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上周,P2P网贷监管细则正式出台,几家欢喜几家愁,根据网贷之家近日发布的“网贷监管细则借款限额压力测试”显示,截止到7月底,借款人人均待还金额20万以上的平台数量占比达到72.74%,企业借款人待还金额超过100万元待还金额占比达到了78.09%,对于P2P行业而言,一个野蛮生长、物竞天择的洪荒年代宣告结束,

借款余额上限限制

争议主要集中在借款余额上线限制,和去年12月28日的征求意见稿不同,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台的借款余额上线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则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时,正式稿新增禁止行为“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禁止发售的理财产品新增“金融产品募集资金”,这其实也是为了阻断平台通过嫁接其他金融产品实现变相资产证券化的一个规定。为什么要限制投资金额,按照监管部门解读,主要还是为了回归普惠金融初心,坚持小额分散客群定位。

以P2P为代表的影子银行风险

事实上,P2P这些年飞速发展,与当下金融格局不无关系。近年来,随着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因宏观经济调整的需要而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日益壮大(关于互联网金融与影子银行关系我会在以后详细论述),自2008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央行出台了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之后,2010年,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开启,地方融资平台限制加强,投向该领域的贷款也受到限制。为了满足实体经济尤其是信贷需求最为强烈的地方政府和房地产需求,以银行表外融资为代表的国内金融创新和非信贷融资开始繁荣,各种非标资产(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 ,包括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承兑汇票、应收账款、各类受益权等日益丰富,这些非标资产有大量交易流转需求,除了主要通过银行理财和同业业务平台进行交易外,另外一方面,以P2P或者P2B平台为代表的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近几年快速兴起,其中大部分平台业务已经脱离了个人借贷中介的原始定义,更多扮演了个人与资产转让交易对手之间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角色。

某种程度上,这些平台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重要助推器,属于影子银行体系组成部分。他们的业务与传统银行一样,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功能。因此也与传统商业银行一样,具有期限错配风险、流动性错配风险、信用错配风险。影子银行不需要面临传统商业银行体系巴塞尔协议等风险资本管理的监管约束,同时也没有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相比传统银行体系,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加速期效应明显,在经济周期下行时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更大。但同时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以P2P平台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蓬勃发展,除了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监管套利的需求,中国金融二元结构带来的中小企业结构性资金缺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大企业比较容易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银行间接融资或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小微企业除了固定资产抵押和民间借贷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渠道可以获取资金,这也说明P2P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常规金融体系的延伸与补充是非常合理和有益的,从这点出发,也可以理解监管层即希望可以控制此类影子银行业务带来的金融风险,又希望P2P平台可以立足普惠金融的初衷。

大额平台如何转型

那么,对于目前大部分做大额抵押、过桥拆借以及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平台而言,该如何转型?

一方面,是可以发挥自身在细分领域资产或者资金端的优势,和目前各地的金交所合作,金融交易所是通过信息发布、交易撮合、协议转让等方式,提供非标准化金融资产的撮合平台,该类交易平台以地方发起建立的金融资产交易所为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目前,此类金交所主要是和商业银行合作,提供信贷类资产出表的交易平台,对于部分实力较强的地产集团背景平台,还可以和这些金交所进行资本联姻,弥补部分金交中心资产和资金不足的缺陷。

第二种方式,则是转型深耕普惠金融领域,包括供应链金融以及消费金融。结合金融科技技术深耕资产端的场景资源以及资金端用户体验,

普惠金融资产端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线上资源,例如电商平台,但这种资源可遇而不可求,另外则是线下渠道资源,这方面需要较多人力以及资本持续投入。

消费金融方面,2015年预计居民消费支出27万亿,2020年居民消费支出43万亿,消费金融每提高居民负债消费1个百分点,就有数千亿市场。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 SCF)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供应链上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配套融资服务,根据测算,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2020年可达15万亿元左右。

对于部分具备较强实力背景平台而言,还可以申请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正规消费金融公司牌照,或者进行资本合作(关于互联网小额贷款及消费金融公司将会在其他文章中详细介绍)。在平台运营建设方面,和大额业务不同,普惠金融需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系统降低零售业务成本,需要系统化、智能化的运营系统小额分散的贷款提供支撑。

所以对于部分草根P2P平台而言,转型普惠金融之路漫长而艰难。

第三种方式,则是定位为智能投顾的金融科技公司,至少我们看到,目前监管暂行办法“允许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和推介融资项目”,同时“经过出借人授权,不需要出借人对每一融资项目都做出决策并确认”,所以对于具备流量优势平台,如果可以利用AI(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个性营销及智能投资决策业务,但交易过程需要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中国的P2P再也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行业制度套利黄金时代已过,一个更加稳健的互联网普惠金融正扑面而来。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