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3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第一天,金融科技成为热门议题之一。上午,博鳌亚洲论坛专门发布了主题为“金融创新与规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报告 2017》;而下午,一场关于金融科技的分论坛也成为最热门的场次,论坛还未开始现场早已排起长队,因为人员满额现场还一度发生争吵。

从2014年开始,每年博鳌论坛都会发布互联网金融的报告,此前四次报告的主题依次是:通往理性繁荣、聚集P2P网络借贷、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

近年来,“金融科技”则强势崛起,科技逐步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逐渐成为驱动金融发展的新动力,“金融创新”成为今年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并不意外。

《互联网金融报告 2017》报告分析了大数据、 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对金融领域的影响,报告还首次提出了“科技监管”的概念,《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这次会上监管代表也释放出“科技监管”信号,结合部分地区开展的科技监管实践,预计未来科技监管将提上日程,并成大势所趋。

金融科技贡献力

对于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而言,科技对金融的影响,他们不仅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

在下午举办的这场名为《科技还是金融?》的分论坛上,吸引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陆金所CEO计葵生、京东金融CEO陈生强、佰仟金融创始人董事长刘实、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等人的参与,还有国外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从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金融是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历史上金融的发展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的,金融是离不开技术离不开科技的。” 马蔚华在论坛上说。

科技对金融的改变,最明显的莫过于支付,不带钱包在以前不可能想象,现在微信、支付宝等已让这种不可想象变成现实,这种改变对金融系统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李东荣在论坛上说:“在央行的资产货币中的M0M1M2,过去现金占很大比重,随着网络支付的发展,M0的比重在显著下降,大家使用现金比过去减少了很多。过去中央银行要生产、运输、储存货币,现在压力也极大的减轻,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非现金的使用。对于现金的生产,生产的运输,先进的储存保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李东荣说,金融支付发展到金融电子化,再到金融信息化,“现在已经金融复杂化,很多金融支付、监管,在移动状态下可以实现,包括移动支付、移动形态,贷款在手机上都可以完成,移动理财能够随时随地实现,还有保险业的移动理赔等等。”

马蔚华认为,科技金融本质上是提高效率的,未来的科技金融是有丰富想象力的。我们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一直到区块链,这是能够给我们这个信息社会,在底层建筑带来一个金融的质的改变。

“从互联网金融到科技金融,形式上效能的提高,本质上是深刻的技术变革。这个技术变革是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马蔚华说,首先是大数据,从存储计算分析现在进入了预测分析的阶段,可以判断客户未来想要什么,要多少。“然后是人工智能,用云计算、大数据之后,人工智能也是源于计算法则的优化,通过人工智能的发展模拟人的思维,这一些都可以在我们金融中应用,还有区块链则是另外一种颠覆性的技术。”

作为金融科技的从业者,陆金所、京东金融的感受可能更直观。计葵生在论坛上说,金融科技一定要把金融的优势保持好,科技跟大数据的优势慢慢发掘出来,这个发掘包括三段:一个是在信用方面或是融资方面,第二段是对投资上的理解跟分类,第三个就是匹配的逻辑,怎么样的人看到怎么样的产品或者是参与什么样的市场,这些非常重要。

刘实则认为,经历了互联网金融到现在科技金融,其实是2.0版本,是对数据的更多维度更加深度的利用。原来处理数据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我们,我们用到了智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类似这样未来一些科技能够极大的改变我们对于数据的利用,同时提高我们服务客户和运营的效率。”

陈生强也举例说,从开始到现在我们累计给超过十万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两千五百亿,为四百万的农户发放了几百亿的贷款,我们实际上精准到每个人。“我们的系统可以做到不同的人获得不同金额的贷款以及不同的贷款利率。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险定价。这个是核心。”

“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一个渠道的拓展,而金融科技是一个技术上面的革命。”在陈生强看来,互联网金融通常是指用互联网作为销售渠道来卖金融产品,而金融科技则是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去设计金融产品,这不单纯是一个渠道的概念。“金融科技是为了金融机构去服务的,而科技金融更多的是在用科技的手段去做业务”。

科技监管提上日程

由于目前我国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落后、交通条件的不发达,这些地区金融服务很难触及到偏远的角落。在李东荣看来,这个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完全可以突破,“如果充分运用数字创新技术,所带来的金融改革创新的作用,整个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是很有可能的。”

马蔚华总结说,科技发展给普惠金融实体经济起码带来这样几个变化,第一个改变了互联网移动支付,改变了人们接触金融的方式。第二个大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概括等找到规律,对于小企业,过去贷款高的小企业,才能有更好的管理办法。第三个是节省成本,云计算和大数据是1比10,第四是资源的配置,互联网金融是跨行业跨人群跨国界跨地区,有钱的人和没钱的人通过互联网来配置。另外资本的流通,新的科学技术对普惠金融为代表的实体有很好的意义。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方面,金融科技可以促进金融活动的质量和效应,但运用得不好,也会对于金融活动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俗话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李东荣说,在科技金融下,整个金融的资金的流量流速有显著的改变和提升,但是一旦处理得不好,它所带来的损失也是瞬间的,就是资金来得快,损失得同样也是快的,所以这方面风险意识绝对不能忽略。“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来没有因为科技进步的发展,而金融风险就不发生了。迄今为止,没有说科技的发展而金融风险就不发生了。”

新的金融科技对于监管带来挑战,这毫无疑问。

马蔚华说,当一种新的东西成为潮流的时候,很多人会趋之若鹜,这种情况下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另外新的技术没有尽善尽美,眼前,我们特别要注意风险,特别是在监管没有实践的情况下,很难有一个到位的监管政策,这时关注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东荣说,我们不能光靠传统的方式,整个金融监管也应该与时俱进,防止监管套利。“目前我们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如一行三会都加强这方面的协调合作,整个金融监管体制在不断的完善。不仅是中国,据我所知国际上的金融监管组织,他们也意识到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挑战,监管必须不断的完善,所以现在提出了监管科技的概念。我相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发展中会越来越好。”

事实上,这次博鳌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 2017》提出“推动中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十条高级原则”,就多次提到监管问题,包括深化监管体制改革防止分业监管与跨界经营的制度性错配、创新监管新机制引入中国版“监管沙盒”等。

该报告还首次提到“运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技术水平”,随着互联网金融进入 2.0 时代,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不仅是针对机构、市场和产品的监管,更重要还有对技术的监管,需要强化应用监管科技(RegTech)来提升监管体系的技术水平和监管效率。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深圳等地金融监管部门就开展了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来实施监管,而这也是首次提出科技监管。

马蔚华说,监管制度层面应该因时而变,“现在金融科技金融的发展,已经完全突破了过去分业管一的制度约束,制度的设计。现在我觉得修改商业银行法是势在必行的,监管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谈到互联网金融整治问题,李东荣说:“对互联网金融整治的原则是通过清理整顿让好的企业坚持下去,害群之马清理出去,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长效的监管机制,国家非常重视金融科技在促进金融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整个国家的发展需要金融科技发挥积极作用。”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