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2015年7月18日人民银行牵头10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银行存管就成为舆论焦点。近期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期,一些省市的相关部门在检查时也对银行存管提出了要求。

不过真正能落地银行存管的目前还是少数。目前银行存管的紧张是城商行迈出实质性的脚步,大银行动作相对缓慢。那么银行的顾虑在哪里呢?我们要先对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做分析。

我们这里说的存管指的是全部互联网金融平台,而非单指P2P。很多互金公司以自己不是网络借贷P2P,想躲过存管的要求,但是根据监管穿透式原则,其实并不存在这种监管套利的可能。所以本文讨论的对象就是指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从事资产交易的平台。

互联网和金融本质上是两种基因,前者考验的是获客、营销和运营的能力,后者考验的是资产挖掘、风险识别、风险定价和风险管控的能力。如果把互联网比喻为空军,那金融更像陆军,这本身是两个军种。当互联网和金融嫁接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具备“两栖作战”能力。

然而对大部分机构而言这都有些勉为其难,资产和资金两端不匹配在面临经营上和周期上的不匹配应属常态。因为基因的差异、优势的差异和系统内周期性不匹配的客观情况,资产和资金平台分离的情况早已出现并且逐渐成为趋势。

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两种主要模式,一种主要是偏资金通道,代销非标资产,另一种是主要开发非标资产的;前者坐拥庞大的用户群体,凭借客户黏性和品牌忠诚度,具有强大的资金募集能力,但相比于交易规模,其底层资产直营占比并不高。笔者也亲自走访了十几家通道模式的平台,他们合计每月的交易量可能达到200亿,那么这些资金流向了哪里呢,从其披露的标的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是其他的网络借贷平台、融资租赁公司、保理公司或者消费信贷公司。也就是说,互金行业实质上已经形成了跨平台的机构间合作,各司所长。从悲观的角度来看,产业链条增长容易增加风险的传导性和扩散面。但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因为引入了相对专业的尽职调查和风险保证金制度,机构间的合作在基础资产识别和风险控制上体现出更高的专业性,因此可以认为降低了投资人的资金风险。

我们姑且不讨论两者哪种模式更健康,但这直接给银行存管带来挑战:存管对象应该是谁?是纯通道模式的平台,还是开发资产的机构,还是都要存管。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

情况一:只给通道模式的平台的资金存管;这种情况下,那开发资产的机构就作为该平台的上游代理,如果本身就是个小平台,这种模式两者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如果提供资产的本身也具备募集资金能力、有自己的投资人群体,那该机构就要分两套运营流程操作,会增加运营成本。而因为资金通道平台纳入存管后势必应存管银行要求穿透到底层资产,这反过来会增加资金通道机构的运营成本,同时打击到资产供给机构的积极性。

情况二:只给开发资产的机构存管;这种情况下,需要依赖其他机构为其募集资金,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资产端可以获得资金,但要求资金通道机构全面给存管的平台共享投资人用户数据、尤其是联系方式。但如果纳入存管的通道类平台不愿意完整地取得投资人数据,则存管银行就无法为其开立交易账户体系,投资人的资金也就无法顺利地流入银行为平台开立的存管账户。但如果该机构要求帮他募集资金的平台共享投资人数据,这就从根本上破坏了双方合作的基础,因为任何一家平台的核心就是用户数据。

情况三:资金通道和资产开发的平台纳入存管;这肯定是监管的要求,任何互金平台必须拥抱监管,这又引出了新的问题,如果两者存管在不同的银行,这上面讨论的两个问题基本无法解决;如果两者在同一个银行存管,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破解,存管银行有条件通过系统开发和权限设置做到两个平台开展合作但又不“踩过界”。

如果要达成这种监管和市场双赢的局面,那存管银行的选择就变得敏感而重要。相比于银行投入的成本和承担的声誉风险而言,存管业务带来多少沉淀资金、带来多少中收,从商业上都是个违命题,这从大银行普遍对存管业务保持距离上就看出端倪。现在最积极的是大中型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如果说城商行对沉淀资金和存管收益有浓厚的兴趣,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大中型股份制银行的热衷更多可以解释为其对互联网投资用户的热衷。

我们呼吁国有大行加入存管的阵营,为监管分忧。同时,支付公司也要明确在存管中业务中的角色和定位。在存管逻辑上,平台和银行建立直接的存管关系,而非市面上误导的“联合存管”,支付公司首先扮演的是“媒婆”,撮合平台和银行认识,并领证(签下存管合作协议);其次是“稳婆”,目前绝大多数银行还不具备直接给平台使用的存管账户系统,支付公司提供为双方对接上线的辅助技术,成功接生(存管上线);最后是“奶妈”,存管系统上线以后,需要一个第三方公司提供运营维护的服务,这个角色肯定是支付公司最合适。

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有各种打着“互联网金融”招摇过市的骗子,相信随着监管细则的推进和银行存管的落实,行业会逐渐正本清源。监管细则是明天的事情,银行存管是后天的事情,与银行处理好竞合关系是大后天的事情,但对估值已达数亿美金的平台,却不得不站在大后天来看今天,把存管的相关事宜尽快落地了,否则可能将没有“明天”。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