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Nik Cubrilovic/文,岳恒/翻译

克雷格·莱特(Craig Wright)并不是中本聪,无论是在去年《连线》杂志和知名网站Gizmodo怀疑他之前,还是今年他努力在自己的博客、BBC 、经济学人以及《GQ》杂志的采访中将自己伪装成中本聪,总之他从来不是中本聪。即使有了比特币基金会创始人乔恩·马汤尼斯(Jon Matonis)和比特币基金会的首席科学家加文·安德森(Gavin Andresen)的背书,也不能改变他的身份。

关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之谜,在互联网上早已发生了太多次争论。在没有严格的身份验证结果之前,我本以为人们应该会不再轻信那些动不动声称自己是中本聪的人了,因为莱特和其他人公布的证据都不足以证明他就是中本聪本人。

比特币是基于密码学的一种货币。它的拥有者身份可以通过密码学原理被网络上其它参与比特币交易的电脑节点验证,这种工作方式正是比特币的核心所在。但是,莱特最新提供的证据既不能被独立验证也不能在密码学上得到验证。恰恰相反,莱特今天提供的证据反而成了他不是中本聪的证据之一

下面列出的是支持莱特是中本聪的证据,后面继续列出了那些指向莱特不是中本聪的证据。

先看看支持莱特是中本聪的证据:

一、

首先是《连线》和Gizmodo在去年的报道中提到的证据,包括:

1. 莱特向一些人声称自己就是中本聪,并提供了一些私人邮件。

2. 在和澳大利亚税务局(后者目前正在调查莱特,后文将详细介绍)的交谈中,莱特说道:“我尽最大努力隐藏我自2009年开始就在运行比特币的事实。”

3. 莱特在一系列的个人博客文章中提到未来要推出比特币。这些文章后来被证明是篡改了发表时间的。

4. 莱特有中本聪的密钥,这个密钥却被证明是伪造的。它是莱特使用一个不同的邮件地址在PGP密钥服务器上制作并篡改日期的。

5. 在比特币出现之前,莱特在一些邮件中提到了自己正在撰写有关点对点式分布式账本的论文。

6. 莱特声称自己持有大量的比特币。他向自己创立的公司Hotwire投资了价值3000万美元的比特币。

7. 在给《连线》的邮件回复中,莱特表示“我已经转向其他事情”,透露他自己就是中本聪。

8. 基于莱特的学术经历和工作经历,莱特的确有能力构想和设计比特币。

9. 通过创立公司,莱特建造了两台性能达到全球前500的超级计算机,其中一台甚至是当今性能最强大的私有计算机。

10. 从莱特那里窃取到的文件中包括一份他和已逝的计算机科学家戴维·克莱曼(Dave Kleiman)订立的法律合约。在那份合约中,莱特向克莱曼转账了110万比特币以建立一个离岸信托基金。

11. 这个“110万比特币”的数字,接近大部分人对中本聪持有的比特币数量的估计。

二、

莱特此前在自己的博客中提供了证明自己是中本聪的证据。他在博客中写到,自己如何利用10个私人密钥来为许多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数字签名,而这些密钥的比特币地址被认为是中本聪持有的。莱特还提供了一段用来验证自己的签名信息的外壳脚本,虽然这些代码很奇怪地是以截图的形式提供的。

三、

比特币基金会创始人乔恩·马汤尼斯(Jon Matonis)曾在一篇博客中描写自己如何遇到莱特并证实他就是中本聪的。他提到自己是在《连线》杂志采访莱特之前的几个月就在悉尼见到莱特,当时还告诉自己的妻子,说他觉得自己见到了中本聪本人。马汤尼斯还说,自己和莱特一同被邀请到伦敦参加一些媒体组织的活动,并在当时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莱特就是中本聪。

首先,莱特用区块1和区块9的密钥签名并验证了一条消息。马汤尼斯在博客中写道:

在伦敦那场揭秘座谈会上,我有机会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回顾相关的数据:密码学、社交和技术。基于我所目睹到的事实,我坚信莱特在三个层面都符合中本聪的特征。

