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阿尔法狗火了一把后,人工智能/机器人理财也随之热了起来,各方英豪都纷纷表态自己将引领中国的智能投资未来。 我们不禁要问,啥是智能投资,这东西管用么?

宽泛的说,只要在投资决策中,有电脑程序参与了,都能盖个机器人投资的帽子。 现在市面上所说的智能投资/理财可分为两大种:

第一种: 利用电脑计算速度快,信息处理量大的特点,对市场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做出投资判断,目的是追求投资的高回报, 各种程序被对冲基金们开发着,获取高回报,但这些策略都是对冲基金自己的机密,当宝贝似的守着来挣钱用的,能让你用么, 想什么呢。

第二种: 依据用户的风险偏好,承担能力,以及未来对资金的需求,利用电脑做出资产配置的建议,  目的是个人资产配置与未来资金需求匹配的规划。电脑更多的是起到自动化的作用 (资产配置有一套经典的理论和数学公式, 电脑帮你依据公式算一下),而真未必有多智能化。 想想也是, 阿尔法狗10段水平,只有谷歌能用, 给普罗大众的网络围棋软件,谁都能下,1段水平,当然随着越来越来越多人的使用和被认可,其智能化水平也会提升。

因为第一种不会给我们用,所以重点讨论第二种,智能资产配置,目前其最大卖点有几个:

第一、资产分散,机器人理财一般都是把用户的资产分散到不同的篮子里面的产品,强调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第二、定制化,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订资产配置规划。

第三、无需主动管理,投后不用管,几个月甚至更长,才需调整。

第四、便宜,透明,美国的机器人理财平台,管理费为资产的0.25%,相比较,线下理财投资顾问要收1%或更多。

具体这些平台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可以用美国机器人理财的代表Wealthfront 来做参考 (其他国内外平台基本思路类似):

其实Wealthfront背后的智能投资逻辑并不难,

1. 首先投资者需首先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年龄、家庭收入、投资目的、亏损接受程度等7个简单的问题。

2. 根据投资者对这几个问题,对客户的风险偏好做一个自动评分 (0.5分-10分,0.5分间隔)

3. 根据此评分,给出相应资产配置建议,(例如下面是对风险偏好为8分的人配置建议)

资产配置的比例是依据美国经学家Markowitz 的1952年投资组合理论求出,这套理论也没有什么神奇的,在做了一些假设的情况下,套用公式,对资产进行配置。

假设1: 风险被定义为资产的波动性,或者说收益的标准方差, 而投资者完全根据一段时期内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方差来评价组合的优劣,以做出投资决策;

假设2: 投资者永不满足,因此,当面临其他条件相同的两种选择时,投资者会选择具有较高预期收益率的组合;

假设3: 投资者厌恶风险,因此,当面临其他条件相同的两种选择时,投资者会选择具有较低风险(即较小标准放差)的组合。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一些起始数据, 如资产回报率, 波动性以及相关性,这些都是公开的数据,下面是Wealthfront所用的假设:

金融资产回报假设

金融资产波动假设

金融资产相关性假设

只要用上面得到的用户的风险评分,再套用固有的公式,就可以测算出每种资产配置的比例,从风险偏好值0.5到10,间隔0.5,一共21种可能性,即21种配置方案。

用户千千万,也跳不出这几种配置方案, 这也就是现有智能理财平台的核心思路了,线下私行经理做资产配置方案也用的是同一套东西,只不过线下问卷和沟通搬到了线上而已。

说了优势和大概怎么做的, 这东西好使么?尤其是在中国? 一句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下面我们看看这套东西实施的各种坑

坑一: 金融行业是高度管制的 ,并且分业管制,银行理财,股票,信托,公募,私募,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牌照,能同时拥有这么多牌照的公司很少,同时拥有的基本都是先挣线下有钱人的钱,没工夫理这些不上不下的互联网新中产。 想服务这些人的公司,普遍牌照和资质缺乏或者只能提供一两类资产,最后又沦落成了卖自己的产品,而不是整体配置。 牌照不全,只提供配置方案? 俗话说的好,没有买卖就没有爱(伤害), 行不成配置到购买的闭环,有几个人会跑你这里只看配置方案? 然后再跑到平台去买资产? 美国有ETF基金市场,不同ETF可以跟踪不同类别资产的表现,一个资管牌照,我就可以完成闭环,中国的ETF市场还做不到。

坑二:即使说我做到了金融全牌照,完成闭环,也想服务网民, 可银行理财,信托,公募,私募这些产品,在中国才发展了几年, 可追溯数据的历史短,还不一定准确,怎么对回报,波动率,资产相关性去做定性,你去套经典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真的有难度。

坑三: 习惯问题, 赌场里的中国人永远很多, 对高回报的追求,对小道消息的热衷,对各种机构的不信任,中国投资者的普遍习惯是自己主动管理, 以回报论输赢。  相较之下,美国投资者已经被教育了多年的把钱交给基金的被动管理模式。去让中国投资者信任一个机器人给的配置方案, 且还不保证其方案是高回报的,这个教育成本着实不低。

坑四: 你问我10个简单问题,就能对我的风险偏好做判断了? 就知道我未来的资金需求了?好,你说我根据年龄性别地区可以做个大概判断,但跟我同龄同性别同地区的人的偏好还是有很大差异,目前市面上机器人理财仅依靠几个问题来做个性化定制,其实真的很糙。

说了这么多坑,机器人理财这东西在中国是彻底不靠谱么?  当然不是,面对成千上万的投资产品,每个人都在问自己买什么? 而以销售为导向的金融机构卖力推销各种金融产品时,我们不禁怀疑其动机, 投资者需要的是独立但接地气的辅助性智能工具,在我们买每一种,一类,或多类产品的时候,提前帮我把海量信息进行分析,提供/预警那些遗漏掉或者不了解的因素和信号,从而帮助我进行投资。

具体能提供什么呢? 改天可以另起一篇文章单聊。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