台黏住用户并提供其财富升值的服务,如此将消费与投资的服务完美结合,对银行来说,这或许就是互联网金融建设客观存在的一个弊端。第二个就是银行自建的平台很难触发到规模效应和平台下沉,首先在于平台的流量入口,它不能像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一样充斥着整个互联网生态圈的页面上,在获取流量入口上存在大大的短缺。再者,银行通过基于用户的粘度将商城平台的用户和行为下沉到银行自建的其他平台上面,效果短期可能会很强,但是一旦互联网上构建了一个融合平台,商户(银行)和用户的理财、基金销售的大入口,那银行自建的平台效应就大大打折扣了。

综上,银行业的互联网化度会越来越大,也必定会走向互联网化的方向,但是银行的互联网化不代表金融真正的可以完全互联网化,银行的服务在线上和线下融合的路还有很长。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