在密码学层面上,我目睹莱特用密钥签署并验证了他跟哈尔·芬尼(Hal Finney)的第一笔交易信息,交易内容是当时区块1和区块9新近产生的比特币。(钛媒体注:芬尼是比特币的另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世界上第二个接触比特币的密码学大师。)

在社交层面上,我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从我早期收到的邮件以及比特币白皮书的草稿来看,都指向莱特就是创始人。我还在bitcoin.org的域名注册和BitcoinTalk的论坛发言时间中找到了证据。

此外,莱特对公钥密码学、比特币寻址系统和分布式点对点环境的知识都非常专业。

四、

加文·安德森(Gavin Andresen)是比特币核心开发者,他从中本聪手中接受了比特币的开发工作。他发文称自己也参加了伦敦的会议,也认为莱特就是中本聪:

我在几个星期之前飞往伦敦去会见莱特博士。在交换了几封邮件后,我认为他有很大几率就是我在2010年和2011年初曾与之交流的人。和他进一步交流后,我完全相信莱特就是中本聪。

当时,我们在会上花了一些时间,仔细对那些签名过的信息进行密码验证,那些信息只有中本聪本人可能经手。然而,即使是在我目睹他在一台完全“干净”、不可能被篡改过的电脑上完成验证过程之前,我就已经相信,我身边的这位就是比特币之父。

五、

共有三家媒体参与独家披露莱特就是中本聪。经济学人总结道:“我们的结论是,莱特很有可能就是中本聪,但这个恼人的问题似乎仍然存在。”BBC电视台采访了莱特,询问他关于接受澳大利亚税务调查以及一些其它的事情。《伦敦书报》在自己的网站上放了一个关于莱特的特别报道:

莱特对中本聪私人密钥的拥有权和使用已经得到了比特币社区核心人物的证实,这一新闻将在今天通过BBC和经济学人发布。报道全文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公布。

目前,这些媒体提供的报道却只提供了很少的证据能够直接证明莱特就是中本聪,大部分信息都是安德森和马汤尼斯的证词而已。莱特本人也向经济学人展示了相同的给区块1和区块9信息的验证签署过程。

六、

在最初的新闻报道和相关博文发布之后,又有了新的证据出现,其中包括加文·安德森在Reddit上补充的关于如何验证莱特身份的信息:

我选择了一条信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加文最喜欢的数字是11.CSW”),然后莱特用区块1的密钥进行加密。

我把签名拷贝到了我带到伦敦的一个U盘上,并在一台全新的笔记本电脑上下载比特币软件Electrum进行验证。

我不能保留那个信息,也不能留下那台电脑(担心会让消息在官方公布之前就被泄露)。

对于莱特博客里那个古怪的OpenSSL进程问题,我也无可奉告。

在之后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他提供了更多相关的细节:

安德森表示,他要求在一台全新的、干净的电脑上验证他的签名。他说:“我不相信他们,担心他们会在硬件上做手脚。”

安德森说,莱特的一名行政助理去最近的商店买了一台全新的电脑,他们带回来的是一台安德森声称仍是“出厂包装”的全新windows笔记本电脑。他们在电脑上安装了比特币软件Electrum。在测试里,安德森选择了“加文最喜欢的数字是11”进行加密。莱特添加了自己的名字首字母“CSW”,在他自己的电脑上对这条消息进行了签名。接着,他把签名之后的信息拷贝到安德森的USB上,然后安德森在新买来的电脑上检查了这个签名。

最初,Electrun软件的签名验证莫名其妙地失败了。但安德森很快意识到,这是因为他们漏掉了莱特的首字母。修正后,他们再次进行验证——签名通过了,是有效的。

说明莱特不是中本聪的证据:

一、

《连线》杂志、Gizmodo以及许多其它新闻网站都继续对莱特提供的证据进行了深入调查。他们进一步发现,莱特可能操纵并修改了这些证据。

1. 《连线》发现莱特的“旧”博客文章实际是他处理过再放上去的。

2. 比特币开发者格雷格·麦克斯韦尔(Greg Maxwell)发现,莱特所有的、被认为属于中本聪的PGP密钥实际上是由一个PGP加密套件产生的,起初的时候这套软件还没有出现:

巧合的是,现在有更多的证据指向这个PGP密钥是伪造的。那个PGP密钥的日期显然是把日期故意往前调了的:它的元数据中含有的加密套件在后来出现的软件中才得到广泛应用。

而那个被指属于中本聪的密钥,当时并没有出现在密钥服务器上。

根据我的日志记录,这个密钥在2011年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在密钥服务器上。虽然这不足以证明这个密钥就是伪造的,但也没有证据能够说明它是真的,还有很明显的证据来怀疑它的真实性。在更早的密钥服务器记录中也查不到这个密钥。

3. 在莱特的公司CloudCroft——就是那家拥有两台超级计算机的公司——的媒体发布会上,莱特声称和GSI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他甚至提到了一名SGI的执行官:

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将进一步与SGI共同开发CuDA/Xeon Phi混合系统,扩大在该领域的参与程度。折现工作的成功将使澳大利亚成为全球高性能计算技术和新兴加密货币金融领域的领导者。

SGI公司的麦基恩先生已经表示,他们“期待一段持久的关系”,并表示我们的合作可以使双方站到五百强顶端。

SGI却向福布斯杂志表示,Cloudcroft从来没有成为SGI的客户,他们和Cloudcroft、和莱特都没有任何关系。

4. 在莱特的LinkedIn档案中,他声称自己拥有查尔斯特大学(Charles Sturt University)的两个博士学位。查尔斯特大学后来也告诉福布斯杂志,他们从来没有向莱特授予这两个博士学位。

5. 我们知道,莱特曾告诉一小部分人他就是中本聪。这一部分人似乎只限于他自己公司中的高管、一些投资人以及当时调查他大额出口退税的一些澳大利亚当局官员。在一些情况下,化身为中本聪符合莱特的利益需求,而今日他又声称自己不愿被人以中本聪相称,这和他当时在澳大利亚税务局的说法不一致。

二、

莱特正在接受澳大利亚税务局的调查,似乎他面临税务欺诈的指控。莱特通过一系列公司进行操作,包括Hotwire, DeMorgan, CloudCroft, Panopticrypt, Coin-Ex, Denariuz等等。我们知道,在《连线》杂志和Gizmodo网站发表揭秘新闻的时候,莱特位于悉尼的住所和办公室正在接受澳大利亚税务局工作人员的突击调查。有人猜测这正是因为莱特持有比特币,莱特也BBC坦陈他正在“接受审计”。但莱特公司管理层给出的文件记录却讲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2014年5月的管理者记录里这样描述Hotwire的业务:

公司的主要活动是收购一系列在线学习和电子支付软件,并对这些软件和相关公司实体拥有的软件进行研究开发。

资金来源:公司主管曾建议股东认购3000万美元缴足资本,这些资金是通过比特币注入的。

这些资金的去处:公司股本的用途如下。

——2900万美元用于从莱特家庭信托基金收购软件。

——100万美元用于日常交易活动

基本上,就是莱特建立了一个公司专门对在线学习软件进行研发,这些软件又是从莱特自己的信托基金手中收购的。莱特用比特币向公司注资3000万美元,其中的2900万都最终流到了他自己的的信托基金手里,只有100万留作了悉尼的办公室和40名员工的日常运营开销。

这样组织公司结构的目的以及为什么有人能以这种方式进行欺诈,在公司的下一步行动中逐步浮现:

为了进一步产生支出,公司提交了2013年第四季度的消费税退税,声称存在3100万美元的退税。在一系列的讨论和公文往来之后,澳大利亚税务办公室在2014年1月20日向公司发出了一条通知,称税务局拒绝退税,等待进一步的核实交易并处理比特币。

莱特注资的2900万美元中的消费税(GST)部分是符合退税要求的。这样一来,通过在你自己控制的不同实体之间周转比特币,你就可能触发消费税退税,拿到真金白银的现金。

