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金融”是经济的“心脏”,是产业的“血脉”,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旅游业、教育业、文化业、医疗卫生业、体育业等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愈来愈明显。

不管是以传统线下创新型企业为代表的新希望、海尔、中粮、万向、上汽、五矿等,还是以互联网线上为代表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近些年都开始在金融领域跑马圈地抢城池。

因为“金融”,传统线下与互联网线上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传统产业和互联网新兴产业的融合变得常见,但同时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的“战争”才真正意义的打响。这场相爱相杀,势必旷日持久,势必激昂动荡。

本文基于当下产业经济大环境,先抛出两个趋势和一个结论,而后逐一解释说明:

趋势一:经济下行,互联网企业当下难以撑起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担。资本环境趋冷,互联网创业企业生存压力陡增,整个线上产业发展明显降速。

趋势二: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政策下,传统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并存,倘若突破现有篱障,传统企业定能焕发新的活力。

结论:产业金融或将成为破解当下部分难题的利器。

声音丨2016,互联网到底还行不行?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4年7月发布的《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3%,2013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4%。该报告预计,从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这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到22%。

紧接着,2015年12月,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摘要)》显示,2014年互联网经济在GDP中占比持续攀升达到了7%。综合上述数据来看,整个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整体趋好,但是互联网经济要想挑起中国GDP的大梁,依然需要时间积累和不断的创新发展,当前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依然较小,整体“底子”较薄,对资本依赖性太强。

另一方面,亿欧作为行业观察者,这一年看到了太多关于倒闭、清算的案例,这其中不乏一些昔日当红的“明星”项目。有人说,难道BAT他们的成功证明不了互联网吗?抛开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只是阶段性的成功,BAT式的成功很难再次复制一家同等量级的企业。互联网企业绝大多数依然是资本催化剂下的产物,一旦资本趋冷,行业风向急转,互联网企业生存窘境立显。

苗头丨传统创新型企业迎来利好,重回主赛道

2016年9月,长江商学院发布了最新《中国产业经济报告》,该报告显示,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症结所在。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升级过剩、落后产能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是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虽说为企业解决低成本融资很重要,但在产能过剩,投资疲软期,企业融资需求并没有想象中的旺盛。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融资并不是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产业升级作为产业经济恢复的根本,将推动创新型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做到真正优化。

“产能过剩”的重灾区是在传统产业,转型的压力越大,升级的动力自然越强劲。从2016年开始,传统企业加快淘汰,加速洗牌,加紧升级的现象变得十分明显。一批有创新动力,有变革意识的创新型企业已然走在前列。这批创新型企业基于自身产业资源、自身细分行业的深耕以及庞大的资金实力,已经悄然回到新经济趋势下的创业主赛道。

机遇丨产业金融的“春天里”

产业是基础、互联网是工具、金融是核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必然是互联网化,产业、互联网与金融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因此产业金融作为后工业化时代企业转型升级的载体,作为移动互联时代共享经济的基础受到格外“优待”。

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最新发布的《2016民营企业500强》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形式布局金融板块,甚至有些企业和集团表明今后将重点转型金融方向。产业金融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

1、让资金回归,服务到实体经济中去

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传统金融行业也好,互联网金融也罢,其发展的物质条件均来源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金融业必然潜伏着危机。金融和实体经济能否走上共荣共生之路,不仅关系到去杠杆之役的成败,更是经济健康、金融稳定的关键。

产业金融通过立足特定产业的核心企业,通过解决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推动核心企业供应链的协同,并最终促进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可以更加集中、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2、产业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

产融结合特别强调:产业金融立足于产业,落地于产业。金融业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善融资结构等方式,解放金融束缚,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为有力的金融支撑。而供给侧改革也是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助推器。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和改革体制机制,金融机构将更有效地配置和使用金融资源,提高金融供给体系的服务质效。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于金融端,其核心是降低企业成本、去融资杠杆、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产业与金融的融合,达到传统产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作用,促使供给体系更好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发挥好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作用。

挑战丨这是一场玩不转就出局的游戏,没有第二种结果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高门槛领域。面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大浪潮,产业生态圈建设等新趋势,传统企业“大浪淘沙”式的整合洗牌大幕已经开启,无数的企业都挣扎在生死边缘。

用友董事长王文京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未来的企业都是金融企业,从现在科技引领的互联网企业到未来的金融企业这样的产业规律撬动下,不会玩产融结合的企业很难度过寒冬。翻译王文京的论断,通俗来讲,“产业金融”其实就是一场“玩不转就出局”的游戏。

产业+金融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企业各个业务板块之间协同发展,贯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优势互补,发展产业金融也是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的保障。

2016年已经走过大半,中国经济进入稳增长的新常态,后工业化时代各产业借助移动互联网谋求升级的需求空前绝后,创业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新驱动力。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金融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