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现今,P2P监管的趋势越发明显,行业千呼万唤的监管政策即将出台,P2P行业的合规有序发展即将拉开帷幕。那么面对众说纷纭的监管政策,投资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监管可能带来的变化,投资者们又会有哪些疑虑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解读那些投资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一、政府是否会干预

按照目前市场的需求情况来看,政府应该会进行一定的干预。近日,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召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区的省金融办、行业协会召开有关P2P监管细则讨论的闭门会议。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回答了关于当前热议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周小川说,从去年开始,金融界就在准备出台互联网金融新政策,该政策主要体现为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按照现在的监管框架对互联网金融给予适度的监管,监管制度很快就会出台。

种种这些迹象都在表明,政府会借由监管之手干预P2P市场。而对于互联网金融,虽然行业自律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依靠行业自律。政府也许是打算监管与行业自律并行,这一监管格局既符合现阶段P2P网贷行业的发展需求,也满足了监管原则。

二、银监会将要如何监管?

据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由于P2P并不采用牌照式监管,因而对其的监管思路是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实施备案监管,不过该自律组织的设立及运作尚未形成定论。总之监管层主要的一个思路是依靠各地网贷协会或金融办资源建立统一、信息共享的自律组织。

但是由于P2P平台的业务已拓展至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展,而银监会县级以下没有分支机构,人力、物力方面难以满足监管需求。所以银监会可能会让地方金融风险由地方金融办负责管理,通过加强行业自律,进行柔性监管,并利用联席会议加强协调监管。

三、托管是否会安全?

有知情人士透露,此前一度传言P2P资金托管必须由银行来做,目前来看也出现了转机。据了解,目前已经明确,P2P的资金托管方包括商业银行或经过认证的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总体来说还是鼓励市场化发展的,所以不会完全禁止第三方支付参与,但需要有一定资质和实力的公司才能涉足。

1月8日宜信宣布与中信银行达成战略合作,1月28日你我贷宣布与招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等,由目前这些市场情况来看,与银行托管合作或者与第三方托管合作都将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这也不意味着绝对安全。

资金托管解决了P2P平台的资金撮合和账户管理问题,但却解决不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无法验证P2P借款项目的真伪,P2P的借款标的很小,一天就会有成千上万笔的借款,对于银行是很难一一核实的。所以资金全面托管解决了P2P的部分问题却没有解决全部问题,而虚假借款人问题并非个案,在P2P行业内相当普遍,换句话说,资金托管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四、收益是否会降低?

根据市场来看,随着监管细则的出台,P2P行业各方面都会受到政策的监管和规划,所以收益也许会受到影响。收益降低了,也就意味着平台的盈利成本降低了,借款人的还款压力也降低了,各方的压力都小了,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其实是相对安全了。而对于市场的利率来说,真正的收益应该是有市场决定的,优胜劣汰,让利率市场化才是P2P未来最合适的方式。

据数据显示报道,2014年P2P网贷行业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7.86%,行业总体收益率呈缓慢下降趋势。我们可以推测,2015年监管出台后,在市场的驱动下将收益率可能会继续下调,平台收益率将逐渐回归至10%~15%之间。

五、是否要继续观望再说?

如今政策出台在即,广大的投资者纷纷谨慎起来,毕竟谁也不知道政策出台后会是怎么样一个光景。但是也有不少胆子大的投资者认为现在是一个投资的好时机,如果等监管出台之后再去投资的话,收益有可能没有现在高,更不会有那些福利了。

不过建议投资者还是理性看待网贷投资,不管是观望还是继续投资,收益高低都应该是市场决定的,在确定了风险之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投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六、监管是否会造成倒闭狂潮?

监管出台,总会有一些企业因为不合规或者没有符合政策的门槛而倒闭,更有一些企业可能会被政府强制关闭。但是这个现象不会对市场产生太大冲击,也不会维持太久。并且倒闭潮过后,市场必定迎来重生,是一个经过大洗牌之后的新生行业。

洗牌是每一个行业在监管之后必经的一个过程,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业务类之一,也将随着行业大势而变。当然在有许多不合规的平台倒闭的同时,还会有许多非常有实力的企业,例如一些有着国资背景的企业,或者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据盈灿基金的市场数据调查,目前有很多上市公司,包括国际上的某个著名美元基金等,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P2P这个行业,之所以目前它们还没有采取行动,那是因为具体的监管细则还未出台,等到细则出台之后,它们势必会很快加入到P2P的行业中来,行业也将会得到更大的壮大和发展。

七、监管之后平台是否会兜底?

去担保划是一个趋势,但是究竟最后应该如何决定,要由市场说了算。P2P有兜底的,也有坚决不兜底的平台。去年11月,贷帮网被爆出1280万元坏账引爆网络,主要来自2013年10月后与前海租赁合作的100多个项目,但是贷帮网坚决不兜底,而另一家也是被前海租赁拖下水的人人聚财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模式,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出现第一笔逾期,公司对到期项目进行全额本息垫付,并接手投资人所有债权。

这就是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的区别,因为贷帮网把自己定义为信息中介,所以拒不兜底。根据银监会的态度,监管之后平台可能不再会兜底。因为银监会对P2P平台性质认定是信息中介,那就意味着平台不再作为信用中介,也不需要对投资者进行兜底。事实上,信用中介真的很难当。当年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时,都是由公共财政为天量的坏账埋单。换言之,传统银行信用中介的地位是有国家做背书的,P2P目前来看是没有的。

倘若P2P作为信息中介,那么应是为出资方和融资方提供信息撮合的平台。而不需要采用担保、债权分拆、资金池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已经偏离了民间借贷的范畴,所以按照这样的市场划分,P2P平台将来也许不需要再兜底。

八、监管之后如何维权?

P2P投资者是弱势群体,以往每当碰上了老板跑路或者踩雷现象,投资者是没有任何保障的,对于监管出台之后如何维护投资者的权益,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像如今的劳动法一样,政策的天秤是倾向于弱者的。

毕竟,这么多年来,维权一直是投资者的一个心痛之处,那么多跑路的平台,追回的却寥寥无几,原因就是天秤并没有偏向投资者,即使是最好的例子,例如2014年10月22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发布了P2P平台“东方创投”非法集资案以及涉案款项的分配方案,成为国内P2P平台被判“非法集资”的第一案。此次判决也是司法体系对P2P平台自融案件的首次裁量,却也只追回了48.65%,这已经很不错了,希望在接下来细则出台之后,可以真正的保护弱者。

目前就法律而言,投资人的维权依据也并非健全。维权困难,是因为法律给受害投资人定位于“集资参与人”而未明确给予“受害人”的法律地位,导致实际案件维权中存在一系列难度和问题。如果政策给予投资人“受害人”地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聘请“受害人”诉讼代理人,查阅、复印案卷,代为出具法律意见等,那么问题就好解决的多了,维权自然也就变得方便了起来。

监管风暴已经来袭,平台人心惶惶,投资者欢天喜地,那么最终的结果究竟会是如何,是P2P的黎明,还是一大批平台的哀嚎,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对P2P的未来,可以给予更多的期待。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