莱特的另一家公司DeMorgan在自己的对外报道上表示,公司创下了澳大利亚最大的研发税务优惠。研发税务优惠是澳大利亚推出的一项激励政策,可为从事研发的公司提供高达45%的退税。我们现在知道,所谓公司购入、属于这项支出一部分的超级电脑并不存在,所以巨额退税有可能是谎报。

尽管现在对莱特公司的调查还处于早期阶段,我们也能从上述信息中了解到,莱特旗下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从政府的各种退税项目中取得利益,甚至大部分公司就是特别为套取退税而设立的。Hotwire的管理层压根就将公司的全部资产描述为两个退税项目(其中一笔退税后来被税务局拒发,并处以170万美元的罚款)。

这些事情与莱特自称中本聪之间的联系,或许能够说明莱特这些举动的背后动机。自称中本聪能够帮助莱特从投资者手中筹资,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众所周知,中本聪手握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比特币,投资者和管理者可能把这些钱看做是一种担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莱特向当局解释自己在“经营”比特币业务。

另一方面,大范围曝光他是中本聪的说法对莱特也有不利。比如说,在投资人、律师和管理者之外,他可能会碰到硬钉子,可能有人质疑他的说法并要求拿出铁证。

至于为什么莱特是中本聪的说法还是被公之于众了,我可以在这里提供几个参考的说法。

第一,可能是已经有太多人知道这个消息,可能其中某个不满的投资者或者员工把消息捅出来以报复莱特。

第二,莱特知道澳大利亚官方已经逐渐查明真相,便决定自己炮制一场泄密,以帮助自己以中本聪的身份去伦敦开始新生活(现在莱特已经逃离澳大利亚并且至今没有回国)。

莱特在自己企业中的投资和与其它相关方的交易,动辄涉及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比特币。我没能在区块链上定位这些交易,但当时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很大,只需详细搜索2013年第四季度的区块记录即可知晓。但是,莱特应该可以指出这些交易记录,或是他所涉及的其他大额比特币交易记录(我们知道,这3000万美元的比特币交易并非来自中本聪的比特币)。

莱特自称中本聪的故事,与莱特身为许多最终失败且涉嫌税务问题的初创公司创始人的事实,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在澳大利亚官方完成调查、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这些公司的全貌之前,我们永远不能看清他的动机。

三、

再听听那些曾为莱特工作的人的说法。

悉尼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在许多方面来说它也算是个小城市。在《连线》杂志发表报道之后,我发现我就认识两个曾为莱特工作的人。报道出来之后,我直接或间接地从一些曾为莱特工作的人口中听到的消息几无二致,都指向一个结论:莱特不是中本聪,他也没有中本聪的能力。我的一个朋友向我讲述莱特多么具有三寸不烂之舌,以至于他明知莱特没有能力,却还是会偶尔怀疑自己的判断。另一个朋友则声称,莱特至少在某段时间里骗住了所有人,但很快他的言行不一就会显现出来。他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认为莱特是个骗子。还有另一名曾为莱特工作的人通过第三方表示,“莱特是我见过最好的骗子之一。”

四、

莱特用以提供证据的博客文章也有问题。

JoukeH在Reddit上说,他发现的最大的问题是莱特提供的签名是很久之后的比特币交易签名,并不是Satre文本的签名。这篇文章里这样描述:

JoukeH发现,莱特在博客中提供的签名并不属于任何一种“Satre”文本,而只是中本聪在2009年比特币交易内的签名。这显然不能证明莱特就是中本聪,却很强烈地暗示,莱特写那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欺世盗名。

这再一次证明,莱特很可能是个骗子。媒体什么时候才能懂得兼听则明?

