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银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概念。普遍认为银行最早成立于1407年的意大利威尼斯,因此英文的Bank也是从意大利语的Banca(板凳)一词演化而来,意指早期银行家在交易时坐的长板凳。那时候,一些商人经商致富,手里有了富余的黄金暂时不用,就会把钱存在国王的金库里。但国王想要征用金库里的黄金时,商人们根本无力阻止,后来人们觉得金库不安全,就纷纷把钱存在金匠那里,金匠为存款人开立凭证,出示凭证就可以提取黄金。很快商人们发现,进行商品买卖时,只需要把黄金凭证交给对方就可以,不必麻烦一次去提取黄金。再后来,金匠们渐渐发现,只要不是所有人都同时来提取黄金,他们完全可以开立更多的凭证,这种方式后来发展为现代银行的“准备金制度”。现代银行由此渐渐发展壮大起来,经过了单纯货币兑换业务的第一阶段、货币托管和收付业务的第二阶段,再到货币存储、收汇、借贷等资金融通业务的第三阶段,银行也从进行简单货币兑换的金匠铺发展成为现在的全球性金融产业巨头。现代银行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深化演化出了更多种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

不难看出,虽然现代银行业和几个世纪以前的金匠铺相比,在形式和复杂程度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从本质上讲则非常相似,现代银行家们仍然在以管理金钱获得利益。当时间推进到21世纪,一切似乎隐隐的不太一样了,先是银行们“玩坏”了自己的资产引起了全球经济的巨大振动,后是科技的冲击、长尾需求的呼吁、共享金融的兴起,这些“变故”都让传统银行措手不及。一个上个世纪的关于银行的预言:“21世纪传统的商业银行将成为一群灭绝的恐龙”,开始引起银行业的重视。

古老的银行业,在年轻、有活力、发展飞速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面前,显得如此力不从心。然而世界万物都是变化的,银行如果能够在以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浪潮中抓住机遇,除旧创新,重构自身概念,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不仅仅是区块链,虚拟现实(VR)、智能投顾、大数据营销等种种前沿的新兴技术,都能够帮助银行概念重构,使得银行从货币资产的管理者,变成全新的角色。

数据安全守护者

在21世纪,数据被誉为新的金矿。从前信息传递较慢,也只能靠印刷材料记录数据,体量十分有限。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的数据体量开始呈指数型增长。根据IDC发布的Digital Universe数据报告,截至2013年,全球产生了攻击4.4ZB的数据体量,这个数字还在以每两年翻倍的速度增长着,到2020年,将达到44ZB。那时,数据字节将和宇宙中的星星一样多。

不仅仅是数据体量的指数级增长,近年来,数据的利用率也在逐年增高,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多不可估量的价值。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百年的运营过程中积累了大体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库和大量数据处理算法经验。银行数据的真实性、金融相关性、价值性均具有较高水准,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的维护和利用自身数据,使其绽放出更大的吸引力和价值,也帮助自身完成数字革命下的创新发展,是银行站在21世纪这个历史转折点上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金融科技的兴起和初创企业的冲击,使得银行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垄断市场,高枕无忧。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各个分支领域都在进行创新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层出不穷。公司业务方面,金融脱媒化的趋势逐渐愈演愈烈,个人银行业务又被雨后春笋般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分流。传统银行在创新和客户交互方面变得越来越被动,初创企业却在这些小而美的领域越做越精,在市场上慢慢占有一席之地。相比于年轻的初创公司,传统银行的悠久历史赋予了他们在历史数据和风控方面难以比拟的优势,银行正是需要抓住这一优势,扬长避短,在最核心的业务领域做到专注而极致。未来银行应该是数字化的,而银行的重要资产之一就是数据,将这些数据细分和整合将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同时,其他业务和服务需求则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让更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以接口的方式提供,即插即用,便捷而高效。

那么,银行如何守护“数据”这一21世纪的“金矿”呢?

