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有关芝麻信用分多场景应用的纷争甚嚣尘上。事情的起因是,有媒体报道近期的芝麻信用高分者可走机场快速通道的活动被央行叫停。

和此前的芝麻分好友PK类似,这项活动乍看之下也很好玩:根据公告的信息,9月15日至10月14日期间,芝麻信用分达到750分及以上的旅客,在首都机场通过二维码扫描向工作人员展示芝麻分信息之后,就可以享受国内快速安检通道(CIP安检通道)。

有声音批评,芝麻信用此举是跨出了信用信息使用的合理界限,是借用和滥用信用概念。

事件引起争议之后,芝麻信用发布声明表示此项活动未被叫停,并称此举是“让更多人体会信用带来的便利和价值”,“助力诚信社会建设”。同样有评论声音认为,央行进行干预是在压抑创新。

从声明来看,这项活动的设计逻辑是在激励高信用用户,从而体现信用的价值但是之所以引来不少争议,说起来也不冤,更多的担心是在于扩界以后,被征信人权利被侵犯。仅就这项活动而言,看上去并没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但是,设想另一种类似逻辑的活动,如果将来的情况是低信用分用户被限制使用机场服务,那到时肯定会引来更多的疑问,为什么我的信用分会被用到这儿?

按照最广泛的定义,征信是征信机构按照规则采集、加工被征信人信用信息,形成报告,有偿提供给金融市场 活动中的借贷方等。从国内外成熟的经验来看,征信大多只被限定应用在金融领域。

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CEO李萱近期在一场有关征信的论坛上,公开谈到了征信行业的应用范围。他表示,不应该把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提升,完全寄托在征信体系的建设上。这是两个维度的东西,征信体系能够做到的事情更多是在整个信贷环节里面。

李萱提出的质疑是征信并不是万能,而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则在论坛上表示,信用数据与被征信人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所以需要充分考虑保护其权利。

她提到被征信人的权利的保护应该有三个维度:第一,必须了解征信机构从哪里采集了哪些具体的数据项的信息,如果加工处理以及将用在哪些地方等。第二是,有异议申诉的权利,同时征信执行机构 ,有责任去核实这个信息是不是正确。第三是,如果查证是不正确的,你必须马上修改,同时你还要通知过去一段时间内用过这个信息的人,告诉他这个信息是错了。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利,就是充分满足知情权之后再进行授权。如此看来,芝麻信用此次面临极大争议的背后是,把征信应用到了传统的金融领域之外,这是否是在所有被征信人在足够的知情及授权前提下进行的呢?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