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去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央行降息、资产质量恶化、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下,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急剧下滑。五大行净利润增幅从2014年的个位数跌至“趋零”。同时,银行不良贷款延续“双升”态势——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5年报》显示,截止2015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94%。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利差收窄,存款增长乏力,利率风险显现,银行客户结构调整面临巨大压力。另外,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也正日渐蚕食着传统银行的业务空间。如何化解不良贷款双升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压力,应对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银行业普遍关注的话题。

如何判断中国银行业的现状?银行业不良资产是否见底?下一阶段银行不良资产防控重点是哪些?银行业该如何化解不良资产?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交通银行深化改革思路与进展如何?《互联网金融之夜》对话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探讨变革中的银行业转型与创新。

以下为节目实录:

CBN:现在都说中国银行业在过冬,贷款放不出去,不良又在上升,您怎么评价当前的中国银行业?

牛锡明:大家说的是个事实。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速在放缓,利率市场化、脱媒,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都让银行面临新的挑战,最主要的有两点。

一是息差的收窄。我们70%的收入来源于息差,息差大幅收窄对我们的利润影响非常大。

二是资产质量。我有一个观点,叫利润的当期性与风险的滞后性是错配的,这是一个错配的陷阱。很多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能够在当期取得利润,发放贷款,并取得利润,但是这个风险是要在三年五年乃至七年以后才显现。这种错配就使得我们在2009年、2010年放的贷款到现在开始出现风险,所以现在是一个风险的显现期、释放期,我们面临着很大的资产质量压力。

CBN:您认为现在的银行业不良资产见底了吗?

牛锡明:我认为现在的不良还很难判断见底没见底。经济依然处于调整期,现在就下结论的话有点早。但是,如果夸大不良资产、夸大资产风险,我觉得也是不对的。毕竟中国经济未来还会保持一个中高速的发展,回旋调整的余地也很大,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空间,所以现在的风险也并非不可控。总之,如果拿现在的风险程度和90年代相比,我们抗风险的能力应该是更强了。

CBN:下一阶段不良资产防控重点在哪些方向?

牛锡明:我觉得重点还是在信用风险,所以首要任务是逐步化解两高一剩产生、积聚的这些信用风险。

第二种需要防范的是现存的社会风险、以及一些P2P平台制造的关联性、波及性风险。比方说有些P2P平台,它为客户推销产品时往往是在银行开立账户,客户并不清楚这个账户是P2P的还是银行的。这里面本来就有一些模糊地带,再加上平台在宣传当中有意识地模糊化这个问题,这样的情况也会给银行经营带来一些风险。

第三种是流动性的风险。银行规模很大,又有国有背景,所以这种流动性风险很容易被忽略,而历史上搞垮一家银行的往往正式这种流动性风险。

CBN:我们看到最近出台了很多化解银行不良的新措施,比如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还有现在正在推进的投贷联动,也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化解银行的不良,怎么看这些新的措施对于化解银行不良带来的效果?

牛锡明:化解不良贷款,我觉得其实路径还是比较多的。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就是其中一种路径。银行自身去核销处理,也是一个路径。同时,不良资产化解和外部合作化解也是一种路径。比如我们和一些资产管理公司联合起来去做收益权转让,这同样是一种化解路径。

另外,刚才说的投贷联动的问题,现在目前还是十家银行在试点,而且重点还是在股份制银行,比较小的银行。我觉得交通银行应该也有条件试点投贷联动,因为国务院已经确定把上海作为未来的高科技创新实验区,交通银行的总部就在上海,我们未来对上海科技的创新,经济的转型,能做一些什么事情,我觉得单单靠银行贷款是有难度的,应该把投贷联动做起来,通过投建立基金,来把企业的高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然后再加上贷,这样投贷联动去支持上海科技创新的发展是有意义的。所以我是赞成投贷联动的。

CBN:展望未来,银行业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转型发展方向?

牛锡明:从交通银行的实践上来看,我们未来主要是想把表内的资产负债表和表外的资产负债表这两张表做好。表内的资产负债表我不具体说,这涉及到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问题,但表外的这一张资产负债表比较新,是我们未来的一个转型发展方向。

那么是什么组成我们表外的资产负债表?所谓的资产管理业务,就是代客进行的资产管理业务,正是我们表外转型的主要方向。我们的资产管理业务原来只有两千多亿,现在已经做到了1.2万亿,未来想做到两万亿。把代客业务做起来,把资产转型业务做起来,对我们的利润增长、稳定很有好处。

第三种是我们的国际化。中国银行未来肯定是要国际化的,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同时做,对利润的增长是有帮助的。

第四种是综合化。我们有很多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在过去这五年当中每年都以20%左右的利润增长。我们判断,未来也还会有很好的成长过程,所以通过这种提高综合化的利润贡献度,也可以成为我们一个转型方向。

CBN:在大资管和大投行的发展逻辑下,创新在不断地涌现,但可能又伴随着一些新的风险,比如说现在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理财资金层层穿透到了股权的层面。对于这种创新带来的风险您怎么看?

