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第一,万达出战消费金融市场:对B端影响更大,对C端影响尚需观察

当聊起 "消费金融"的时候,普遍默认我们聊的是"个人消费金融"。虽然万达手中集结了影视、体育、旅游等高大上的业务资源,在全国拥有83座广场,50家星级酒店,79家KTV,73家百货店和133家影城,但不可否认的是万达的优势主要在B端。基于自己的优势,万达也规划从满足中小商家的信贷需求入手,提供无抵押贷款产品。王健林对万达互联网金融的五年规划包括两个"百万":百万商家,百万个现金流入口。

相对而言,万达对于C端的掌控力度比较薄弱,所以万达做的到底算不算消费金融?未来会做C端的消费金融吗?怎么从B沉降到C? 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观察。

第二,大鱼出没肯定有大动静,万达一举一动将会引起监管层注意。

一句话,互联网金融监管空缺的套利空间越来越小了。 2015年,既是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元年。针对消费金融领域,相关文件包括2015年12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经过2015年对互联网金融明确定位之后,2016年在配套制度上会有更多细则推出。万达这样体量的大公司进入消费金融领域,无疑将加速整个行业细则推出和落实的进程。

第三,万达的进攻和防守

房地产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大潮汇集各路英雄,"互联网金融+房地产+x"领域模式多样,竞争激烈。如果说万达、万科、绿地等传统地产企业纷纷涌入互联网金融的"客场"(2013年,万科地产入股徽商银行绿地集团推出了"绿地地产宝"、碧桂园接受平安集团入股,金地、佳兆业、金融街、远洋等标杆企业也有生命人寿、安邦集团、中国人寿等险资站台),那么纯互联网公司也筹谋偷袭地产企业的"主场":如在众筹平台上筹资建房、筹资买房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模式。

万达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厮杀的时候,也得谨防自己的地盘"后院起火"。

第四,买个第三方支付牌照还是买对了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对房企来说,第三方支付可以打通社区O2O的支付渠道,掌握商户和住户的消费习惯,是转型金融的重要一环。

其实,房地产企业直接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算是"集体迟到"。2014年前,央行分5批共发放了269张支付牌照,后随着第三方支付的问题和风险逐渐暴露,监管层收紧牌照发放。虽然牌照较难独立申请,对于实力雄厚的地产商来说,并购第三方支付企业并非难事。就拿万达收购快钱68.7%股份支付的3.15亿来说,也还不到万达2015年营业收入的一个零头。除了万达之外,深圳盛迪嘉和绿地等企业也都通过收购获取了支付牌照。牌照卡位,无疑拉大了万达和中小房企的距离。

第五,预付卡不是谁都可以发的。

第三方支付有三种类型的牌照:收单、网络支付、预付卡,但能把三种类型集齐并不容易:因为全国仅有6家持有预付卡牌照的公司。在腾讯还在跟中国创新支付谈合作拿牌照的时候,万达的快钱已经把这三个类型凑齐了。同时,预付卡牌照不仅最稀缺,而且尚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寡头局面,依然是一片蓝海,万达在这方面占得先机。

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规划中,王健林也对"飞凡卡"寄予厚望,希望通过预付卡将企业、消费者和万达链接起来。

第六,万达创新:稳赚系列

2014年,万达成功推出首款互联网金融产品-"稳赚1号",三天内就完成了50亿元的融资规划。虽然宣称产品属于众筹项目,但实际起投金额为1000元,最高投资期为7年的稳赚1号属于理财产品。稳赚1号不仅拓宽了万达的资金来源,而且能够增加投资者对快钱、对万达金融平台的粘性。

用利率获客,用产品营销,简单直接。

第七,大企业都有个开银行的梦,万达也不例外

通过稳赚系列,万达吸收整合了民间资金。但在国内,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依然有限,无非来自股市、银行授信、承建商和材料商的垫资、自有资金、民间资金。这些渠道的统一弊病就是:不直接,资金成本高。

况且,现在客户买房如需按揭,还要在地产、中介、银行三方中奔波,若能够既在万达买房,又在万达贷款,岂不是一鱼多吃?

说来说去,要是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就好了。

虽然2014年万达入股大连银行不了了之,但是万达从未放弃自己开银行的想法。王健林在公开场合反复提到,万达依然计划收购银行。

市场猜测万达与渤海银行关系较好,但到底花落谁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八,很多企业都有大数据,但是不是每家企业都有大数据的能力

我们一点也不怀疑万达有大数据,但是我们尚不清楚万达有没有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毕竟,真正具备分析能力的数据分析师凤毛麟角。

同时,让大数据发挥价值,不只需要大数据分析师,还要一整套资金投入、技术平台、战略规划、业务部门等全面保障才能获取数据价值,是需要多个部门协助进行的事情。即使万达能够重金挖来大数据分析师,能不能让大象跳舞,让整个公司结构应对DT时代的转型,才是决定万达是否能够发挥大数据价值的核心。

第九,万达消费金融之战算不上"开门红"

在获得网络小贷牌照之前,万达就对消费金融有所尝试。2014年,万达联合腾讯百度成立万达电商,但是万达电商在不到一年内就有龚义涛、董策两任CEO相继离职,业内都觉得万达的"电商梦"有点悬。

而且,虽然快钱虽然坐拥支付牌照优势,但在份额上逐渐被甩开距离。在2015年第二季度的第三方支付交易份额中,快钱排名下滑明显:从2010年的第二降至第九,不及1%。支付宝74.31%的绝对优势让快钱望尘莫及。

因此,万达发力消费金融领域,能不能后发制人?

第十,万达与BAT的爱恨情仇

用"爱恨情仇"多少有点标题党,但是万达与阿里向来"正面碰撞"。王健林和马云的"嘴仗"打了几次,或关于线上和线下的大势,或关于万达O2O转型的代价。

相比阿里,万达和百度、腾讯的关系则更加暧昧。在飞凡网项目上,按照计划,百度提供LBS和大数据,腾讯提供社交,走万达的快钱通道。但腾讯和百度都有第三方支付牌照(虽然不全),此番帮忙一为探路,二有些"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意思。因此马云直言不讳 "腾百万"纯属 "凑拢班子"。

但总之,虽然消费金融的市场很大,但是巨头都进来的话,还是挺挤的。我们不觉得巨头之间会有真正的爱情,会不会有"恨"和"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