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作为一名网贷行业的基层员工,固然是希望行业能积极向上发展,平台能满足监管要求、执行政策制定者所需求的一些功能。但在经历过14、15年的行业井喷和16年的监管元年之后,17年行业将迎来最为关键的合规元年。虽然有点泼冷水的意思,但我还是想说寒冬还未过去,2017年可能是网贷行业面临最困难的一年。

高层防范金融风险 行业面临更加苛刻的监管

在判断2017年行业的冷暖之前,我们必须要关注决策层的意志。中央经济会议上,习书记的一句” 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意味着2012年来的金融自由和金融创新将在今年被深深的遏制以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在2012年之后,我国政策制定者给予商业金融宽松的自由度以探寻利率市场化,试图通过金融创新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虚拟经济反哺实体经济。但是,银行在利益受到侵害之后,大力扩展表外业务,即我们所知的银行理财、委外、银信合作等影子银行业务,使得影子银行最近几年高速发展。08年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28.5万亿,而2016年末该值已经达到151.2万亿,影子银行庞大的规模和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系统性风险上升。

同时,在鼓励金融创新、金融自由的同时,非银部门也大举进入金融行业,线下理财、线上互联网金融、xx交易所……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一度变得相当低。就拿我们P2P来说,行业里有金融大咖,但更多的是草根起家。经济下行过程中,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过低,资本又受到管制不能走出境外,怎么办呢?那就搞金融吧,因为金融来钱快,上头监管又不到位,以至于中国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的恶性循环:实体经济回报率低、金融自由——资本从实体经济转向金融——实体经济失血,回报率更低——更多资本转入金融。

20170120081025438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的中国,金融业占GDP比重近年来不断上升(12年开始提速),在去年一季度接近10%。这是非常夸张的数字,拥有成熟金融市场的英国和美国只有8%和7%,日本更是不到5%。金融本来是以服务实体为定位,而目前的中国似乎本末倒置,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和玩家太多,资本在金融体系里空转而不是去支持实体经济。

随之诞生的是便是信贷资源错配、资产价格上升和金融风险的堆积。银行表外业务大多还是流向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其在预算软约束和隐性担保下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资源,挤压民营企业,导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低下,进一步压低实体经济回报率,资本脱实向虚加剧。而不姓赵的资本只能在国内乱串,股价、房价、大宗、债券轮流暴涨,机构监管套利、加杠杆,委外、代持、出表玩得不亦乐乎。不少实体企业也加入金融行业,名为转型或互联网+,实则原有业务竞争力下滑想通过金融挣块钱或者提高企业估值。

结果我们看到的是股价、大宗商品波动率的大幅提升;高杠杆的债市因为国海证券一个萝卜章就差点摧毁信用;网贷行业被各种文件轰炸,玩家大幅减少。金融机构赌央妈不会收紧流动性,撸起袖子管加杠杆干;非金融企业要么是像一些线下理财来骗钱的、要么成立一些奇葩的资产交易所、要么烧PE、VC的钱、要么是通过金融业务来提升估值的,而踏踏实实合法合规干实事的却发现这钱并不好赚。

几年的脱实向虚后,带来的是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基本面。归根到底,我们的监管是滞后的、落后的,低估了金融创新背后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错估了金融对于实体的挤出效应,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攀升。所以我们看到2016的政策制定者显然有些按耐不住了:银行表外纳入MPA,房地产国庆期间遭到最严调控、保险公司噱头产品下架、网贷行业被红头文件劈头盖脸、交易所要清理、第三方支付要交准备金。就当下而言,就是政策制定者把严控金融风险放在了越发重要的位置,流动性将边际收紧,烫平的信用溢价将再度回升。

这也意味着作为影子银行(根据107号文,我国影子银行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的P2P网贷在防范金融风险的旨意下,合规是必须的,金融创新和监管套利是可以被一刀切的。举个栗子,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模式被平台用来转移大额标的,类别包括定向融资、债券转让和理财计划,这种变相的躲避新规监管是明显的监管套利行为。按过几年监管层可能对平台金交所模式做出一定约束但又给予一定腾挪空间。而在目前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层意志下,不排除直接对合作模式一刀切,扼杀行业的创新以寻求稳定。所以,从宏观层面而言,P2P只会在2017迎来更加苛刻的监管模式,合规只是平台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

结构调整下的利率扭曲造成了风险低估

2016年,我们看到了行业综合收益率持续下行,平台数量递减,行业集中度上升。市场普遍的观点是在高压监管下行业正在经历良币驱逐劣币、风险下降的过程。如果从行业综合收益率的角度来看这逻辑似乎是合理的:在近年来无风险利率变化不大的前提下,行业收益率大幅下降意味着风险溢价缩小(风险溢价指的是投资人要求更高的收益以抵消更大的风险),风险溢价的缩小也意味着行业风险的下行。

