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几年,移动支付正在开始遍布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因其快捷、便利的特性,移动支付也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也正因此,各路巨头纷纷开始抢占先机,布局移动支付市场。

凭借着先天优势,支付宝在这一领域内一直较为领先,而随着微信支付的强势杀入,移动支付领域一家独大的格局开始改写。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日前苹果与三星相继宣布将就移动支付业务与银联进行合作的消息传出,移动支付领域的战局似乎将出现新的变动。

苹果、三星联合银联将进军移动支付

苹果与三星这两家全球消费电子巨头就像一对老冤家,近年来一路厮杀。12月18日,三星电子和苹果几乎同时宣布,各自旗下的Samsung Pay和Apple Pay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最快明年初向用户开放,这对冤家在移动支付领域又杠上了。

12月18日,苹果公司总裁蒂姆·库克在新浪发了一条微博,并附上了一条6秒钟的短视频,用户将苹果手机靠近中国银联的终端设备,“嘀”一声,完成支付,体验像地铁公交卡一样。

这就是银联和苹果、三星等巨头主推的NFC支付。用户在线下具有银联“闪付”标识的联机POS机挥手机支付,无需手机联网,不必打开任何APP,只要点亮屏幕靠近POS机即可支付。

事实上,银联在2012年就已经推出NFC产品,但NFC支付对硬件设备要求严格,产业链很长,需要具有NFC功能的手机、POS机以及商户,拓展成本很高,一直未普及开来。

一位银行人士表示,目前NFC手机依然比较有限,苹果、三星支持NFC移动支付,势必带动更多的处于观望态度的手机厂商积极支持NFC支付。一方面,近场支付更有利于客户信息的保密,另一方面,苹果三星用户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消费潜力巨大。

如今,网购、就餐,甚至是去超市、发红包等等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逐渐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了,苹果和三星联手银联和15家中国银行进军了中国市场,原因在哪?这个问题的答案用数据来说话也许更具有说服力。中国移动支付的业务已经连续两年增速超过100%,2014年,移动支付业务共发生了45.24亿笔,金额达到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0%和134%,2015年这些数字将会更为惊人。所以如此庞大的市场,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

而就在上周,谷歌宣布安卓支付将第一次支持手机APP的支付,弥补在支付功能方面的缺陷。虽然没有确定进入中国市场的具体时间,但是安卓作为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谷歌进入也被认为是时间上的问题。

支付宝、微信为最大劲敌

银联和苹果、三星联手,在中国遇到的最大劲敌则是阿里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第3季度,移动支付市场上,支付宝以71.51%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占据移动支付市场首位;财付通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15.99%;而银联商务的市场份额仅为0.49%。

不仅如此,支付宝、微信凭借二维码支付方式,不断在线下支付市场攻城略地。

12月12日,支付宝“双12”购物节吸引了2800万人参与,其中家乐福、永辉等商家当天交易额突破1亿元。而这一块线下市场曾经是中国银联引以为傲的绝对优势领域。

在原来的POS机刷卡支付模式下,刷卡手续费由银联、发卡行和收单行三方分享,而支付宝通过扫码支付,从线下走到线上,从而绕开了银联。

特别是自2014年以来的红包大战在今年得以延续。今年春节期间,由支付宝和微信引爆的红包大战席卷全国上亿人次,红包大战为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带来了众多的用户、绑卡量。另外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百度钱包今年的营销力度也不小。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声波支付、二维码支付、扫码支付等线下支付方式早已密集推广,但由于监管限制、推动缓慢等原因,都做得不温不火,但是今年和口碑合作后,支付宝拓宽了更多的线下支付场景,在线下支付领域火速铺开。

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3季度》报告显示,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4.4万亿元,环比增长率为26.39%。活跃人数总体上升,支付宝继续位列第一,微信支付季度活跃人数上升较为迅速,百度钱包活跃用户数则有较大提升,环比增长38.8%,稳居三甲。而第三方支付机构野心勃勃,在抢占线上支付先机后,又开始发力线下市场。

而自从支付宝、微信开始抢占线下市场后,线下支付老大中国银联就有点坐不住了,先后放出三个大招应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11月3日,中国银联正式宣布,试点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在“双12”当日,中国银联又再度放出大招,公布“云闪付”业务,消费者出门只需通过具有NFC等近场支付功能的手机,利用“云闪付”一挥即付。而就在今年12月18日,苹果支付来了,它的合作伙伴是之前传了许久的银联。中国银联先后宣布和ApplePay、SamsungPay达成合作,为对抗第三方支付继续添加筹码。

移动支付将现三足鼎立局面?

