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想要买房首付不够怎么办?找亲戚朋友来借或许是我们最先想到的办法。而随着“上海链家事件”的持续发酵,在业内持续几年的“首付贷”产品浮出水面并随之被推到风口浪尖,进而引发监管风暴。虽然相关的细节监管文件还未出台,但从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监管层对“首付贷”产品的谨慎态度。

现状:监管趋严  多方业务暂停

从市场参与者来说,目前提供“首付贷”产品的机构主要包括四类:房地产中介、小贷(担保)公司、P2P等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城商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2015年,正常运营的3000多家P2P平台中至少664家包含房贷产品,主要分布在北上广和浙江、山东五省市。这种分布应该和中国不均衡的房价分布有关,上述五省市房屋单价偏高,进而首付金额也会比较多,对“首付贷”产品的需求也更为强烈。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介绍,早在今年3月初,深圳金融办就已下发通知,通过当地互联网金融协会、小贷行业协会,针对小贷公司、P2P等参与首付贷高杠杆放贷的行为,进行摸底排查,以期掌握相关情况。“主要是通过第三方、实地走访、约谈等方式在调查,协会负责收集数据、了解情况,最后汇总到金融办统筹执行,”曾光说。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深圳首付贷存量规模在20亿元以上。相关人士测算称,如果按照10倍的杠杆率计算,这一规模能拉动的楼市成交规模仅占去年深圳楼市成交量的3%左右。虽然这一比例并不算高,但监管部门和一些提供贷款的态度都在发生改变。

多方报道称,监管部门正在计划出台措施,打击各类机构为购房者发放购房首付款贷款的行为。而链家、我爱我家等房产中介的“首付贷”项目也全面暂停;银行机构也认为目前房价上涨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点,适时收紧首付贷项目或明确将停止此项业务。

观点:“房市配资”引发“次贷危机”?

对于“首付贷”产品,多方声音表示应该重拳打击。其理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首付贷推高房价,可能引发房地产泡沫;另一方面,“首付贷”放大了房贷杠杆,可能引发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按照1998年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借款人应以不低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的20%作为首期付款。而有了“首付贷”的参与,买房者却能够将贷款杠杆做到20%以下甚至10%。一旦遭遇楼市下行、房价下跌的行情,买房者可能选择弃房违约,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有观点将“首付贷”和美国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联系,也有人将“首付贷”称为“房市配资”,和2015年的“股市配资”相比较,这不禁让我们不寒而栗。

首付贷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然而,真如大家所说,首付贷有那么可怕吗?首先美国的次贷危机成因,是由于杠杆过高甚至买房零首付、银行借钱给信用较差的贷款者、金融机构的过度创新等多方面因素促成,而我国目前的“首付贷”贷款金额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杠杆大多在10%以上;从贷款期限角度讲,多数在半年到三年之间,首付贷大多是解决购房者短期资金的不足,贷款机构采用按月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收回这部分贷款,这大大降低了其杠杆效应,这种短期贷款也将一部分“长线炒房者”剔除在外。加之“首付贷”主要在北上广等一线房价上行的地域活跃,目前来看,或许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不大。

其次,“房市配资”和“股市配资”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去年的股市遭遇倒“V”型滑铁卢与前期肆意泛滥的场外配资和后期的“整顿两融”相关。市场下行引发投资者被强制平仓造成恶性循环而酿成股灾。而在房贷市场,“首付贷”的客户主要是付不起首付、而又有刚需购房需求的年轻人,即使没有“首付贷”,为了锁定一线城市日益上涨的房价,他们也会通过向亲戚朋友借钱买房,而“首付贷”不过是把这部分隐形贷款显性化了。况且,对于买房自住的人来说,即使房价下跌,他们弃房违约的概率也相对低很多。所以多这部分人群来说,首付贷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但正如所有金融行业一样,无论风险如何,都应掌握在可控的范围之内。监管部门还是要针对这一创新市场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以免风险肆意蔓延泛滥。但或许可以采用分类监管的手法,对首套刚需住房适当放宽,或许直接降低首套房的首付比率,以缓解强烈的市场需求,防止“首付贷”这类产品从阳光走向黑市。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