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多成绩,金融领域也成为进展最快、方向最明确的领域,但是政府对金融体系运作的干预还很普遍,而且程度很深。以金融抑制程度为例,中国在全世界91个国家中排在第四位。其根源就在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两个双轨制策略:一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双轨制,二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的双轨制,后者带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金融体系的扭曲,随着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不断积累,过去行之有效的政策今天有可能很难再持续发挥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金融改革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是放开准入。目的在于增加市场主体、鼓励竞争、提高效率。目前虽然已经成立五家民营银行,但速度仍然太慢。二是开放市场。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推动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信贷决策优化、资本流动市场化。三是改善监管,建设金融基础设施。金融领域最大的难题就是信息不对称,派生的一个问题是市场非理性。金融监管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开放市场的同时要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虽然金融改革推进力度很大,但仍需创新突破并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不要把金融放在实体经济的对立面,经济形势不景气就怪金融支持不力。实际上,金融和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当中的一部分。经济下行的时候,企业风险上升,如果要求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同样额度的融资贷款,并不符合其商业逻辑,但是政府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推动。

其次,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真正相信市场的力量。否则,在实际工作当中就会出现很多好思路、坏政策的矛盾现象。例如,实际推进中,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监管部门提出的要求是,任何金融机构今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长速度不能低于总贷款的增长速度。这个政策动机非常好,实践中,有些金融机构就开始变通小微企业的定义进行应对。

再次,要注意金融改革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市场主体都实施市场行为。现在市场上存在很多非市场行为,比如软预算约束、刚性兑付、政府隐性担保。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在软预算约束情况下,企业根本不在乎贷款利率多高,就会导致“僵尸企业”占有很多资源退不出去。

最后,要处理好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的问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当然要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最关键的一条是要保持金融体系本身的稳定。如果今天的政策积累了很多明天的金融风险,这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就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