行业的风险似乎在两年内大幅下行

20170120081434156

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投资体验似乎并不是如此。在行业加速分化的同时,投资者在甄选平台以及投资决策时越发困难,以前薅羊毛薅得飞起,但现在要千挑万选。曾经平台背景“标签化”的投资方式也被一些倒闭平台证伪,曾经信赖的平台如今也变得似乎有点陌生,就算是行业排名前十的平台,其风吹草动也会触动投资者的神经“最近xx平台搞活动好厉害,是不是有问题”、“xx平台最近推广力度很大,搞事情啊”。

这种背离其实和行业结构变化下的收益率扭曲有关。笔者从网贷之家和盈灿咨询了解到,我们的行业综合收益率是各平台的加权平均收益率,权重以当月平台成交金额所占比重计算。也就是说成交量越高的平台,其平台收益率对行业收益率的影响越大。

这就产生了一种现象,行业集中度上升→资金流向大型平台→大型平台成交量增加,且收益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综合收益率下降→行业风险溢价下降,故我们所看到的行业综合收益率已经隐含了行业结构的变化。

以龙头陆金所为例,其去年12月成交金额为552亿元,占到整个行业成交量的22.63%,而其综合收益率仅为6.93%,低收益、高成交必然对行业综合收益率有较大的下行影响。如果将陆金所从行业中剔除,计算出的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0.59%,高出原先收益率0.83%。从下面两张图可以看到自从16年5月起,陆金所成交量比重的上升对整个行业综合收益率形成了较大的下行压力。

未剔除陆金所和剔除陆金所后的行业综合收益率

20170120081733860

陆金所成交量占比上升对于行业收益率负面影响较大20170120081807490
数据来源:网贷之家

Tips:E(r)=W陆R陆+(1-W陆)Rex陆;W陆为陆金所权重,R陆为陆金所的收益率

所以说,由于行业集中度上升,通过行业综合收益率去衡量行业的风险不再有效。举个栗子,我们的上证指数也是加权平均指数,在本周一的过山车行情中,上证指数跌了0.35%,是不是意味着行情马马虎虎呢?事实上当天创业板大跌3.64%,164只股票跌愈9%,所有上市公司平均下跌3.96%,原因就是权重板块银行股的大涨造成了指数的失真,低估了当天行情的惨烈程度。而网贷的收益率也一样,由于陆金所为代表的大型平台的份额增长,其收益率对于行业收益率影响越来越大,而他们的收益率往往低于大部分平台,造成了对于行业收益率的扭曲,也造成了对行业风险的低估。

为此笔者结合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该数据为每月行业所有标的算数平均收益率所构成的时间序列数据,即行业平均收益率。虽然这是粗略统计,但相比加权平均收益率有更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两年来行业收益率和加权收益率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权重平台影响,加权平均收益率对平均收益率在经历了折价之后,于2015年10月开始超过算数平均收益率。事实上,行业平均收益率在2015、2016年变化不大。

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和平均收益率

20170120081943890

通过行业平均收益率所估算的风险溢价(行业平均收益率-10年国债收益率),可以看到两年来行业的风险溢价虽有波动但变动就较小了。目前,P2P行业的整体风险相比15年、16年确实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5年初的水平,总体风险依然较高。

平台数量&平均收益率下的风险溢价

20170120082053126
同时,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824暂行管理办法出台后,行业的风险溢价出现上升,体现了政策风险的上升;e租宝立案调查之后,是行业风险最高之时;风险溢价的变化趋势与行业平台数量基本保持一致,即风险溢价解释了行业良币驱逐劣币、集中度提升的现状;去年底的风险溢价受无风险收益率上升(国债收益率暴涨)而出现大幅下滑,说明行业利率对于无风险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并没做出相应的调整,一般来说年末的行业风险会有所上升。

由上述分析可见,行业平均收益率对于行业研究和风险判别更有参考价值,而行业综合收益率受行业结构调整正不断失效。

投资者的效用与行业结构的变化

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平台退出后剩余资金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是投资收益不确定性上升的体现,正因为不确定性上升投资者才会把财富投向陆金所获得相对确定的收益。而现实中我们正是把uncertainty定义为risk。

故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反而是行业风险上行的体现。如何理解?假设你是个债券投资者,当中国经济越来越差、企业违约概率越来越高时,你如何选择?肯定是从评级较低的公司债撤出,投资评级更高的公司债,或者直接投国债。对应网贷行业,把陆金所想成国债就行了。

