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众筹家人创咨询数据显示,8月开始,股权型众筹和权益型众筹两种主要的众筹类型成功项目数显著减少,融资规模逐渐缩小。众筹行业要萎缩了吗?

文/赵予

众筹行业第三方门户众筹家人创咨询数据显示,8月开始,股权型众筹和权益型众筹两种主要的众筹类型成功项目数显著减少,融资规模逐渐缩小。

数据显示,8月以来,众筹开始遇冷,包括投资人数、成功项目数、融资规模等主要指标都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每个月都有十余家至数十家数量不等的平台下线或转型。

这种趋势变化早在2015年末2016年初就已经被业内人士预言。众筹平台今年开始开始进入沉淀期,业内预测2016年众筹行业将迎来洗牌期。现在众筹行业的情形验证了此前观点。包括项目成功数减少、融资总额降低、投资人圈缩小等现实正是众筹行业洗牌的体现。

众筹家创始人杨勇认为,整体环境和行业自身两个层面的原因导致了行业在此时进入历史低潮期。

整体环境恶化

从宏观上来看,众筹行业所处的环境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恶化,目前仍旧没有复苏的迹象。其中包括政策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

政策环境严苛

包括众筹在内,互联网金融行业所处的政策环境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变得严苛,此前较为宽松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

杨勇介绍,2014年、2015年两会上,国务院均提出发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对互联网金融的价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积极的政策环境助推了整个行业的信心与激情。但是2015年下半年开始,政策风向调转,证监会开始了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的机构专项检查:未经国务院证券管理机构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活动。随后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拉开序幕。排查走访的同时监管规则空缺,一年多来,众筹等互金企业都噤若寒蝉。

直到近期,《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才公开,专项整治仍在进行,时间表尚未公布。但经过一年的政策过山车,在创新与监管之间,行业消亡不少进取的锐气,创新也初露枯竭的疲态。

资本寒冬严酷

2015年开始,资本寒冬席卷整个市场,在2015年开始迅速崛起的众筹行业对于资本寒冬的感知尤为明显。在跟一些投资机构负责人的沟通中不难,资本寒冬之下投资更为谨慎,加之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高发,谈“众筹”色变的不在少数。

资本寒冬带来整个投融资市场萎靡。投资机构选择投资标的更为谨慎。资本寒冬造就了更加严酷的创业环境,优质的创业项目可能在寻找融资过程中死去,也可能成为各路资本争夺的对象,众筹不见得会成为创业项目的融资首选。同时机构的谨慎投资也影响到众筹投资的整体氛围。众筹投资市场整体取向理性,平台上线项目也变得更加慎重。

同时,资本寒冬带来了众筹平台自身融资难。人创咨询《中国众筹行业融资统计报告》显示,

83.05%的获融资平台上线时间集中在2014年和2015年,但2011年和2012年上线的平台更易获得融资。行业整体融资总额在30亿左右,涉及59家平台。

众筹家人创咨询负责人袁毅表示,2014、2015两年是众筹平台融资的高发期,既因行业整体热度,也因当时双创背景下资本环境较好,创投资金活跃。但进入2016年,受资本寒冬的冲击,对于前景不明的众筹行业资本普遍持观望态度。另外,59家平台获得融资,也还意味着更多平台只能靠自身盈利来维持运营。但是,众筹行业目前还根本没有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坚持不下去只能关停或者转型。在这种融资环境下,行业萎缩可想而知。

行业逻辑不清

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众筹行业自身的问题如不解决,也将进一步导致了众筹前景的暗淡。

风险集中爆发影响信心

从现实情况看,众筹行业在2016年开始发生风险事件。社会普遍认为,包括众筹在内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巨大,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一系列问题。

风险集中于2016年爆发实际上是可以预见的。以股权众筹为例,2014年开始股权众筹融资开始在国内逐渐兴起。当时由于规则缺失,模式不清晰,平台责任不明确,市场缺少教育,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野蛮生长,对项目把关不严、投资者“不合格”普遍存在,实际上为众筹事业埋下了风险的种子。2016年股权项目陆续进入公布业绩、回报、分红的阶段。也是考核项目、投资者和平台的时候,前期的风险隐患开始暴露。

金融的稳健程度受市场信心影响很大。众筹行业风险在此时集中爆发,虽然是意料之中但难免造成投资者的恐慌,导致参与投资的人数减少。这也给众筹平台带来压力,多数平台对于项目把关更严,上线项目大大减少来抑制风险。所以从数据上看呈现出成功项目数量少的表现。

众筹尤其是股权众筹商业模式不清制约自身发展

目前,股权众筹仍然没有探索出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成本非常高。筛选项目、尽调、路演、线上线下宣传推广、设置有限合伙、工商变更、运营情况跟踪、风险排查、财务管理、风控措施核查、分红排期……合规的股权众筹平台几乎都要参与到这些环节之中,人力成本、运营成本之高可以想见,而且专业性和行政政策的制约,成本短期内基本不存在下降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合理的盈利模式仍旧没找到。三种主流的盈利模式问题都非常突出:

中介费/佣金模式,在项目融资成功后,平台向融资者收取一定比例的成交中介费,或称为佣金、手续费等,通常是融资额的3%-5%不等。但是现阶段众筹的项目数量少的可怜,同时融资规模也没有上去,中介费要如何覆盖运营成本?

股权回报模式,即股权众筹平台获得在平台上成功融资的项目的部分股权作为回报。这种模式问题在于平台拿到诸多创业企业的股权,创业成功率本来就低,即使成功也需要漫长的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内平台生存几无保障。

至于平台为众筹融资方提供包括创业孵化、财务、法务等在内的各项创业的增值服务,并对这部分创业服务收取费用的增值服务费模式,没有背景和过硬实力的小平台基本是不可能能够构建起创业服务体系,又谈何增值服务收费?

众筹的机会在哪里?

政策未来的走向已经比较清晰

杨勇认为,专项整治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之后,众筹行业将迎来明确的监管规则。首先,无论趋严趋紧,对于行业来说都能改变两眼一抹黑的局面。第二,政策上,很可能效仿网络借贷的负面清单制监管股权众筹行业。用划定禁区的方式监管,就不可能完全扼杀行业的创新。第三,从互联网金融和股权众筹两个专项整治工作的策略上来看,边查边改的提法实际上已经为创新和实践预留了空间。

风险事件集中爆发是好事

首先对于行业来说,风险事件发生并不值得恐慌。央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姚余栋表示,互联网金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十,不足以形成系统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从过去好的坏的一起发展,在风险事件发生过程中一批坏的被市场淘汰,留下来的已经是历经市场考验的好企业,再加上监管政策抓紧之下,把不合规平台进一步剔除,好的就会更好,未来将迎来一个更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更进一步,风险事件现在爆发,实际上是培育市场的最好时机。不合格的投资者将在市场的教育下自己撤离,留下来的必然是对众筹投资风险认知最清晰,最符合合格的众筹投资者画像的那部分人群。

商业模式和资本问题是一个问题

有价值的东西在资本寒冬下其实更会突显价值。众筹作为服务小微的普惠金融类型,其社会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要获得资本的青睐,重点是需要从商业价值破题。

2015年,众筹行业创新不断,但是进入今年,鲜有行业创新发生。政策和资本的压力制约了行业创新。目前,众筹平台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专项整治方案公开之后已经进一步明确,创新应该重新被拾起。只有在退出方式,融资模式不断完善,才可能为众筹寻找到真的能够带来商业价值的业务模式,那么资本寒冬其实不算是问题。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