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一、为什么金融业进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

时代决定命运。我们个人所处的时代将决定我们个人的命运。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回溯人类发展的历程,就必须对人类的未来有深刻的洞察力与想象力。当一个新时代到来时,与这个新时代相一致的思想在一些有洞见的思想家那里其实已经产生。有三个作者也许具备这样的深刻而富有前瞻性的思想:一是凯文·凯利的《失控》、《新经济新规则》,二是雷·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三是杰里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

凯文·凯利是着名的硅谷思想家,《失控》是1994年出版的名着,当年的很多预言和想象到成为现实,书中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小到一个蜂群、一组计算机代码、一个封闭试验基地,大到人类进化、人工智能、网络经济等等。凯文·凯利非常喜欢研究生物进化理论和生物技术,试图用这些生物的思想去分析未来的网络经济、物联网、人工进化等问题,这种系统地、动态地、辨证地、多维地分析范式让我们受益良多。

《失控》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极简的事物,聚合到一定数量,其行为协同达到一定程序,将“涌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形成一个超越原有结构体系(失控)的新结构体系。一条鱼在深海中毫无影响,一群鱼可以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当一个巨型鱼群在深海中按着某一个有形无形的规则和方向游动时,就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壮观场景,产生巨大的能量。

相比之下,《新经济新规则》则是专注研究当前互联网时代新经济所展现的十二个新特征、新规则和新的商业运行规律,这些规则对互联网金融依然适用,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雷·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是预测人工智能未来的权威书籍,书中描述的技术变革和未来场景非常震撼人心。书中从技术演变的规律,提出了技术演进的指数增长规律,而且指数增长的技术创新速度也以指数形式增长,从而形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新范式。

杰里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规律,一个社会的经济范式取决于其三个要素:通信媒介、能源、运输机制,三个要素互动并形成一个整体。通信有助于管理经济活动,能源提供传输动力,物流运输实现经济活动的价值链,这三个系统共同构成了经济运行的技术平台。电报、煤炭、蒸汽机和火车造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电话、电力和石油、内燃机和飞机造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互联网时代形成的分布式、可再生、低成本的通信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和物流和运输互联网和物联网,造就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他还指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担任领头羊,而中国则将目光投身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最早打造物联网基础设施和相应的协同共享机制的超级大国。”他还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互联网的分布式技术所导致的协同共享机制,并由此造就了一个“零边际成本社会”.

这些伟大思想家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麦肯锡发布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提高生产率的下一个新领域》预示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泛信息化社会在加速到来;2011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工业4.0”,2012年美国的通用电气(GE)提出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Internet)概念,人工机器和物联网、计算机等技术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技术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在不同产业,互联网经济正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塑。

互联网金融就是伴随这些新经济、新技术快速发展起来。供给创造需求,技术改变一切。数据成为资产、行业垂直整合、平台泛金融化成为商业发展主流趋势,行业产业链条加深加长,促使商业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塑造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基因已经融入到社会运行的底层物质技术结构之中。回顾金融创新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历史变革都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此当金融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也必将发生新的变革。

预见未来,最不能缺乏的是想象力。我们需要跳出当前的思维定势,跳出当前各种纷争的局限性,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去眺望未来。《新经济新规则》曾提到一种观点,成功的企业难以逾越是因为其有“组合技能”,而其他企业只是学到其中一两项技能是难以超越的。然而同时组合技能也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创新的障碍。这时生态系统中就会有边缘突破即边缘创新,他们阻力最小、形式最新、最适合环境,从边缘地带开始生存发展,不断改变和颠覆中心地带,最终成为新的中心。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最先缘起于第三方支付,就是在填补中国支付服务不到位中慢慢发展壮大的。后来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金融层出不穷,支付逐渐渗透到银行的核心业务领域,互联网基金销售侵蚀银行的中间业务,P2P、网络小贷开始做贷款类的资产端业务,网络银行也在筹划当中,传统金融的中心地位正在被这些细微的创新所包围。虽然银行也在变革,但是它具备的组合技能会阻碍其根本的变革创新,毕竟推到重来、自我革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中国互联网金融就是边缘创新的典型,在未来必将发展壮大,成为新的金融发展核心,这是金融发展的历史趋势。

这是我们从技术哲学(技术逻辑+哲学思维)角度,对互联网金融在当代发展做的一个思考。分析、认识和运用好互联网金融,必须从哲学思考、系统思维、前瞻思路来认识互联网这一当代最伟大的发明,对金融业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金融”,也不是复杂到与传统金融没有关联,更不是在现代金融体系之外的一个异生物或类生物。互联网金融是现代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在金融上所表现出的新特征、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和新实现形式。

金融的最基本功能是存、贷、汇,即货币资金的聚集功能、运用功能、支付功能。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三个功能中的聚集功能、运用功能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演化出了不同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承担并实现其功能,只有支付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并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实现、深化、创新并对居民个人、组织交往和实体经济提供服务。

无支付不金融。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活动,很多都需要完成交易,促成交易完成的最后一公里是支付。虽然传统金融组织、市场、产品创新都比较发展,但是支付组织、支付工具、支付形式和支付功能的实现,与互联网时代的支付需求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从而促成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和支付宝的发展历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淘宝在完成交易过程中,亟需支付的促成,而当时传统金融机构的朝九晚五的大支付体系,满足不了阿里巴巴的小额、分散、即时的国际贸易、国内贸易的支付需求。正是有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设和全力支撑,才有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支付工具成就了电子商务,同时,电子商务也成就了互联网支付工具。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造了互联网金融的底层技术基础。

