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16年,野蛮生长的P2P行业迎来了“史上最严监管年”,随着监管的收紧,大部分平台均面临着较大的合规压力,而随着2016年临近结束,P2P平台们也都在抓紧剩下不多的时间为合规做最后的努力,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条路并不好走。

无论是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是2016年8月银监会等四部委印发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都无一例外地强调,P2P网贷资金应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存管。

银行存管解决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资金隔离”,杜绝了平台设立资金池的可能,也就降低了各种风险,平台作为信息中介的角色才更为凸显。对于平台来说,银行存管不仅仅是监管政策的要求,更是实现平台合规性及提高资金安全性的自身需要。

8月24日,银监会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对银行对接网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存管业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这意味着之前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推出“联合资金存管”的方式或将不被允许。但截至目前,网贷资金存管指引还迟迟未正式落地。

据了解,目前银行与P2P平台进行资金存管合作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银行直连、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具体来说,银行直连就是P2P平台直接与银行开通支付结算通道,平台在银行建有“存管专用账户”;直接存管则有两套账户体系,一类是平台在银行开设的存管账户,一类是投资人在存管银行的个人账户;而联合存管一般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或P2P网贷平台在存管银行开设存管账户,由银行监管资金流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则负责技术辅助等。这种存管模式下,银行一般不会为投资人开设个人账户。

平台资金存管现状

资金存管看上去很美,但实际很惨谈,据零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8日,全国正常运营网贷平台共1620家,完成银行存管系统上线的只有124家,仅占正常运营平台的7.7%。

从存管方式来看,大部分平台采用银行直接存管模式,共有98家,22家平台选择联合存管模式,而银行直连与其他两种模式有着较大差异,对平台的审查最为严格,因此采用这种模式的平台较少,只有4家平台的存管模式为银行直连。


联合存管模式业务流程示意图(图片来源:盈灿咨询)
直接存管模式业务流程示意图(图片来源:盈灿咨询)
银行直连模式业务流程示意图(图片来源:盈灿咨询)

资金存管难在哪?

很多人觉得银行存管是网贷平台一厢情愿的事情,实则不然。监管层其实也在鼓励银行开展存管业务,《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写道,“资金存管机构承担实名开户和履行合同约定及借贷交易指令表面一致性的形式审核责任,但不承担融资项目及借贷交易信息真实性的实质审核责任“,已经为银行明确了责任边界。

但现在网贷平台实现银行存管困难重重,时不时还爆出银行停止存管业务之类的新闻让各平台惊出一身冷汗,银行存管到底难在哪里?

技术要求高

平台存管推进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P2P平台和银行双方均需具备很强的技术实力。

《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银行需要设置专门负责网贷资金存管业务与运营的一级部门,存管银行的技术系统主要要求:有效隔离、实名认证、交易核验、指令真实、完整记录。

但是银行的基础设施、IT设施都不是为基于互联网的小额高频交易和充值行为设置的,而是为了安全性、复杂性。因此银行的服务器设置,包括云端的迁移过程等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基础设施没有跟上的结果就是一些银行存管的体验不尽如人意,有平台表示银行存管充值的成功率甚至不到50%。

由于银行和平台双方需保持数据实时同步,通道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要求很高,在数据体量巨大的同时需要解决性能问题。具体的技术对接流程包括了接口对接、产品设计、开发、灰度测试、压力测试、代码封版、回归测试、模拟上线等环节,银行和平台都需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进行系统开发。

技术的高要求直接导致战线拉长,银行存管从签约到上线需要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对于整改期只剩下8个月的网贷平台来说,是在和时间赛跑。

总的来说,银行接入平台资金存管业务的建设成本很高,需要短期内迅速建立成熟的运行体系与网贷平台对接,可谓是压力山大。但是,存管能够带来的利润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如同九牛一毛,实在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因此存管业务在中小型银行那里更受欢迎。

银行态度谨慎

对于不少平台来说,不是不想存管,而是银行存管条件让他们望而却步。银行为何态度如何谨慎?

