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坦白说,这是一篇反驳的文章,并且绝非胡思乱想,也许我的观点不免谬误,但我的态度一定是一以贯之的严肃认真,只要我决定了将所思所想诉诸文字,那就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以为这是一个写作者最起码的操守。

此刻,我正襟危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忙着有聊地一如写任何之前写过的文章一样,开始写这篇文章,写给自己看,也写给别人看。所以,我绝不会一边说“我写的每篇文章,其实都不是写给别人看的,都是写给自己看的,每次看到一个公司想不明白逻辑的时候,我就喜欢回去用笔写下来,帮助自己梳理逻辑,分析事物,这个世界,其实很多想当然的事情,可以通过文字来解决”,一边马上又说“我所说的,所写的,都是扯淡玩的,都不要太当真”。我只会说,如果你读我的文章,请千万当真,我绝不扯淡,我是认真的。扯淡的人那么多,还需要我去扯吗?

言归正传。

日前,某知名互联网金融作者在其文章中称,“过去三年中国基本无互联网金融,更多是金融互联网”,然后提出了分辨两者的标准,他的原话是,“判断两者最大的差别其实就是看,互联网技术到底在过程中扮演的作用点在哪里,凡是不对金融的核心点做出改变的商业模式,最终都必然是从属于金融逻辑之内的”。

他认为,金融的核心点是风控。而据他的观察,互联网金融公司所标榜的技术革新并没有有效突破传统金融机构的范畴,在风控方面并没有有所突破,甚至还要远较传统金融机构为差。所以,他得出结论:过去三年中国基本无互联网金融。

首先,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这种争论和所谓的判断标准毫无意义。对此,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在1月18日举行的第九届亚洲金融论坛上的回答,是很好的说明。王健林演讲过后的提问环节中,被问及金融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王健林这样答道:“我说得不好听一点,这就是国有企业的毛病。他老是想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区别、本质、内涵在哪里,这有什么意义呢?把网络金融做起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更便宜的资金,管它叫什么呢?它叫什么都没关系。所以我觉得太纠结于这个名词了,这可能就是中国很多国有企业一个通病,就是老纠结于形式,不注重内容。所以我给你的回答,无所谓金融在前、网络在前,都一个味儿”。

其次,从逻辑上来说,金融是已经存在很久的事物,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被发现可以与金融这样的旧有事物发生关系,这样一来,一个新旧事物融合的过程就出现了。新旧事物的融合必然要经历一个阶段,从融合的开端到融合完毕,整个阶段中的每一个形态其实都只是暂时的,都终将被下一个形态所取代,直至最终融合完成。

所以,在融合尚未完成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没有能力去设定一个临界点,来以此为标准,人为地将一个连续的过程切成两个阶段。因为,融合结束时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我们看不到互联网与金融最终将融合成什么样子,那么我们又如何定义融合的具体阶段呢?

纵然我们姑且同意将风控作为金融的核心,那么,如果最终事实证明,互联网并不能带来金融风控方面的提升,或者传统金融风控的局限性互联网同样不能超越,那么,是不是就只能认为依然是传统金融呢?是不是就应该否定了互联网所带来的金融创新?

这显然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闲言少叙。 所以,无论是从实用角度来说,还是从给事物定性的逻辑角度来说,争论到底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都是毫无意义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