互联网时代,金融=制度+技术+信息。制度决定谁能够做金融,包括金融业务活动的法律、规则和范式,是金融功能的基础。技术提供金融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技术变迁驱动着金融创新和功能结构。

信息是金融业务活动和处理的核心。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下,金融的内涵、外延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拓展和提升。现代金融的范畴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金融所能覆盖的范围和实现的功能。随着金融需求的不断创新,需要更快捷、方便、高效的金融功能实现形式来满足不断拓展的金融需求。

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我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方法,即互联网金融的七个公式:

1、金融底层物质技术结构:金融=制度+技术+信息

制度+技术+信息,构成了金融业的底层物质技术结构。这一结构的改变,将带来整个金融业的深刻变化。制度决定谁能做金融,技术驱动金融,信息则是金融业务处理的核心内容。ICT技术是推动金融创新的核心技术、技术平台和技术支撑。金融业的发展历来都是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齐头并进,并深受影响的。

在传统金融业不断互联网化过程中,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并没有把信息技术的巨大潜能充分发掘出来。同时,巨大的普惠金融需求,在远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为IT企业跨界金融业,从事第三方支付、P2P、众筹、垂直搜索、互联网金融门户等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的底层物质技术结构理论,与里夫金的技术驱动经济范式创新的理论时内在一致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让融资的边际成本不断降低,虽然到不了零边际成本,但是,低利率时代必将到来。

2、关于互联网金融四个假说(原则):供给创造需求,形式决定内容,受众决定未来,技术改变一切

①供给创造需求:技术创新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和生态创新。不怕有缺陷,就怕不更新。市场需求是产品供给创造出来的:速度第一。

②形式决定内容:技术表达形式、技术实现形式、技术送达形式决定市场可接受程度,没有良好形式承载的内容难被公众接受:感受第一。

③受众决定未来:规模第一、客户数量第一,赢家通吃,没有客户就没有生存根基:流量第一。

④技术改变一切:没有不跨界的技术,只有不跨界的思维。制度的巨大差异,在技术上只是小小的参数变异。技术跨跃制度:创新第一。

3、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大数据金融+云端金融

①移动金融=无线接入(免费wifi)+智能终端+App内容运营,移动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移动端的运营上一定要注意App的用户基数。

②大数据金融=数据积累技术(留痕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存储)+信用评估应用(产品开发与风险控制),大数据风控是互联网金融核心技术。没有大数据风控的互联网金融=失控的高速车=风险源。

③云端金融(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高级形态下的云存储技术+云风控平台+云指挥系统,互联网金融的终极形态是云金融。云金融下,金融=技术。金融活动将在云端开展。所以有:互联网金融企业=金融资产交易所。

4、互联网金融状态空间=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

互联网金融是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创新与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构成了自我循环的开放的状态空间,这是互相竞争、融合发展的必须。一个=死亡,集体=共赢。

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创新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实现相同功能的多个商业模式构成生态圈。实现共同目标的多个生态圈构成生态系统。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生态之道是共同构造利益共同体的生态系统。

商业模式+生态圈+生态系统将构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状态空间。一旦形成状态空间,将使互联网金融摆脱共同面临的生死困境。

5、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金托管

在互联网时代,不怕有风险,就怕找不到风险源。大数据风控就是针对风险的独特设计。没有风险的互联网金融=自我死亡。

产品登记=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风险识别+金融风险处置,信息披露=诚信经营+好人举手+鼓励创新,资金托管=构筑底限+强化外控+纳入监管。

6、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标准问题极致化(方便第一、简洁第一、体验第一)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则=问题导向+解决需求+服务民众。

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复杂问题简单化。要想把问题简单化,就得标准化,才能流程化,可计量。要想把标准化达到良好体验,就得极致化。极致化体验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检验标准。

7、关于互联网金融本质:互联网金融本质=为人民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互联网金融正因为为人民大众服务,才获得了力量源泉,政府支持和民众拥护。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写进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助力中国梦

普惠金融时代,需要互联网金融来满足小额、分散、大量的客户支付、理财和投融资需求。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迫切需要创新驱动。传统金融的制度约束和行为规范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对股权资本、债务资本、产品匹配、征信体系、快捷支付、投资理财等巨额金融需求,这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也因此,在中国涌现了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功能探索。这是历史的机遇,也是时代的需求,更是未来的方向。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经济和平崛起、创新驱动成为时代要求、大众理财变成时尚、互联网技术提供了有效支撑、国外新金融创新不断借鉴、宽容创新的氛围日益形成等多种难得的因素组合契合下,得到快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互联网金融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面也会充满风险,并非坦途。但是作为在传统金融体系外的新金融创新,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成为服务小微企业、三农金融的有效实现形式,也在对传统金融的一定范围的竞争中自身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传统金融的创新发展和外延拓展,银行正在由银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银行快速变革。

未来,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将是一个既定的方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有助于中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

互联网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人才呢?互联网时代需要战略构架人才、资源整合人才、交易高手。但这些,都需要学习技术、懂得技术、运用技术。当代的技术是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ICT),但不仅仅限于这些技术,还需要了解、研究和运用更多的科技和人文知识,了解当代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才能善加利用,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原载:和君咨询集团)

作者:霍学文 北京市金融局党组书记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