五、

还有更多的信息:

1. 莱特在自己博客上提供的外壳脚本中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错误,会导致整个代码无法执行。(这个消息来自Reddi上的一个一次性账户。)在博文中,莱特引用了一个单行命令来验证签名:

>> base64 –decode signature > sig.asn1 & openssl dgst -verify sn-pub.pem -signature sig.asn1 sn7-message.txt

但它只用了“&”而不是“&&”来连接两个命令。

2. 莱特提供的两幅脚本截图都是在记事本中打开的,这真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展示方式。他在自己的博客中花了大量时间解释那些平凡的细节问题,却完全没有提供人们要求的核心信息,就是真正的中本聪才有的可反复验证的证据。他似乎在故意混淆视听,把事情弄得尽可能复杂。

3. 亚当·古谢(Adam Goucher)写了一篇《到底是不是克雷格·莱特》的文章,他在里面指出了莱特博文中的几处技术错误。这篇颇值得一读,提出了几点有价值的意见:

他的博文很可疑,因为里面含有种种错误的概念,任何一个业内专家都不会这样犯错,更别说是比特币的创造者了。

文章中的几个段落里,他开始讨论技术细节,并不断犯错。

4. 从被点名开始到他如今正式站出来,中间的时间差长得出奇。为什么要花6个月时间才出来面对公众?提供地址拥有权的证据并不需要这么多时间,这是许多比特币客户端的标准功能,以比特币创始人的能力,几分钟的时间就行。为什么又得在三家媒体和两名证人之间协调进行独家披露?莱特也曾向媒体表示自己不愿意太高调。他告诉BBC自己不想要金钱也不想要名誉,然而这番话是在莱特自己操纵的机构准备数月、精心策划组织的独家媒体见面会上说出的。

5. 几乎没有任何开源的证据能把莱特和中本聪联系在一起。仅仅基于公众知道的关于中本聪和莱特的信息来进行分析研究,任何一个理性的研究者都无法做出两人之间存在联系的结论。其他许多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撰文分析,从写作风格到莱特对单词拼写的忽略中发现了可疑点(好吧,这说明我也不可能位居中本聪候选人之列。)。

6. 在马汤尼斯和安德森的博客中,他们也没有提供任何可让外界证实的实质性证据。尤其是在原告有伪造证据历史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在缺少外部团体可独立证实的证据的情况下,会有人专门开庭证实莱特的证词和身份。

此外,至今提供出来的证据也不符合安德森此前对自称中本聪的“候选人”提出的要求。最近,《连线》的报道又提到了他:

加文·安德森,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从互联网上销声匿迹之前用邮件保持联系的少数几人之一,有着自己判断莱特身份的一套标准。这套标准很长,他最先透露给了金融时报:他需要经由中本聪PGP密钥和早期比特币区块密钥签名的信息,需要中本聪单独发给安德森的私人信息,还需要跟莱特进行邮件联络,以感知他到底是不是安德森在比特币发展之初与之保持交流的那个人。安德森在给《连线》的一封电邮中写道:“得有大量证据才足以说服我。”

然而,莱特在一个人为操纵的过程中提供的证据是非常具体的东西。最明显的是,参与签名验证过程的人中没有一个能够带走签名。对外宣称的原因是担心消息过早泄露,但在他邀请团体参与验证并允许他们见证这个过程的时候就显然存在风险了。

对任何一个参与了验证过程的人来说,这都应该亮起大大的警报。这除了说明他在隐藏些什么之外,根本不能合理地解释他为什么要保密那些签名。整个过程受到莱特太多的操纵了。

结论

莱特有伪造证据证明自己是中本聪的黑历史。尽管他声称自己并不追名逐利,但他却花了大力气伪造证据、证明身份。自打《连线》杂志和Gizmodo在6个月前撰文发表之后,他曾有大把的机会能一次性证明自己就是中本聪,而且做出这样的证明只需按照标准的流程走,并不是一项繁重的任务。不需要10页长的博文,也不需要贴出脚本的记事本截图来解释Linux命令、文件格式或OpenSSL,更不需要在他严格控制的环境中进行。

任何声称自己是中本聪的人都意味着要承担沉重的举证责任。而在莱特的例子中,由于他有造假历史,这个担子就更重了。他的一切声明都应该以怀疑的态度来看待,他的行动也不会被视为诚信之人的举动,而是一个背负欺诈污点的人。在他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都不能证明莱特是中本聪。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