首先,银行对于不甚明晰的监管要求心存疑虑。存管细则征求意见稿流出后迟迟未正式发文。具体的业务模式是否合规无依可循,成为银行开展此项业务一直提心吊胆的重要原因。

虽然银行存管的作用仅仅是网络交易资金托管,但是银行也有为平台做品牌背书的忧虑。目前P2P行业还处于整改期,社会大众对网贷资金银行存管业务也不够了解,网贷平台一旦出现风险,存管银行往往会被认为有连带责任。银行也有声誉风险的担忧。导致大型商业银行和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存管业务持观望态度。

银行资金存管的隐形高门槛

目前进军资金存管的商业银行数量以城商行为主,数量并不多。

除了态度一直冷淡的四大行和股份商业银行让各平台碰了一鼻子灰,也有最初踊跃的银行态度来了180度急转弯,让签订了合作协议的平台欲哭无泪。

例如民生银行,之前至少和18家平台签订了资金存管合作协议。(签订协议的平台包括积木盒子、人人贷、民生易贷、玖富、爱钱进、邦帮堂、首金网、投哪网、银湖网、e路同心、搜易贷、博金贷等。)但目前真正上线民生银行存管系统的P2P平台仅有积木盒子、人人贷和首金网这三家。在12月2日,民生银行相关人士向媒体表示确实终止了与部分P2P平台的合作。但对于中止原因,民生银行一直未公开回应。

恒丰银行也在9月份爆出叫停P2P平台资金存管业务的消息。恒丰银行2015年就曾力推联合存管模式,与50余家网贷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但监管细则出台后,用户账户开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恒丰模式”并不符合监管要求。后续恒丰推出了联合存管2.0版本,弱化了第三方支付的作用,但存管平台数量大大减少。

即使是愿意签订存管协议的银行,对于平台选择也是慎之又慎。在签定存管协议之前,银行需进行详尽完整的尽职调查,包括公司章程、公司证照(五证)、验资报告(最新)、公司财务报表、业务模式说明、法定代表人及高管简历及身份证件、业务数据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银行自己也会从多种信息渠道进行交叉验证信息的准确性。

例如厦门银行,对接存管要求包括:

平台有上市公司/国资/金融机构/知名风投的股东背景且持股比例不能过低、实缴资本要大于5000万、公司月交易额大于1个亿、主体业务无违规行为且财务状况良好等。

而民生银行资金存管门槛包括:

“网络交易平台”实缴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人民币;平台实际控股股东为政府、大型国有国企、主板或中小板上市公司、大型金融机构、知名互联网企业或该平台已获得知名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最近三年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另外,还要求平台“如有监管要求,已按照监管政策在监管部门或监管部门认可的自律性组织完成审计备案”。

这些要求让一大批平台无法达标,哀嚎P2P已死。

当前存管名单

目前对接银行存管的银行中,主要以中小银行为主。恒丰银行、华兴银行和江西银行在存管方面最为积极。

恒丰银行签约并完成存管系统上线的平台最多,共有30家,但多为联合存管;华兴银行存管24家,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江西银行共有18家平台签约上线。

从对接时间来看,平台对接银行进程明显提速,2016年前仅有8家对接了银行存管,其余均为2016年实现存管。2016年下半年以来,行业总体对接的速度呈明显加速趋势。

以下存管名单来自根据零壹财经最新统计数据:

未来发展方向?

无论银行态度如何,门槛高低,经过监管的洗涤和行业良性竞争,P2P网贷行业仍有广阔发展前景。资金存管既是监管要求,又是平台需要,也给银行带来业务机会。未来将如何打破尴尬,实现共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曾提出以下建议:

1. 在制度建设上,应尽快明确网贷资金存管业务规则;

《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即将出台,届时明确资金存管业务模式及相关工作要求、标准和流程,让银行有据可依,打消顾虑。

2. 在合作模式上,引入专业机构对平台进行风险筛查和评估;

借助外力,用专业尽职调查团队和大数据监控能力,减少银行负担,加强风险管控能力。

3. 在技术层面上,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优化资金存管系统;

银行可与开发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技术服务公司合作,优化网贷资金银行存管系统,提升存管体验。

4. 在舆论环境上,媒体对资金存管业务要进行正确引导;

媒体要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银行在资金存管业务的角色和责任,网贷平台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数据质量问题等并不应由存管银行承担。投资者也应加强风险自担意识,在充分了解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谨慎选择投资渠道。

解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谨慎选择投资渠道。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