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犹记得2014年,红岭创投曝了一笔1亿元的坏账,气魄不凡的老周果断选择垫付,树立了网贷平台“真”兜底的典范。此后一段时间,红岭的交易量不降反升,羡煞同行之时,也不禁让人为老周捏了把冷汗:这个深不见底的兜底游戏,真的能一直玩下去么?

两年后的今天,网贷行业的形势已今非昔比,想要“真”兜底越来越难。日前,听说红岭为了处理不良成了卖楼的“房东”,随后就宣布要打破刚兑。果然,老周也有点吃不消了。

不用想,此举必然会招来不少骂声。但讲句公道话,这其实不是老周的错。在过去一味求快的行业风气下,红岭扛起刚兑的担子,是求发展的无奈之举。而今天大家都逐渐认识到刚兑是不可持续的了,此时主动脱坑,是求长远的明智之举。欢迎红岭加入不兜底的大家庭来!

虽然我们自身一直坚持不兜底,也从未支持过刚性兑付,但刚兑并非一无是处。回顾过去几年网贷市场平台数量和用户体量的增长变化,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事实是,在缺乏基础信任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上,刚兑的出现为行业带来了大量的用户,使网贷在百姓中的知名度明显提高,对刺激行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问题是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刚兑的原罪在于割裂了这层关系,从而掩盖了投资的风险,或者说把风险转移掉了。结果就是,被割裂的风险在单边不断累积,迫使网贷平台变成了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与信息中介的本质渐行渐远。

抛开搞旁氏骗局的平台不谈,正常的平台自身是没有能力进行刚兑的。原因很简单:其一,如果平台通过刚兑向市场提供无风险资产,且资产利率高于无风险利率(国债),那么该资产一定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能持续供给这样资产的平台不存在。其二,刚兑意味着不管实际违约率如何,平台都要承担无限责任,那么必然要有足够的资本或足够的信用来作支撑,资本超过银行资本、信用超过国家信用的平台不存在。

有投资者认为,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因此平台不刚兑,就是只收钱不办事、不负责任的行为,其实不然。作为信息中介,网贷平台收费后,提供的是信息匹配、风险定价的服务,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用户是为服务付费,而不是为保障付费。强行刚兑和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并无两样,只会弱化平台和用户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剧信息不对称。保障网贷投资安全的不二法则唯有“分散”,承诺刚兑才是对投资者最大的不负责任。

年前的监管办法明令禁止了刚兑,现在红岭又宣布打破刚兑,意味着刚兑的生命可能真的要走到头了。不过客观地说,刚兑不是网贷行业才有,也不是今天才有,打破它还需要一个周期,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

从市场层面来看,刚兑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市场化征信不发达、市场环境缺乏基础信任的产物,其消化与演进需要一个周期。不断发挥市场作用,持续深化金融改革,打破刚兑才会从对监管的消极反应,变成自由选择下的主动行为。

从制度层面来看,打破刚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政策的共同配合。目前的行业退出机制尚不健全,客户资金存管、信息披露等制度的落实也需要一个周期。打破刚兑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维护用户的权益。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投资者的风险教育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国内市场的投资者以散户为主,与国外以专业投资者为主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散户的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因而风险自担的教育周期也相对较长。从认识风险,到自担风险,再到根据风险偏好选择资产,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用户成长的过程,也是平台厚积薄发的过程。从自身业绩增长的经验来看,我们坚信,当不刚兑变成常态的那一天,不断培养出来的大量的理性投资者的认同和信任,将成为一个平台最宝贵的财产,也将为中国整个金融体系打破刚兑提供有益的借鉴。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