牛锡明:其实关于这种理财资金的用途在哪些方面,现在还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定。我认为把理财资金直接投向资本金,风险是很大的,我不大赞成。但是,如果把理财资金和别的资金汇集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基金,然后用这个基金支持进行一些投资,支持一些股权,那是可以的。因为在基金的组成当中,它是有劣后的。我可以把除理财资金外的资金作为劣后,它有承担这个风险的能力。所以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并不是说简单的理财资金投向哪就不合理,关键是看你会组成一种什么样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是不是一个能够控制风险的合理架构。只有把这些问题分析透了,你才能判断它的风险是不是可控。

CBN:除了我们前面谈到的这些银行业转型面临的挑战之外,现在还有来自外部的冲击,比如说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出现。前段时间有一个第三方的研究机构提到说,现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于银行业务的侵蚀已经从零售业务到了对公业务,比如说供应链金融类似的。对于这样越来越猛烈的一个冲击,银行要怎么来应对?

牛锡明:互联网金融这几年确实发展非常迅速。我的感觉是,中国在工业化时期落后了,或者说没有赶上工业化,但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是不落后的,甚至在某些方面现在还是领先的。所以中国现在发展的互联网业务我们是有优势的,也是应该去发展的。

而互联网的发展自然会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那么现在互联网金融和我们传统银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宝宝们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它们基本上是和自己的交易行为业务或实物性电商业务相联系的。二是在此基础之上,他们也做了支付的业务,进而又做了一些投资的业务。

我的观点是,按照他们的思路,风险应该还是可控的。因为它们一头和客户的小额存款连接,另一头是和银行的同业存款相连接,它们把两头连接得很好,所以风险是可控的。

那么对于这些互联网公司,我们的想法其实是想加强和他们的合作。他们掌握着客户,而我们掌握着信誉。我们把信誉做好,他们把客户做好,两家实行捆绑,最后大家实现合作共赢。

CBN:就是除了与外部的合作,银行自身的金融业务互联网化也要提速。

牛锡明:对,我们也要提速,也要做这个方面业务。

CBN:现在银行全行业都在推进深化改革,刚好我们节目播出的时候也是交行深化改革方案获批一周年,现在进展如何?

牛锡明:我们的深改实际上从方案来说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公司治理改革,二是内部经营机制改革,三是管理模式改革。我们把这三个方面深化成了20个项目,现在这20个项目的推进也比较顺利,效果在逐步显现。

比方说我们的事业部制改革,我们把资金市场资产管理信用卡、贵金属、票据等等都做成了一个事业部制。因为这些业务如果分散在各个分行是做不起来的,所以我们就把这些一共做了将近十个这种事业部,从去年到今年它们给我们的利润增长做了很大的支撑。再具体地说就是在责权利的相结合上给事业部制的总经理放权,用人权还有薪酬权这方面给他放权,他们相应的也承担发展的责任和风险管控的责任。应该说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是成功的。它的好处就在于不与分行争利,不跟分行冲突,所以你在涉及考核机制和一些业务调整当中比较容易。

CBN:现在都说银行业在面临降薪潮,但是正好又在银行深改的一个关键时期,怎么留住人才?

牛锡明: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难题。我们是限薪了,下面的人没有降薪,但由于增长速度的放缓,所以薪酬也没有增加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恐怕就要改革薪酬的分配机制,这里面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说让能够直接经营利润、取得利润的人收入更多一些,这意味着可能有一些别人的收入相对要停一下,或者说要减少一些。还有就是抓住一些高端的人才,通过建立经营的团队,让他们创造的利润和自己的收入直接挂钩,以这种模式来增加他们的收入。

在现在薪酬的改革上,要想做大幅度的调整是比较困难,但内部结构性的调整还是可以做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做的金融市场香港分中心,在那里我们配备了不到十个人,一天下来赚取了9000多万港币利润。所以根据9000多万港币的利润,我们给了他们一个比较好的分配比例,他们的收入都是比较好的,也增加比较多的。这个例子也说明,真正把收入和利润业绩挂起钩来的时候,是可以增加整体利润增长的。

CBN:这样的改革是不是只能解决部分限薪的问题?

牛锡明:对,只能是部分的解决,要想大面积解决、全行业的解决,现在是有难度的。只是我想梨子也要一口一口吃,我们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只能这样逐步逐步地把它做起来。

除了刚才说的未来事业部制的改革是新的改革方向外,还有一块就是国际化的问题。我想利用未来这五年把国际化做起来。在做的过程当中既要自己设分行,也要把并购做起来,通过并购使我们的一些业务尽快地做大做强。

再有一块就是综合化的问题。我们的几个子公司,类似租赁子公司,现在新进入了飞机市场,已经做了几十架飞机,马上就可以做到一百架、两百架,并走上世界市场做这项业务。这样的租赁市场,未来会有多大很难估量。所以类似能带来新增长点的业务我们也会把它做起来。

CBN: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深化改革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

牛锡明:其实我觉得所有这些金融业的改革,恐怕还是要围绕着实体经济做。金融业不能说自娱自乐,而是要以实体为核心,以实体需求为导向去考虑涉及金融业的改革问题。所以未来整个金融业改革要看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实体经济,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我们要相应地给他们设计这些产品。

未来中国的实体经济,国内要实行转型升级,要把这些科技含量高的业务做起来。像这种公司它不可能再需要传统贷款的方式,而肯定是需要一种新的融资模式,需要考虑怎样结合它的需求去创新。

还有一批企业是走出去,那么对于走出去的这些企业你银行要怎么跟着走出去,怎么给它提供这个方面的创新来满足它的需求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下一步去研究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