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9月29日,工行正式发布“e-ICBC”2.0版本的互联网金融升级发展战略,计划打造“三平台,一中心”的产品体系。其中,“三平台”分别为原有的“融e 购”电商平台、“融e 行”直销银行平台和“融e 联”即时通讯平台,而新引入的“一中心”为当天在合肥挂牌的网络融资中心。

盘点现状,工行、建行和平安银行在银行系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具有一定领先优势,招行、民生、浦发、中信各有特色,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刚刚起步。此外,交行的第二交行战略(业内首家探索引入民营资本,建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邮储与阿里通过股权合作开展涉农互联网金融服务,也值得关注。

一、工商银行

(一)整体战略

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今年3月发布了“E-icbc”战略,加上29日发布的2.0“E-icbc”升级战略,已构建起较为完备、业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和业务运营体系。其中,工行布局主要包括“融e 购”、“融e 行”和“融e 联”三大平台,及刚成立的网络融资中心,涵盖支付类、融资类和投资理财类“三大产品线”。

(二)业务发展现状与产品线布局

工商银行的“e-ICBC”1.0 战略已经取得良好开局,形成了规模效应。其中,定位于“名商名品名店”的“融e 购”电商平台,今年前9个月,交易额已突破5000亿元,进入国内十大电商之列;即时通讯“融e联”,用户目前已达200万户。而“融e 行”,也由最初的直销银行定位悄然向面向全网用户的手机银行和网银体系转型。

基于三大平台,工行着重围绕支付和融资业务开展创新。在支付方面,小额快捷支付产品“工银e 支付”(应对支付宝),经过1年拓展,账户数超过5000 万户,交易额650 亿元。在融资方面,2010年推出的中小微网络自主贷款产品“网贷通”,已累计向近8万小微客户发放贷款1.85 万亿元,余额近2300亿元,继续保持国内单体金额最大的网络融资产品(主要是网络融资单独分配额度,防止总分行分配模式下大企业挤占小微额度);而基于客户线上线下直接消费的信用贷款产品“逸贷”余额超过1700 亿元,去年累放2300 亿元,与全国P2P网贷成交额之和基本相当;年内推出的全线上“个人自助质押贷款”,已累计发放620亿元。

概况起来,工商银行通过搭建电商、直销银行和即时通讯三大平台向“金融+ 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了商品交易、社交网络与支付、融资等金融功能的无缝对接。特别是在对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把控的基础上,围绕贷款额度相对较小、信息对称、适合标准化的信贷服务,单独成立了网络融资中心,开始由以风险经理经验为评判标准的传统专家识别模式,向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建立风险控制模型的标准化模式转变,小微和个人金融业务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的批量化发展,一方面为工行客户带来“无地域、无时差、一键即贷”的良好体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工行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业务转型。当然,背后彰显的是工行对于其风控能力的自信。

二、建设银行

(一)整体战略

早在2014年,建行提出就“以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时代建设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抓手,确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体地位,努力由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塑造为领跑者”。

概况起来,建行战略规划主要发力五大领域:即三大网络渠道(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和微信银行)、三大生活平台(“善融商务”、“悦生活”、“惠生活”)、三大产品线(在线缴费支付、网上投资理财和网络信贷融资)、三项智能技术(大数据、“金融云”和智能客服 )和O2O体系(线上业务与线下网点)。其中,第一阶段是通过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和微信银行三大网络渠道,实现线下渠道线上化(截至2015年6月底,其三大电子渠道交易量已占总交易量的94.28%,目前该规划初步完成);第二阶段是逐步实现所有产品和服务的全渠道协同部署和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形成多功能、交互式的全渠道服务模式,目前正在推进

(二)实施推进现状与产品线布局

 1、三大网络渠道,即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和微信银行三大网络渠道。截至2015年6月底,三大电子渠道交易量已占总交易量的94.28%。其中,建行手机银行客户数达1.64亿户,连续十年位居同业首位;个人网银客户数达1.93亿户,企业网银客户数达366万;2013年11月,建行推出了微信银行服务,已累计发展微信银行客户2066万户。

 2、三大生活平台,即“善融商务”、“悦生活”、“惠生活”三大平台。其中,作为业内最早的电商平台,截止6月末,“善融商务”入驻商户为7万户,当年非金融类实物商品成交金额294亿元。“悦生活”是建行推出的企业级生活服务平台。6月底实现交易量1.04亿笔,交易额249.6亿元,新增缴费项目610个。“惠生活”(未上线)是建行即将在移动端部署上线的基于位置的企业级营销平台,通过优惠信息的精准发布吸引流量。建行计划用“惠生活”带动个人、房金、信用卡、善融商务、电子支付等各项业务发展。