那为何陆金所的收益率垫底资金还络绎不绝往里流入呢?我们可以从投资者的效用函数(utility)来解释。

效用是种主观感受用来度量满意程度,投资P2P获得投资收益便是一种效用。投资学中效用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 是度量投资者风险偏好程度的系数, 可以理解为资产的风险, 就是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变的情况下,效用函数解释了一句看似废话的真理:为了使投资的效用不变,资产的风险越高,投资者就要求更高的回报率。

20170120082241558无差异曲线就是用来描述这种逻辑的。对于投资者而言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效用都是相同的,只是风险和收益不同。以前P2P的投资者们可能处于A点,而现在却移动到了B点。在行业不确定性增加时,他们宁愿牺牲收益率以追求更低的投资风险。正因为这种变化,使得行业集中度上升,而大哥陆金所尤为受益,为何?两个字:信用。就算一个平台合法合规,备案、银行存管、ICP一个不漏,在普通投资者眼里它倒闭的概率就是大于陆金所。以笔者同学为例,其在四大行从事审计工作,曾经玩过人人贷和宜人贷但现在只投陆金所。我问为什么啊,有很多平台性价比也很高啊,我给你介绍介绍……他打断:“不用了,我对P2P不了解现在只投陆金所活期,比银行理财高就行了……”我想,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可能并不在少数。

对于消费金融的过度信仰

网贷限额令出台之后,小额分散的资产端成为平台的追寻目标,由于车抵贷已经较为市场化、列强早已深耕,拥有较大市场空间的消费金融似乎成为了P2P新的绿洲。一时间,行业的消费金融峰会层出不穷,对于消费金融的赞歌络绎不绝。作为一个消费金融小白我就不明白了,大家既然这么看好消费金融,15年为啥不做,非得到限额令出台后抢着去挖金矿?

消费金融=“蓝海”似乎已成为共识。推导的逻辑无非是中国经济正由投资转至消费驱动;中国居民部门消费信贷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低位,且高速增长。

但中国消费信贷结构扭曲的特征同样值得关注。据艾瑞咨询报告,我国消费信贷75%为房屋抵押贷款,房地产占据财富比重过高对于消费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导致我国消费信贷结构扭曲,而这种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下图)。与此同时,银行也在信用卡端持续发力,信用卡的比重也处于上升通道,剩余消费信贷的比重很难增加。P2P就是要与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在这块剩下的蛋糕中竞争。

20170120082348361那么,我国消费信贷能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趋势吗? 从中长周期来看,这完全依赖于我国的经济状况。以最为成熟的美国消费信贷市场为例,据1960年至今的时间数列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消费信贷与美国经济大部分时间保持同步,且消费信贷的波峰和波谷均出现在GDP之后(消费信贷增长滞后经济增长大约两个季度)。

美国GDP增速与消费信贷增速保持较高的同步性

20170120082422616

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才是衡量消费信贷增长的关键,经济快速增长,预期收入增加,居民借钱消费的意愿才会上升;反过来说,经济不好都要失业了谁还去借钱消费。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但增速仍然是“世界领先水平”(双引号大家自己领会),消费信贷的大环境依然不错。但进入这个领域,平台们的对手可不是隔壁邻居了,而是其他领域不断涌入的猛兽。在中国,一个蓝海行业人一多就变成红海,没竞争力的话那就是死海了……

目前,消费金融有四个派系,传统银行(包括银行普惠金融、消费金融子公司等)、产业系消费金融平台、电商平台和P2P平台。论综合实力,P2P肯定是处于劣势的。据中央财大最近的报告,银行系、产业系口碑分化较大,有些如苏宁金融、兴业金融、中银消费的口碑位居前列,有些则排名靠后。而P2P品牌的口碑普遍较差,不管是从认知度和品牌感知质量来看,大多数P2P品牌的排名比较靠后。P2P品牌认知度普遍不高的原因,可能和P2P的消费场景比较单一、产品比较单一有关。

P2P的口碑整体较差

20170120082525621
资料来源:《消费金融口碑指数》

场景入口、资金成本、品牌优势,在与电商、银行、产业系巨大的资源禀赋差距面前,P2P的优势何在?放款快,额度高,用户体验好。据上述报告,目前P2P的授信额度和审批额度超过银行在所有派系中最高。但通过快速放贷、提高额度能提高用户体验对风险控制和线上审批流程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事实上,P2P要在消费信贷领域有立足之地,就得承担相比其他派系更多的信用风险,但P2P的风控能经受得起这种挑战码?

P2P的授信额度和审批额度最高

20170120082638495
资料来源:《消费金融口碑指数》

2017年,宏观上有金融体系收紧的不确定性,行业层面有政策和转型消费金融的不确定性。从至上而下的角度来看,网贷行业的2017年可能更加难过,平台数量跌入3位数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