首先,传统银行需要根据不同客户和不同产品领域数据进行细分,充分利用数据,使现有业务更加简洁高效。例如,建立联盟区块链支付系统,在跨境交易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更能符合商业需求。后台风控和反洗钱、反欺诈等合法合规系统可以在区块链网络上建立智能运作和实时监控系统,不仅能够降低合规成本,还能简化合规程序,更加符合监管要求。利用现有的数据库,可以建立不同年龄、不同价值、不同需求的客户群,根据越来越多的网络银行数据分析和建立创新产品,将有针对客户群的标准化产品建立在智能合约上,产生更酷的用户体验。

其次,现有银行业务有相当一部分缺失可靠数据库,造成业务风控成本居高不下。传统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已有数据整合,利用行业核心优势,整合互联网资源,建立真实可靠的联合数据库。例如,中小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领域,建立区块链征信数据库,将所有还款能力评估和变动、违约记录都打上时间邮戳,成为不可逆转的记录,将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产生巨大影响。其他很多领域,如商业票据、抵押品管理、积分平台,都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使欺诈和违约的几率大大降低。

最后,当未来的纸币使用率越来越低,金钱基本以字节的形式存在于银行账户之中,数据安全的守护也越来越重要。银行的一大重要职责就是守护这些数据的安全,而金融科技能够在数据安全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例如,区块链能够以事先植入的交易算法,引入证明机制,自证其信,从而杜绝“双花问题”。随着前期实验和失败的经验,区块链技术必将迎来成熟的一天,在金融领域落地应用。而以VR眼镜为载体的虚拟银行,通过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能够在减少密码、U盾、手机验证等复杂程序的同时,大大提高安全性,减弱信息泄露引起的数据安全影响,守护个人资产。在未来,金融科技将以自身越来越高的安全性,帮助银行守护数据安全,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

创新服务提供者

很多传统银行仍然在以固有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业务流程冗长而僵化,服务意识欠佳。如今,除了数据之外,客户体验也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愿意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都市“新潮、忙碌、精英”的年轻一族,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和网络购物的便捷,更加喜欢移动客户端带来的简单快捷的体验。与此同时,不得不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人群对银行服务也并不十分满意。如何提升服务竞争力,提高品牌效应,圈定目标产业链和客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业市场屹立不倒,是普惠共享金融时代银行的重要战略布局。

传统银行需要实现差异化战略布局。在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细分的客户群体,通过网络途径创建更高知名度的品牌效应。虚拟现实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娱乐化的交互式金融服务体验,通过佩戴VR眼镜进行沉浸式银行体验,将身份识别、银行产品、虚拟智能客服和人工客服植入其中,可以将产品信息通过准确和清楚地表达并传递给客户,进行娱乐式体验的同时,提高客户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区块链网络还可以帮助中小银行在细分领域快速占领市场,提升公信力,打造自身差异化竞争能力,如瀚德金融创客和深圳农商行联手打造的全球首个SPV票据链。大银行则可以建立行业联盟链,整合行业资源,进一步巩固自身地位。

智能化重构银行业务流程。区块链和建立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能够帮助银行推出一系列标准化合约产品,通过智能合约的植入和自动化操作。其他业务也可以建立智能合约,通过自动访问数据库确认,减少一系列不必要的授权和审查环节,将现有流程变得高效,简洁和省时。例如,建立全球质押品管理链,银行在接到质押贷款或信用证开立业务时,可以直接接入网络确认,大大减少了时间和人工成本。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一个小巧的VR眼镜,客户在家就可以享受到智能化的私人银行服务。VR银行还可以通过虹膜识别的技术手段认证身份,在客户戴上眼镜的同时进入个人银行界面。同时,虚拟投资顾问能够提供基于客户风险和收益特征的定制化智能服务,将高端私人银行推广到更多客户群体。未来的银行在移动端,产品也在大众需求下向极致简约的方向发展,那时,不仅仅是智能手机,智能合约、智能投顾和虚拟现实将是未来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建银行业分布式管理的创新经营模式。在以区块链网络为基础的银行系统架构下,银行将形成一个新的分布式的管理机制,向愈加扁平化的架构趋势发展。银行的层级将被逐渐削减,中心化的机制将被弱化和分散为多中心的银行机制。而以多中心为基础的次级机构也将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和自治性。商业银行将不再以设立更多网点的模式开疆扩土,而是使用更加不受物理限制的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的形式提供服务。当虚拟现实眼镜的规模经济扩大,拥有一个以VR眼镜为载体的家庭智能银行的客户群从高净值人群扩大到普通中产阶级,甚至更加普惠。银行将不再以网点为主要的中心化服务机构,而是以更加分布式的移动设备接入智能客户端,以更加时尚新颖的方式与客户进行交流互动,以更低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达到更加吸引客户的效果。