事实上,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将有可能迎来“两派争霸”的时代。一方是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他们号称“扫码派”;另一方则是以银联为首的传统金融机构,他们号称“闪付派”。

具体来看,第三方支付线下支付手段主要采用的是扫二维码支付的方式,而银联支付则主要采用的是“云闪付”技术。从用户体验上,“扫码派”和“闪付派”都十分快捷。比如使用支付宝支付,只需要把支付宝钱包打开,亮出其中的付款码,让超市店员进行扫码便可支付;而使用“云闪付”,则需要先在手机银行里申请一张“云闪付”虚拟卡,激活成功后,就能在超市里带有“闪付”标识的POS机旁完成支付。

但是对于商户而言,“扫码派”和“闪付派”则各有利弊。零壹财经研究总监李耀东分析道,“扫码派”灵活性较高,可以在现有设备上进行支付,不需要更新设备硬件,但是离不开无线或移动网络;“闪付派”需要更新收单设备,部署的灵活性不如“扫码派”,但使用的便捷性方面更胜一筹。“闪付派”技术上更为复杂,安全性更高。李耀东表示,技术方面,“闪付派”较复杂,如果需要后续升级,成本也会更高一些;但是相应的,安全措施相对更加严密。综合业务、性能和技术三个方面,在收款体系建设完备的前提下,“闪付派”稍占优势。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表示,“闪付派”安全性会更高。“扫码派”可能安全漏洞比较多。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马韬认为,对于二维码的安全,只要用户没有扫不安全的二维码,由线下商户来扫码,也不存在安全问题。“云闪付”对支付终端有要求,这限制了用户群。一方面,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的市场保有量有限,另一方面,支持苹果支付和三星支付也有各自机型的限制,这就把很大的一部分用户挡在门外。而扫码支付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另外,从业务运营商来讲,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推广上补贴力度很大。而银联怎样才能把这些客户抢过来,则需要时间和精力。

董希淼表示,从商户角度来讲,“云闪付”推广刚开始,现阶段接入的商户比较少。在整个线下支付中,银行和银联本来就是一个市场份额的“守卫者”,处于被动地位。“云闪付”最大挑战可能在于应用场景。在小额、高频的支付中,没有场景就没有一切。

虽然在支付手段的可获得性、移动支付的占有率等方面,第三方支付相比银联略胜一筹,但是基于第三方支付本身存在的诸多风险,也面临着法律方面的合规问题,“扫码派”野蛮扩张能否延续?

董希淼认为,监管层可能会更倾向于银联,加大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第三方支付在没有相应资格的情况下,已经起到了一个类银联的作用,这样隐藏了很多风险。而对于第三方支付的风险问题,李耀东认为,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主要还是在于支付安全、资金安全,以及支付机构违规经营的风险。监管层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定位基本还是传统银行支付的补充,主要服务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原则。马韬却表示,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讲,做好风控是其占领市场的一个基础。之前二维码业务被叫停,是因为在前期推出时可能需要时间向监管层证明支付技术的安全性,双方需要时间来沟通。

虽然监管层对第三方支付有诸多限制,但是第三方支付的扩张之路并不会因此止步。马韬表示,线下移动支付竞争才刚刚开始,移动支付市场足够大,也还未出现一家独霸的局面,目前各家仍处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李耀东也认为,银联携苹果和三星加码移动支付,明年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应该会更加激烈。在董希淼看来,决定未来支付格局的在于场景的搭建、营销力度及产业链的配合。“云闪付”的产业链涉及到银行、银联、手机硬件的生产商、手机的移动运营商,它的推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各方的配合。“云闪付”的背后是卡组织、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商户的四方模式,有着比较稳定的合作框架和利益分配机制。而扫码派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都绕过了卡组织,形成三方模式。卡组织定然会拥护银联。而对于银行虽然与二者均有利益纠葛,但从安全性上来讲,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会存在政策风险,因而可能会更倾向于“云闪付”。

对此,马韬也认为,未来的支付格局首先取决于用户基数的规模,在用户基数之上,也要不断增强用户黏性。此外,支付场景的丰富程度以及对B端商户和C端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都将决定支付版图。

如今,苹果、三星联合银联杀入战场,银联这位“巨头”的加入是否撼动会支付宝与微信财付通双雄争霸的局面呢?

对此,艾梅咨询CEO张毅认为,银联拥有高落地普及率和保证金融安全的国资背景,再加上用户对于苹果产品的高认可度,两相结合必然会对中国现有的移动支付市场带来不小的影响。“现在几乎每家实体店商户都有银联的支付系统,这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线下所不及的。而这对于银联和苹果合作的Apple pay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我认为在未来,在这一市场会形成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三足鼎立的局面。”张毅进一步解释道,支付宝和微信目前已经抢占大部分市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其在远程支付方面拥有相对垄断的地位,不易撼动。但是在线下支付,银联的高普及率使得它拥有天然优势,为其攻占市场赢得了一张王牌。

不过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现在就预判其成功言之过早。“银联与苹果、三星在移动支付方面进行合作这一模式并无问题,但是一个项目的成功推进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在实际执行等方面出现纰漏,也还是会为这一计划带来很大的风险。”

同时,姜奇平还以当年联通与苹果合作为例进行阐述,“那时联通与苹果也拥有很好的合作开端,但是最终联通亏损69亿人民币。究其原因,是联通的核心执行能力和公司体量上远低于苹果,当两方的着力点出现分歧时,联通就会被苹果牵着鼻子走。某种程度上,这与如今银联与苹果的合作颇为相似。”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