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薅羊毛”的典故来源于央视春晚小品,宋丹丹为了给老伴织一件毛衣,利用给生产队放羊的便利条件,揪羊毛搓毛线,被称为“薅社会主义羊毛”。

而百度百科中对于薅羊毛和羊毛党是这样解释的。

现在,以80后为代表的白领,对搜集各大网贷平台、电子商城、银行、实体店等各渠道的优惠促销活动、免费业务之类的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有选择地参与活动,从而以相对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物质上的实惠。这一行为则被称为“薅羊毛”,而关注与热衷于“薅羊毛”的群体就被称作“羊毛党”。

羊毛党现在的名声之所以如此响当当,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功不可没。说起来,羊毛党与P2P平台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可谓源远流长。

P2P羊毛党的兴起与发展

P2P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一是从2007年到2012年,以信用借款为主的初始发展期;二是从 2012年到2013年,以地域借款为主的快速扩张期;三是从 2013年—到2014年,以自融高息为主的风险爆发期;四是从2014年至今,以规范监管为主的政策调整期。

羊毛党贯穿着P2P平台的整个发展史,只不过当P2P进入以自融高息为主的风险爆发期后,羊毛党才开始空前壮大。网贷羊毛党的最早形式是“网贷投资交流群”,群里面有网贷投资经验的老投资人会向网贷投资新手分享投资经验和平台促销活动。而之后,P2P平台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各种简单粗暴的羊毛推广渠道应运而生。一直扮演“网贷投资交流群”角色的群组织开始转型,演变成为“羊毛群”,为群内成员们提供平台最新优惠活动信息。平台需要羊毛党把数据做好看,羊毛党则把平台的返现当做赚钱的渠道。通过这种互惠互利的模式,网贷羊毛党发展迅速。通过薅羊毛,羊毛党都挣得盆满钵满,月入几万到10几万都不是梦,网上更有不少辞职专心薅羊毛的案例。

P2P与羊毛党的相爱相杀

羊毛党是P2P疯狂烧钱推广的必然产物。对于P2P平台来说,羊毛党为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数据,但无法区分哪些是真实有效用户。尤其是羊毛党批量注册对于系统的冲击性很大,会造成网站运行速度变慢。另外,羊毛党批量养号,也会批量提现,会导致平台大量资金同一时间撤退。但平台为了满足刷量的刚性需求,有时又不得不低头求饶。

现状对于羊毛党来说也不容乐观。15年至今,羊毛党平台跑路的新闻频现,羊毛党频繁遭遇平台赖账、“反被薅”事件。由于组团投资,牵扯资金量非常大,造成投资人损失也较多。在这个阶段,有一些不幸的“薅羊毛群”改名为“维权群”,为之前不理性的投资行为买单。

思考一个问题,存在=合理吗?

羊毛党是P2P平台又爱又恨的存在。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存在即合理。然而羊毛党要面临如行业加速洗牌、平台越发高明的防范手段、专业防羊毛安全产品的出现、诈骗平台、不正当谋利的法律监管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羊毛党的存在真的那么合理吗?

网贷行业以数据说话的风气滋生了羊毛党逐利的不理智行为。一些平台为了靓眼的数据,过多的通过加息、返现、红包等活动来吸引投资人,而有一些平台为了满足股东或者投资机构对于自己运营数据的要求,不惜通过与羊毛党、羊毛渠道合作,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来换取短期收益。平台过多的依赖活动,而不重视网站用户体验、风控建设、信息披露、投资人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建设。

好在2016年是网贷的监管元年,通过监管的加强,行业自律的提高,行业的整体环境正在慢慢好转。整体利率水平稳步下调,P2P正走向一条长久稳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7年,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强势落地,不合规平台将退出历史舞台,留下来的都将是合法合规的平台。一切喧嚣都将归于平静,再好的活动不过是锦上添花,最核心的还是要练好互联网金融的内功,以低风险获取优质资产,从品牌建设、公信力建设、用户体验等方面提升平台,谋求长远发展。

随着可以薅的羊毛平台越来越少,羊毛党的盈利规模和生存空间将越来越低,伴随着一些不法羊毛党的绳之以法,薅羊毛现象也将慢慢淡出网贷行业的视线。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