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飞雪迎春到,然而P2P行业的寒冬仿佛并未度过。1月22日,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与违规违约支付机构合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向P2P平台提供了农行卡支付通道,导致风险蔓延至我行,给我行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要求支付机构关闭P2P交易接口,暂停网银充值服务。2月3日,招商银行也在本月初宣布对P2P接口的暂时关闭,但与农行不同的是,其给出的理由是支付接口的升级调整。随后,交通银行也宣布暂时关闭P2P支付接口。有业内人士猜测该趋势仍会蔓延,如果四大行全面封闭交易接口,商业银行跟随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2015年全年,新增问题平台增长率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年初的-18.48%增长至年末的34.18%,在6月达到峰值,至111.86%。问题平台发生率全年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波动幅度较小,平均为27.44%。以E租宝为代表的恶性事件还历历在目,虚假标、资金池、无托管等让投资者难以树立信心;资产荒又造成无标可投。在大量资金流出网贷行业的寒冬,部分银行对交易接口的关闭在限制资金流入方面又推波助澜,投资者不禁要问,网贷行业的生存会雪上加霜吗?

交易接口为何暂时关闭?

一个根本原因是对网贷行业的市场清洗。这一优胜劣汰的主旋律其实一直存在,但众银行突然发力的背后也可能是监管压力使然。目前网贷行业多为第三方支付存管,而从2015年7月央行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12月《网贷意见稿》,都表达出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对银行来说,P2P资金存管虽然能让其分一杯羹,但鉴于其行业规模还较小,行业水平良莠不齐,监管不严等现状的制约,其风险将远远大于收益。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等使银行在从第三方支付手中接过这个烫手山芋的同时提前采取措施,故意恶化其现金流,从而将那些背景过硬、资金充足、经营风险强劲的公司保留下来,实现对网贷行业的优化。

另一方面,这也是银行与P2P之间的一场利益博弈。对于农业银行通知中提到的“风险蔓延至我行”,投资者基本可以判断是不成立的。目前已经和P2P开展业务试水的银行,除了收取手续费之外还要收取一大笔保证金,且无需支付利息。同时,监管如《网贷意见稿》也透露出并非要存管银行承担连带责任。反观网贷业务,民间借贷已经触碰到了银行利益,那么究竟有多少银行会采取类似关闭交易接口的手段或是愿意共分一杯羹呢,这是需要思考的。

再来专门看看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农行,这更像是内部清理引发的蝴蝶效应。从39亿的票据丑闻到高管落马,农行处处暴露出风控的缺失。甚至有网友戏言这是农行要退出四大行的前奏。其对接口的暂时关闭或许是全面整顿的连带效应,又或许是转移公众注意力的危机公关。

对P2P行业影响有多大

宏观来看,网贷行业在我国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离纯粹的信息中介还相差甚远,监管也很泛泛,但其不可或缺的市场地位是不容否认的。可以乐观的说未来网贷行业会越来越规范,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因此从长期看,以农行为代表的关闭交易接口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大势的——在监管的强化和行业清洗到一定程度之际,这种做法会自然而然的停止,最终的画面会是银行和P2P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行业层面,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P2P虽然资金规模不大,但在银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也是一块大蛋糕。待银行对P2P公司的风险收益有了合理的研判,相信会有不少银行愿意来分这块蛋糕。

微观角度,接到银行通知的第三方支付是否真的会关闭接口不得而知。相信银行也不愿意付出成本去逐一排查众多接口是否关闭吧。

总体看来银行此举对P2P行业的影响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可怕。2016年有望是P2P行业加快清洗的一年,也是与银行加速对接的一年,网贷行业将在十三五的春风中迎来第二春。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