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在个人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美国市场,P2P是作为减弱信息不对称的中介存在的,它将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人与相应信用等级的借款人相匹配,为个人消费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平台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由于撮合速度快、利率低、无担保等特点,P2P受到美国金融服务市场广泛关注。因为美国的个人金融服务市场非常发达,P2P平台一般专注于细分市场,根据目标客户的不同,分为个人消费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票据贷款、学生贷款等类型,例如Lending Club主要面向信用卡用户,SoFi主要面对高等学生贷款客户。从英国的Zopa到美国的Lending Club, 国内市场也对这种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07年,拍拍贷首次将P2P模式引入国内市场,大批P2P平台随之兴起。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国内P2P交易规模共计3291.94亿元,较上年增长268.83%,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面对如此大的市场,P2P平台却问题频现,体现困难、跑路等现象频发。投资者不禁要问,被众多P2P平台学习和模仿的“Lending Club模式”在中国为什么会变成“another story”呢?

国内金融市场完善程度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美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已经比较完善,投融资渠道很多,市场也是强势有效的,在这种资源配置相对合理的情况下,P2P的存在更多是作为市场的补充。而在国内,投资者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融资者则由于种种限制而无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贷款,P2P的存在更多的是作为银行功能的替代,这是Lending Club这种P2P平台在美国从来不会触及的。可见,在最基础的功能定义上,两者就存在着根本差别。而当P2P承担着银行功能又不能对资金安全作出担保时,后果是很可怕的。第二,国内不存在非营利性的P2P平台,因为大多数借款都出于投资性目的。此外,平台借款利率也远远高于商业银行贷款,这与美国的P2P恰恰相反。综合以上,P2P稍有不慎就变成了“线上版高利贷”,与设立初衷相差甚远。

国内缺乏P2P运营的信用基础。首先是征信体系建设上,P2P在美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征信体系的完善,而国内现阶段在这方面的缺失使对借款人真实信用情况的判断形成了很大难度。这就导致国内许多P2P实际上在把风险很高的贷款以与该风险不匹配的利率水平出售给投资人。对此,以拍拍贷为代表的平台已经推出了“魔镜系统”对借款人开展信用状况评价。其次,P2P平台被禁止向投资者提供担保,然而实际上,没有担保的平台对投资者几乎没有吸引力,而考虑到引入第三方担保的成本极高,P2P平台往往以自身进行背书。然而这种先行垫付或赔付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宣传上,平台一没有实力对所有项目进行担保,在事发后也难以被追责,这导致信用风险被进一步放大。

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国内投资者素质上,投资P2P的人群往往又是金融知识比较匮乏的,具有“风险承受能力低、投资收益要求高”的特点。这正为某些宣传“低风险、高收益”的平台提供了切入点。

国内的P2P还处于“野生放养”阶段。在P2P发展最快的中美英三国中, 美国对P2P的监管体系无疑是最严格的。美国P2P机构受到SEC和CFPB监管,前者主要保护投资者利益,后者主要保护借款人利益。P2P在联邦和州的层面上受到监管。由于P2P业务涉及证券发行,不仅要向SEC缴纳保证金,而且要按规定进行注册、获取执照和按监管进行信息披露,受到有关法律监管,平台相对透明。相比之下,国内的P2P不仅没有准入要求,且入行门槛极低,也尚无有效监管,在资金池、虚假标、去担保化、资金监管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但鉴于国内的金融市场如此复杂和长期以来过度行政调控留下的后遗症,监管的具体措施和程度都是应当慎重的,让行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力求推动行业的正规化发展。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