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有学者将金融的属性归纳为(魏革军,金融的属性,中国金融,2014年第19期):

自然属性:金融在不同社会阶段、国家和区域存在差异,但它们具有共同或类似的功能、作用、现象和规律,即具有一些共同的属性。这些属性是金融有别于其他领域比如财政、工业、农业等的基因。因此,谈及金融,人们会自然想到融资、契约、信用和风险之类的概念。正是基于金融的自然属性,不同经济体对同类金融机构才有相似的管理制度,才有很多共识并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相对通行的规则指引。金融的自然属性是我们认识和行动的基本遵循,偏离了自然属性,就可能导致扭曲的金融行为。

文化属性: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金融,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体,由于文化、历史、法律等差异,在金融体系、金融结构、金融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文化差异相伴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中华法系等,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金融模式。因此,理解和比较国际主要金融制度不能脱离文化属性。

社会属性:社会性也是金融与生俱来的特性。金融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资源配置效率、公平正义,涉及债权人、投资人的权益,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可以提高效率也容易加剧社会不公,特别是金融泡沫和风险会对社会和公众造成危害。因此,把握金融的社会属性,核心要注意风险、公平。

金融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把握这些属性有助于深化对现代金融的认识,更好地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互联网金融,它的自然属性就是其基于互联网、依存于互联网的特性。它不仅仅对传统金融的传播手段、传播效率和传播途径进行了创新,还有可能,对金融的基础—货币,进行颠覆性地创新替代。在下面一节中,我们就会谈谈区块链技术对以货币为基础的传统金融带来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文化属性,其实恰恰就是其核心,即所谓互联网精神,自由、平等、民主、去中心化、具有普惠性。这种精神与传统金融的信息非对称、地位非对称、时间非对称等等是不相融合的。有些学者谈到互联网金融这种新的金融业态对传统金融的颠覆,大抵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属性,其实是来源于其文化属性。互联网精神中的自由、平等、去中心化和普惠性,其实就是暗含了社会公平的含义,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中心化地位,以技术手段半强制性地达成了公平正义和权益保护。

互联网金融的自然属性是其基础,文化属性是其灵魂,而社会属性是其达成的社会效果。三者统一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实践中。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