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16家上市银行披露的2014年年报来看,13家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回落,过半数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回落至个位数,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14个季度出现双升。

对工商银行2014年5.1%的盈利增速,董事长姜建清给出了三条解释:一是工行利润基数庞大,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银行业也出现了行业调整周期。实体企业也在依据宏观经济形势做调整,但去库存、去产能过剩、去杠杆的过程也会传导到银行,为此银行增提了一些拨备来消化不良贷款,这都增加了银行的成本。三是金融改革加速,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等也给银行带来了一定压力。

姜建清后两点的解释无疑也是当下银行业的压力所在。

短期而言,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放缓,受此影响,我国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4.4%,进口同比下降25.1%。外需低迷,内需不振,而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极大冲击着产能过剩企业。内外因素叠加,使得企业违约风险加大。因此,作为债权人的银行不良贷款额势必上升,信用风险加大。

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正逐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推出,银行吃息差“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国家信用逐步去除,银行不再是大而不倒,破产倒闭也不是天方夜谭,民营银行已批准设立就是一个证明。互联网巨头对银行业务更是虎视眈眈,阿里的淘宝不再只卖物品,保险等理财产品成为其一大业务,支付宝成为主流的第三方支付方式,阿里小贷已如火如荼地冲向中小企业。李克强总理按下第一单业务键的微众银行,首页上这样写着,“我们是银行?我们是互联网公司?我们是互联网银行!”颇有一种蚂蚁将要扳倒大象的气势。互联网公司正在步步夹击传统银行业务,改变着以往的金融生态。

银行业,一方面受整体经济影响,信用风险陡升,一方面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存款不断流失。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攀升是银行短期的一种形态,无法回避更要时时警惕;而如何直面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适应互联网+时代,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则关乎银行的未来。倘若一个方面处理不好,马云那句“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可能真的就一语成谶,银行也可能真的就成了“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

黄金十年不再

过去十年,银行多次被戏称“躺着都能把钱赚”。

从2004年初开始,四大行先后获得政府大笔注资,并借助上市大量融资,加之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向好,银行经营业绩良好,这为解决历史上形成的不良贷款提供了条件,实现了不良贷款率的持续大幅降低,改变之大可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如今,银行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了。

中国银监会公布的《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增速回落至个位数。而同时,商业银行(不含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842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5%,比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

单看1.25%的不良贷款率,或许认为其还在可控范围内,但如果看不良贷款总额,形势就有些严峻了。

2014年年底的不良贷款总额相比2013年年底增长了42.3%,而商业银行总资产仅增长了13.5%。在市值2000亿元以上的12家银行中,招商、浦发、民生、兴业、光大的不良贷款总额在2014年的增长率超过50%,其中最高的是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不良贷款总额攀升了69.8%。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增长规模远超资产增长规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如果考虑到2014年银行业普遍加大了坏账核销力度,银监会和央行对银行风险的严控举措,以及银行绩效考核与资产质量高度挂钩的现实条件,银行有一定的粉饰资产质量的动机,实际不良贷款情况可能比反映出来的更加严峻。

进一步分析,现在贷款实行五级分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其中后三者合称不良贷款,而关注类贷款是介于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过渡地带,为容留不良贷款提供了空间。根据银监会的数据,关注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从2014年一季度的2.5%上升到四季度的3.11%,远高于同期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幅度。尽管关注类贷款一般不会全部转化为不良贷款,但它的迅猛上升仍然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逾期贷款是在五级贷款分类方法引入之前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一个指标,和不良贷款的标准不同,二者会出现差异,形成“剪刀差”。和五级贷款分类方法下的不良贷款相比,逾期贷款有其缺点,也有其优点。缺点是侧重事后判断,等到贷款真正出现逾期时才能列入,不能从贷款发放起就跟踪其风险情况;优点就是主观判断少,界定比较明确,操作空间小。在不良贷款数据公信力不足的情况下,逾期贷款是个值得观察的指标。但是逾期贷款只能暴露一部分被掩盖的不良贷款。对于那些本应划入不良贷款但尚未逾期的贷款,逾期贷款数据也是无能为力。

12家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银行年报显示,2014年逾期贷款余额增幅达66.8%,远高于不良贷款余额增幅水平;这些银行加权平均的逾期贷款率在2014年为2.0%,比同期的不良贷款率高0.78个百分点。可见,不良贷款的确没有充分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程度。

信用风险还会攀升

依据银行的年报,辅之以相关指标分析,我们发现银行不良贷款情况比表面呈现出的数据更让人忧虑,而且2015年的情况还会继续恶化。

除经济增长减速外,通货紧缩也会影响不良贷款。通缩发生时,债务人实际偿还债务增多,违约风险会加大。2015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2%,比去年一季度下降1.1个百分点;2015年一季度PPI同比下降4.6%,比去年一季度低2.6个百分点。虽然CPI和GDP平减指数依旧是正数,还不能称为通货紧缩,但无疑属于物价低迷,不利于银行控制不良贷款。

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就体现了经济下滑和物价低迷的影响,对于判断不良贷款的走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2015年1~3月份,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同比下降2.7%,而去年第一季度同一指标的数值是10.1%,二者相差12.8个百分点。从工业企业利润的变化情况来看,2015年不良贷款情况会比较严重。

多管齐下管控不良贷款

今时不同往日,存款保险制度的颁布,意味着在银行经营不善的情况下,政府也会允许其破产,而不是像几年前那样大量注资以帮助其解决不良贷款。银行更多的还是要靠自身来化解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增多,相应的银行拨备(从利润中预先计提资金,等不良贷款形成损失时,核销计提资金)也要迅速增加。同时不良贷款的处置会使拨备减少。这是增加拨备的双重压力。增加拨备会降低银行当期利润,甚至可能会使银行出现亏损,影响股东短期利益,需要政府推动。

