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国内早期的P2P平台对接的都是个人贷款,或中小企业贷款,由于征信和风控体系尚不完善,大多数的业务还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即线上申请、线下风控。由于借款需求不足,上线的产品往往都会被“秒杀”,投资人时常要面临资金站岗的问题。

在2015年末,当我们再度审视“P2P”这个词时,却发现它似乎已经包含了更多的意义:一站式理财、消费金融、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股票配资……P2P平台在这一年里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新型业务模式。

大平台转型一站式理财

今年以来,P2P行业延续如火如荼发展态势,不过P2P平台的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交易规模与用户数,拥有了一定用户与流量优势的一线老牌平台,纷纷转型做起一站式理财平台。如陆金所联手前海征信打造P2P版天猫,人人贷买下天价域名转型财富管理平台,积木盒子上线基金产品、发布积木股票等布局综合理财平台等。

网络借贷平台转型做一站式综合理财平台有着充分的内部动机:如果只局限于P2P领域,相对来说,空间较小。而当一家平台具备一定实力和竞争力时,为了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提升用户粘性,也会进行外延式扩展。对于网络平台来说,“来者都是客”,只要不违法违规,一定会尽力满足顾客需求。

但转型不是那么容易,平台化的主要难点是要具备优质的流量资源和较强的资产筛选能力,而资管化存在法律争议的问题。只有金融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才能走通这条路。

另外,最新的监管文件中,也有提及“不得代销金融产品”的禁止条款。网贷平台转型理财平台的道路,仍然充满变数。

消费金融的“国家战略级”想象空间

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发展消费金融的主张。会议还特别提到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一时间,消费金融成为热词,互联网大佬、各路民间资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这一领域。

P2P也是消费金融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拍拍贷CEO张俊曾指出,在数十万亿级的市场面前,基于线上消费场景的阿里、京东等电商固然有其优势,但在线上消费场景之外则是更为广阔的市场,P2P已经是一个重量级的玩家,并不惧和电商竞争。

目前,除了拍拍贷外,包括宜人贷、人人贷、积木盒子等一批行业领先的P2P借贷平台也都在布局这块市场。

P2P平台纷纷试水消费金融一方面是受到政策推动,小额分散的个人消费贷款非常符合监管对于P2P网络借贷的定位,当然零售业务也更好地贯彻了互联网金融“普惠”的精神。

然而这么多家公司进入这个行业真有那么好吗?综合来看,消费金融行业还存在信用体系不健全、业务开展成本高、优质借款人难找、业务同质化严重等等难点。

无疑的是,消费金融的市场潜力足够大,更多的淘金者也将进军该片市场分食蛋糕,但发展的道路布满荆棘坎坷,伴随而来的必然是哀嚎与欢笑。

因为e租宝而变味的“融资租赁”

首先要说明的是,e租宝不能算互联网金融,不能算是任何一种类型的P2P。

9月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支持融资租赁公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另据报道,2014年底全国共有2100家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行业规模达到3.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预计2020年行业规模将达到12万亿。互联网金融行业也迎来了新的风口。

从融资租赁公司过去的发展看,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受制于贷款规模和头寸管理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租赁公司容易出现虽有项目但是缺乏资金的情况。而P2P网贷作为一个投资端和借款端的中介机构,可以有效地连接投资人的资金与融资租赁项目的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融资租赁公司与P2P网贷的合作也就顺理成章的展开。

随着资产端的不断创新,融资租赁公司与P2P平台的“联姻”不断增加。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5年9月底,全国共有47家P2P平台涉足融资租赁业务,占P2P平台总数量的1.94%。

同时数据显示,2015年1-9月,网贷行业融资租赁项目成交金额共计385.14亿元,约占网贷行业同期成交总量的6.46%,融资租赁项目综合收益率为11.76%,平均借款期限8.63个月。

然而,由于P2P网贷平台和融资租赁的合作仍处在探索阶段。这项业务明显存在着监管风险与法律风险,特别是e租宝事件的冲击,可能会导致监管层态度的转变。监管落地后,这方面规范的一定会进一步细化。