3、三大产品线,即在线缴费支付、网上投资理财和网络信贷融资三大产品线建行超过七成的理财产品、六成的基金、近百分之百的账户贵金属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建行还创新推出“速赢”互联网理财产品和“快贷”个人小额信用贷。

三、平安银行

(一)整体战略

2015年,平安银行确定了“做互联网时代的新金融”的战略,并将“互联网金融”作为该行潜心打造的四大业务特色之一(四大特色分别为专业化、集约化、综合金融和互联网金融 )。具体来说,就是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充分融合创造的巨大的商机,打造同业领先、独具特色的网络金融服务。同时,突破传统固有模式的桎梏,“跳出银行办银行”,逐步实现小微金融、贸易融资、个人消费金融等的线上化、电商化、移动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技银行”。

(二)实施推进现状与产品线布局

平安银行构建了四大类客户的五大互联网渠道,包括针对零售客户的口袋银行和橙子银行,针对公司客户的橙E网,针对同业客户的行E通,还有针对投行客户的金橙俱乐部。同时,平安银行提出了“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公司客户,都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方案,并在其中进行交叉销售、客户迁徙等。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壹钱包打造O2O入口,通过平安一账通打造横跨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的统一入口,通过积分打通不同业务的交互。

1、平安银行对公互联网金融产品。

平安银行对公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发展思路是:结合原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引导平安线下业务向线上平台平移,实现银行业务金融互联网化发展。主要代表产品为“橙E网”,即供应链金融3.0版本,将熟客交易由线下引导到平安线上平台,通过“生意管家”满足上下游企业在线进、销、存和支付结算需求;通过与物流公司联动满足商品配送需求;通过运用对客户交易流水、租金、电费等大数据分析为客户进行授信,并提供信用放款的“贷贷平安”商务卡产品。2015年上半年,其注册用户突破50万户,其中公司客户超过35万户,已与300多家核心企业、数百家物流与第三方信息平台完成对接。同时,在今年6月,平安推出支持“互联网+”创业创新的 “橙e创业易”产品,主要模式是与众多公司注册代理机构合作,为初创公司提供在线化得公司注册、银行开户与结算服务,并匹配云财务管理和涵盖支付结算、融资、投行等业务的综合金融产品包。

2、平安银行零售互联网金融产品。

平安银行在零售产品领域,主要依托手机银行(口袋银行)和直销银行(橙子银行)两类个人类渠道和产品。对于口袋银行APP(即其手机银行产品),主要做好线下产品功能在移动端的加载,13年7月上线,目前客户超过1500万,交易金额累计突破18万亿;同时,其探索打造社区生活的概念,通过与200余家社区商店、物业等合作,将线下门店向线上手机端迁移,满足客户社区衣食住行生活需求,打造社区生态圈。对于橙子银行APP(直销银行),主要面向互联网上的年轻人,以简单安全赚钱为要素,涵盖存款、货币基金、银行理财、黄金和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以及“智能记账”等增值服务。2014年8月上线,截止6月末,用户数约180万。

3、平安银行同业互联网金融领域

和兴业银行银银平台类似,代表产品为“行e通”,主要通过与边远地区的城商行、农商行等合作,为同业银行的个人和对公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目前,已和50多家同业,500百家机构类客户合作,服务客户4万多。

除了工行、建行和平安这三家互联网金融创新较为领域的银行外,一些股份制银行在部分领域的探索也很有亮点,如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招行的“小企业E家”、浦发银行的移动金融和“spdb+”战略、兴业银行的钱大掌柜、中信银行的跨境支付和互联网产品托管等。

概况起来,从国内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创新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看,各行创新思路有很多相同之处:即以原有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现金管理等电子渠道为起点,从零售和消费金融切入,向对公和产业互联网金融渗透;从支付和理财业务切入,向信贷和电商等多元服务渗透;从单一的个体分析和线下业务线上化,向建立起前端连接核心企业ERP系统、电商平台、外部信息源和在线供应链,后端打通行内资产负债和客户管理等系统,以客户为整体视角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此过程中,实现由重资产的物理网点经营模式,向轻资产的智能化网点+线上平台转变,并促进业务经营转型。

展望未来,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转型之路,不仅要顺应市场和客户行为变化趋势,符合监管政策导向,更要在内部体制机制、文化、管理流程上做文章。既要有战略导向,更要有文化变革、思维变革、组织变革、管理变革,才能使传统金融业更好地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步伐。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