衡量银行不良贷款拨备情况的指标有两个: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前者是拨备与不良贷款的比例,后者是拨备与贷款总额的比例。银监会从2014年开始公布贷款拨备率。根据银监会的数据,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在2012年底达到峰值,为295.5%。2013年略有降低,年底降至283%。2014年则出现明显下降,年底数值为232.06%,贷款拨备率则相当稳定,2014年一季度为2.84%,二季度2.83%,三季度2.88%,四季度2.90%。

如果不良贷款的回收率为50%,则2.9%的贷款拨备率意味着,不良贷款率在5.8%以下都是可以承受的。目前无论是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率还是逾期贷款率都远低于5.8%,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拨备还比较充足。这为抵御不良贷款的冲击提供了较厚的缓冲垫。

整体上的拨备充足不意味着个别银行不会出现问题,各银行的拨备情况还是存在明显差异。在12家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银行里,农行的贷款拨备率一枝独秀,2014年高达4.42%,依次为兴业2.76%、中行2.69%、建行2.66%、浦发2.65%、招商2.59%。民生、光大、平安的贷款拨备率相对较低,分别是2.12%、2.16%、2.06%。

2015年一季度,平安的贷款拨备率进一步降到2.03%,而逾期贷款率上升到5.1%。这意味着,如果逾期贷款的回收率低于60%,则现有的贷款拨备就不足以弥补损失。规模更小的银行里面,可能会出现更糟糕的情况。

仅提高拨备来应对不良贷款是不够的,在银行加强自身风险管控的基础上,还需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

放宽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是控制不良贷款的治本之策。在应对经济下行的过程中,政府加强深化改革、推动创业创新、降准降息、启动重大投资项目等,其中不少措施既能在短期稳增长,又能在长期提高增长潜力。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还不够宽松。货币政策方面,实际利率仍然高企,货币总量M2增速仍在不断走低;财政政策方面,2015年赤字率仅略有增加,公共部门储蓄不断膨胀。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周期作用,而不能为了避免重走刺激政策老路,将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束之高阁。

股权融资能够提高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构建资产减值拨备之后的第二道防线,同时改善银行的治理结构。银行可利用当下股市高涨的时机,推动股权融资,夯实银行的资本实力。目前银行业的股东权益与资产之比为7%左右,再加上3%左右的资产减值拨备,在不良贷款回收率50%的假定下,可以抵御20%的不良贷款率。从这个角度看,不良贷款问题在整体上是可控的。

银行的信用风险多为系统性风险,一旦发生,对实体经济破坏较大,需时时警惕,同时还需意识到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银行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不良贷款增加较多、抵御能力较弱的个别地区和个别银行,还是需要中央政府协调并注入资源,使其避免陷入崩溃。

大数据吹响反击号角

如果说针对不良贷款风险引燃点,银行增加拨备,强化风险管控是守的话,那针对金融市场变革和互联网金融发起的反击,则是一场长久的攻击战。

互联网企业对银行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支付方面,银行已逐渐沦为第三方支付的资金通道。艾瑞的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924.7亿元,同比上涨了391.3%,而五大行去年的总营收为23840亿元,跨界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把传统银行逼到墙角。

如今号角已然吹响,银行业也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上,大数据就是其一大筹码。

宇宙行——工行已率先出击,今年3月,姜建清领着工行发布了“e—ICBC”品牌,高调布局互联网金融战略,此战略主要包括“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客服平台和“融e行”直销银行三大平台。“融e购”电商平台是姜建清直接启动的,最为工行倚重。

可以看出,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已经从各类宝宝等理财产品升级到平台层面。

让人关注的是,工行最为倚重的“融e购”电商平台直接叫板天猫、京东、亚马逊,颇有一番势气,而在工行自身看来,他们涉足电商平台,是有优势的。工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认为优势有四:一是工行的平台,更可靠;二是工行有1万多家的银行网点,开展020业务很容易;三是工行拥有境外机构,同时就拥有跨境电商资源;四是银行平台B2B业务可做成信息交互、交易、线上融资的平台。

银行跨界涉足电商已不是工行独有的想法,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谈到银行的未来时,也认为银行跨界是一种趋势,“未来银行的服务链条将会变长。凭借移动媒介和客户信息的掌握,为挖掘更多利润增长点,银行服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客户只要登录银行网银或手机银行,就能顺利完成购物、买机票、看电影、订酒店、看病、房屋买卖等一系列看似与银行传统业务无关的行为,在银行网点会议室里边享用星巴克咖啡边签订商务合同也非痴人说梦。”

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的竞争中,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对此,黄志凌认为,灭绝的可能只是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市场和客户在进化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在进化。

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银行业也趁势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上,依靠着银行数年积累的交易记录这一大宝藏,大象工行率先转身,发布其互联网金融战略,而建行推出了“E商贸通”,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共同推出中信百度贴吧认同信用卡,并同步在百度贴吧推出“3D金融服务大厅”,双方还将充分利用各自在金融、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开创基于O2O模式下的个性化“社交消费”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消费金融服务。16家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从2007年的12.43%快速上升到2014年9月末的25.26%,增幅超过一倍,充分诠释了这一态势。

这场反击战的结果如何,无法预测。黄志凌认为综合性银行的专业化发展应重点立足规模和资本优势,致力于提供整套金融解决方案,包括财务战略和管理、税务规划、内控合规计划、员工福利薪酬计划、供应链管理计划等,以增加客户粘性。同时,寻找并购专业化银行机会,最终成为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并购基础上的现代全能银行。

也许人的观念才是这场攻守之战成败的关键,商业银行管理者可多一些紧迫感和对未来商业模式的想象力,少一些现有的固化思维,如此,胜算便多了一分。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