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就在几个月前,FICO将会退出历史舞台的猜测还甚嚣尘上。费尔艾萨克公司于60年前在美国创立了FICO评分体系,这种评分制度在过去30年的消费者借贷领域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尤其在近20年的风险包销过程中作用更是明显。

但是在过去12个月中,针对FICO评分法的质疑声音日益高涨,有人认为这种审核借贷人资质的方式可能过于保守僵化,恐怕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消费信贷市场。

ZestFinance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Doug Merrill(同时也是谷歌的前任首席信息官)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基于FICO的包销方法无法非常好的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你能还钱吗?如果可以,你愿意还钱吗?”

多年以来,FICO其实并不关心这些问题,因为作为市场上唯一存在的评分体系,FICO基本没有继续突破的动力——毕竟只有竞争才产生压力。

但是现在,FICO不再是市场唯一的选择,借贷领域出现了新的竞争者。后者依托先进的算法支持,希望对潜在借款人的信用进行更合理的评估。

Merrill指出:“我们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通过规模巨大的小数据来获取答案。”这个定位吸引力非常大—— 对那些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比FICO更智能”的风险评估系统找到潜在贷款者的投资人尤其如此。

比如2015年12月,Reps. Edward Royce和Terri Sewell引入了“信用评分竞争法”,允许房利美和房地美使用除FICO外的信用评分模型。

Royce表示:“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使用单一信用评分模型是不公平的,这将会阻碍信用评级领域的竞争和创新。房利美和房地美打破了信用评级领域的垄断,有助于他们减少信用风险,因此减少了纳税人紧急援助的潜在需求。”

这对费尔艾萨克公司来说不是好消息。2015年底,许多分析师指出,如果FICO不能维持其在抵押贷款领域的支配性地位,特别是和房利美以及房地美的独家关系,它的好日子恐怕已经到头了。

但在2016年初,情形相比于三个月前又有所变化,FICO似乎没有看上去的那么过时。

事实上,在新的一年里,许多财务管理者开始重回过去的做法。鉴于一些平台的违约率出现了上升,人们开始认真研究这些新型风险评估系统的表现,FICO的优势也重新显现出来。

大银行的赞许

2016年开始,大银行和信用卡公司通过为他们客户免费提供FICO评分的方式增加了FICO的使用率。其实从四年前开始银行就已经开始推行这项服务了,但是大多数银行一直有意减缓提供该项服务的速度。Discover Network是最早行动的,该机构大约在2013年提供该并向市场推出该服务。

但是,在借款人和的新评估方法的压力下,大银行们从去年开始积极正式推行这项服务,并希望通过这种老式的FICO系统提升客户安全感和满意度。

这其中就包括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一月开始,美国银行开始有规律的将其信用评分提供给客户,富国银行和美国合众银行则在二月份紧随其后。

美国消费者律师中心律师Chi Chi Wu表示:“这是一组评判你的借款能力并打分的系统。它的作用很重要,所以你有权获得这份服务。”

根据FICO执行副总裁Jim Wehmann的说法,该公司希望通过推行“开放存取(Open Access)”项目让FICO分数变得更加透明。他指出,其实银行基本上都已经购买了打分,所以这对他们来说没有损失。

Wehmann表示:“外界对于FICO评分有许多误解,而之前的普及宣传也没有让这种情况有所好转。我们认为银行就是消费者FICO评分的天然获取渠道,因为他们就是信用的来源。“

除此之外,报告指出与FICO系统相连也是一大卖点。根据摩根大通消费者品牌信用卡部门主席Pam Codispotide的说法,摩根大通2015年3月推出的Slate卡在增加FICO分数连接后,用户大增。

目前的状况是:FICO重新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卖点,而经济形势下滑和违约率上升却让人们对互联网借贷平台和其创新的信用评分算法产生了质疑。投资者、监管者和消费者都在思考,这种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数据进行评分的方式,其最终结果是否和FICO不同,是否评价效果更好。

过去30多年里,FICO一直在借贷评估领域“精耕细作”着。因为事实证明,在评估把钱借给谁的时候,有些历史经验总是有好处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