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我是财经记者,在一二线城市和香港的报社都跑过财经新闻。同行的朋友都知道,每位财经记者有具体的细分板块(行内习惯叫“线”)要去负责,如银行、保险、证券、私募等。从业几年出于个人兴趣,加上期间的跳槽和工作调动,上述板块我都涉足过,因此对金融领域相对来说还算比较了解,自己也积累了多年的投资理财经验。

沪港通的概念自去年就被炒得火热,无论是香港上市的公司还是内地上市的公司,每次公布业绩时我们记者都会例行问一句类似“如何看待沪港通带来的机遇和影响?”的问题。不可否认,沪港通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是国家资本进一步开放的举措,意味着未来香港和内地的资本市场在加快实现互联互通。

从宏观层面来说,无论是沪港通的深化还是深港通的启动,前景都相对乐观,尽管去年7月的股灾牵一发而动全身,内地和香港股市都遭遇重创,人民币汇率也经历了中间价的调整和持续波动,但中国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及开放的政策大方向不变。两地股市的联通机制搭建好后,香港会发挥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和金融优势,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也会得到进一步巩固,我们即将看到的是多方共赢的局面:沪港通盘活了两地的资本市场活力,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和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证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从中挖掘出更多新的业务机会。

所以在微观层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两地专业人才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更直观的,我们在市面上可接触到的理财产品和投资选择更多了。而且随着未来深港通的启动,除了会有更多层次和更多品种的标的(包括深市和港股的部分中小型股票会被纳入)外,两地在风险控制方面的监管、法制、结算相较于沪港通都会再上新台阶。内地股市的质量和投资价值会随着海外资本的入场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类金融机构也会继续加快资产端的布局。

最明显的就是保险业的逆袭。尤记得十多年前,国内保险业刚刚兴起,正如如今颇具非议的P2P行业,明明前景广阔却被妖魔化了,加上世纪之初大量国企整改裁员带来的下岗潮,大批国企职工下岗,保险业应该算是大量接纳下岗人员的功臣——各种保险销售招聘和培训,各种电销和硬广无缝不入,更多的是从亲朋好友入手,自嘲“卖保险卖到没朋友”。可是现在,经常关注财经新闻的朋友会发现,一些保险行业巨头的体量越来越大:平安入股碧桂园,旗下还有个P2P平台陆金所,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收购大型房地产企业金地集团,还有前段时间激烈的宝万之争等。很多人不愿意在国内投保,认为一旦出险很难赔付,过程极其繁琐,相比较而言,香港保险在费率、分红上更有优势。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国内的保险行业正不断向国际看齐,前期只看业绩忽视人性化推荐的现象虽然还部分存在,但后续肯定会更开放的资本市场中优化服务、找准定位,待到行业成熟后,最终收益的还是投保人,而近十年大批前往香港投保的热情也会因为必须赴港办理的过程繁琐、汇率波动、不能享受香港居民同等赔付待遇等可能出现的问题逐渐减退。

如果说保险是最适合长期投资的理财产品,那么P2P与之对比则显得更灵活和人性化:保险的收益不高,功能更偏向于趋避风险、有备无患。而P2P的投资期限更灵活,长至几年,短至1个月,起投门槛有的还低至1元,行业的平均年化利率也可以达到12%~14%左右,适合能承受较高风险追求较高收益的人群。建议选择一些有国资背景、风控背景或像果树财富这种由投资人众筹成立的P2P理财平台,跑路的道德风险相对会小一些,其次要看平台的资金流转、信息披露和风控管理是否做到合规与专业,不专业的、年化收益超过18%的、单个标的数额过大(几十、上百万的)的,都要谨慎。

总的来说,我不支持个人投资者盲目选择境外理财产品,因为据我的观察和实践,境外的理财产品收益未必高,产品风险也较难控制。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以结构性产品为主,即一个产品往往挂钩多种金融资产,如相对稳健的债券、外汇和风险较大的股票、基金,产品风险相对较高。从理财能力看,外资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排名相对靠后,被部分股份制银行甚至城商行超越。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境外投资还要考虑汇率波动风险,个人到境外投资或者选择国内一些外资行的境外理财产品通常要用外币结算,最后换算成人民币的收益可能还不如选择国内本地的一些到期保本、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