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时代或将结束,监管和舆论风暴仍在继续, “安全”、“合规”仍是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刚性需求,各大平台也各展神通,增信体系层出不穷,然而并没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所谓征信最后却变成了营销的代名词。

随着《征求意见稿》出台,平台在信息披露上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离真正的合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很多平台用第三方担保,第三方资金托管来为自己征信,但在重庆易九金融,宏祺金融出事之后,我们感觉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安全,而在笔者看来,唯一相对安全的银行存管也因其门槛高,对接时间长也让众多平台望而止步。当然,今天我们不是来谈银行存管的,而是谈谈另一种征信体系----电子合同。

长期以来,P2P行业良秀不齐,平台问题时有发生,而“取证难、确权难、维权难”成了普遍现象。早在去年下半年央行、工信部等部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就表明了具备可靠电子签名的电子合同将成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必要条件。正所谓“阳光下没有罪恶”,目前大部分优秀的P2P平台都已经主动靠近政策。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200多家平台对接了电子合同。当然,笔者所在平台也是其中之一。

国家信息中心分管主任叶红曾说,电子合同在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是双方往来的重要凭证。在发生金融纠纷时,电子合同举证的真伪与合同的完整性,将是纠纷双方能否完成举证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电子合同无论对平台还是投资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合同有效性、真实性

电子合同和纸质合同一样,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有效的电子合同必须包括三个维度:其一,签名要有当事人所拥有;其二,签名确保是本人完成的;其三,签名或内容发生篡改的时,必须是在当事人知情的情况下。同时,为了保障合同的真实性,内容在被改动时都会产生相应的标记,以此确保合同的真实性与法律效应。

电子合同信息篡改、信息泄露?

信息篡改问题是可以避免,从完成电子合同开始,交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同步到“云”上,采用专业加密的方法,辅之以“加密打碎”技术,确保信息不会被泄露,“打个比方,现在有黑客攻破了这个云,有文件泄露出来,即便攻破了,文件泄露出来的也是极小的碎片,而且这个碎片还是加密了的,理论上说是非常难以解开,因为专业的加密技术是很难解开的。

电子合同可还原性

电子合同的本质就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交易安全,为投资者证明确实投资了,投资了多少钱,合同内容是什么,资金流向了哪里。如遇到平台跑路,投资者一样可以直接调取原始电子数据还原真相,以此来维护自己合法利益。

另外,互联网金融不是法外之地,P2P监管细则中引入的电子签名,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电子签约平台根据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与保全相关法律标准,对平台内的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另一方面,可以使投资者避免因手里甚至没有一份可以拿出来作为凭据的合同,在P2P平台跑路事件发生时受到权利损害。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