上市公司最喜欢玩弄的供应链金融概念

有研究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4.98万亿元左右。很多业内人士指出,P2P的下一个蓝海将是供应链金融。

目前P2P行业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常见的一种模式是进行商业保理资产转让,供应商产生应收账款时,将其转让给商业保理公司,由保理公司向其提供融资服务,而P2P为保理公司提供资金,到期后商业保理从买方处收回本息,并支付给P2P网贷投资人。

P2P网贷平台与商业保理公司的合作节约了平台借款端项目开发成本,有利于业务产品线的拓展,带动平台量增。但同时,这项业务也存在应收账款真实性风险、法律风险、重复抵押风险、保障风险等几项运营风险。特别是供应链融资的主要风险集中在核心企业,容易性成自融。

P2P行业切入供应链金融的另外一种主要模式则是与上市公司合作,为上市公司提供应收账款类融资、信用贷款等服务。在这块领域,不单是P2P平台在寻求与上市公司的合作,不少上市公司也有意借P2P布局供应链金融,如东方金钰、五粮液、盛达矿业等。

有意思的是,盛达矿业在9月11日发布了关于变更和信贷项目投资金额的公告。公告称,公司拟将和信贷项目的投资金额由27,501万元变更为2,500万元。变更后,公司持有的和信电商、和信金融股权将由各55%减少到5%。这也许是供应链金融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P2P活期产品难做但也要做

2015年,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降,P2P活期理财产品却一路高歌猛进,抢占着“宝宝”市场。一般来说,高收益和高流动性不能兼得。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不少P2P平台开始做活期理财,号称在高收益的同时也可以实现高流动性。

目前P2P平台活期理财有三种实现机制。第一类是P2P公司与货币基金合作,平台成为基金公司代销渠道,钱最后是进了货币基金;第二类是P2P的灵活转让。平台将贷款转卖给投资人,让新人接盘老人,套出资金;第三类是P2P组合。平台把多种类型的资产打包,对接活期的资金池。

P2P活期理财是种创新型的理财产品,在享受了活期随时存取的同时,由于加入了P2P借款项目使得收益率方面大幅超过货币基金,但是正因为加入了更高风险的P2P网贷,P2P活期产品的申购、赎回相比货币基金受到了更多的限制。

对于部分有资金池和期限错配的活期类P2P产品来说,天生带有一定流动性风险。在新的监管规则下,活期类P2P必须有进一步的创新来满足合规要求,或者是至少在宣传口径上做出妥协。

P2P与股票配资不是良姻是孽缘

上半年资本市场火热,也催火了P2P股票配资。配资是指配资人在提供一定幅度的风险保证金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向配资平台借款使用的过程。根据配资人的借款时间以及借款金额,配资人需要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手续费和借款利息。

2014年后,HOMS系统、铭创系统、同花顺系统等的出现,使得配资公司业务量激增。

在这一波大牛市中,其业务规模成倍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4月,P2P网贷平台共有20余家涉及配资业务,但是相比于券商的融资余额,P2P配资还是处于微不足道的水平。

在市场人士看来,股票配资业务由资本市场行情决定,不具有可持续性。

7月12日,证监会和网信办分别从券商接口与网络宣传“揽客”上清理场外配资,直指线上配资公司的要害。P2P疯狂配资的市场也突然“急刹车”。

9月18日,证监会对股票配资平台米牛网罚款6000万,网络配资这种业务被定性为涉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

在最新的监管细则中,明确规定P2P不得为投资股票融资提供服务,P2P股票配资疯狂而短暂的历史彻底结束。

总结与展望

2015年,互联网金融的“蛋糕”越做越大。根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P2P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从年初的88万人猛增到年底的300万人。资金大量涌入网贷行业之后,也直接导致了另一头的“资产荒”。P2P平台开发新的业务类型,归根到底是为了寻求足够优质的投资项目,满足这一大波“热钱”的需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最新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网络借贷定义为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其中的“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未来,网贷平台的创新将会被规范在监管框架之内。产品业务方面的布局,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