人性需求关怀者

21世纪自由主义在迅速崛起,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被更加肯定。在这个追求平等、自由、共享的时代,银行业也需要在服务方面做出改变,多一些人性的关怀。传统银行需要通过客户需求来改变自身经营方式,成为简单亲切的服务机构,提供便捷快速的银行体验。例如ING Direct通过线上直销和线下咖啡馆的模式,提供低门槛、简单的自助产品。咖啡馆色彩明亮温暖,服务人员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理财顾问,能够不使用术语简洁易懂地和客户交流,并提供印有品牌标示的纪念品出售。

银行转型需要普惠金融初心。在自由、共享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普罗大众的金融服务需求变得越来越强,这些需求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下也慢慢得到满足。除了互联网理财和更多小额贷款产品的推出,风险管理方面也需要覆盖更多人群。在未来,区块链等新兴科技更趋成熟以后,更加精准的风险控制也成为可能。银行在区块链征信体系建立之后,能够将信贷合约迁移在区块链系统之上,通过植入信贷条款的智能合约执行。如此一来,不仅征信更加真实可信,更使违约成本大幅增加,银行风险管控将会更加容易。银行就能够在风险可控范围内,给更多目前没有覆盖到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例如,一旦消费贷款出现违约,区块链网络立刻将情况写入,并通过物联网系统自动锁死车、房等抵押资产的智能锁,向债权人通报GPS定位,等待债权人来收取质押物。

银行需要将自身打造为客户的财富管家。越来越多的借记卡、信用卡、投资理财账户,使消费者难以简单明了地管理自身财产,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的理财意识和需求也越来越强。银行需要抓住这一痛点,将加载虹膜识别的VR眼镜打造为客户的私人财富管家,账户和资产更加一目了然,并且根据客户自身的风险收益特点和需要,智能推荐资产配置。与此同时,在银行更加细分找到目标客户群和行业链之后,可以提供更多附加值服务。例如植入智能管理的标准化资产合约,将家庭资产分类管理,部分进入固定储蓄,部分进入投资,部分用于日常开销预算。植入预算管理、家庭账户管理等功能,便于财富的智能管理。对于企业客户,也可以根据现金账户大小设立不同资金池管理,将企业资金自动转入以获得更高收入。此外,将客户意见汇聚进行产品研发,转变为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定制机制,能够更加迎合客户需求,增加客户黏性。

人性关怀的基础是提供人性化服务。21世纪自由、平等、共享的人性被释放,客户的需求也在飞速转变。银行不应该再是长时间的排队、苛刻的条件和冗长的程序,而是更加时尚和酷炫的服务模式。虚拟现实银行能够带给客户的不仅仅是更加清楚明了的服务体验和更加精准的人工服务,更是一种时尚,一种新潮的体验,一种符合数字原住民客户需要的服务方式。同时,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日渐成熟之后,更多的银行产品能够被移植到区块链网络之上,以智能合约的形式进行执行和推进,客户的财产更加安全,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届时,线下机构则会作为补充,通过提供像咖啡馆这种亲切时尚的服务方式、灵活变通的服务流程,以更加随意的方式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真正满足客户需要,以人性化标签推广自身品牌才是未来银行的价值和情怀。

结语

银行业正处于历史转折点,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必将产生重大的创新性变革,并伴随着并购与重组,而不能适应转变的银行也许真的会成为“21世纪的恐龙”,从此灭绝成为历史。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创新发展的科技银行将主导未来银行模式,绽放银行业新的流光溢彩。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