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在线上市场大行其道,形成寡头垄断态势,而移动互联的发展让流量终究开始渗透至金融行业,各家银行都开始奋起反击,姑且不说当年支付被打得有多惨,但就目前来说,都开始被FINTECH洗脑,拼命补课。截至目前,银行系的互联网创新频现水花,却仍未见到“真正”精彩的成果涌现,反倒是将互联网企业在金融服务的创新推上了新的高度。

我们今天梳理梳理问题出在哪些方面,欢迎对号入座勇于分享。

一、缺乏流量战略

其实流量这个概念一点也不新,从古至今,商业都在依靠流量去经营,互联网的发展让流量这个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人的行为脱离了物理场景环境的束缚,所以很多银行人纳闷,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我们离他们越来越远了呢!

流量越来越向线上迁移,然而银行们始终没有真正重视流量对于互联网发展的意义,也始终不懂流量与权力的关联,每天盯着货币资产,而流量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一门心思想着“哦,那个X信有流量,我们有钱,合作哦~”,对,银行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们合作的流量,都并不是自己的流量,对于这些流量丝毫没有任何掌控力,而互联网企业是要靠可控流量去创造源源不断的收益的,合作关系好的时候,分给你一点汤喝,关系不好的时候,连渣滓都给不了你,不用流量淹死你已经算是仁慈的。

从生产顺序的角度来说,银行一直遵循一种传统发展范式,先有产品,再去销售,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你有非常稳定优质且高效的渠道,然而时代在变化,市场真的缺少优质产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尤其在对于壁垒并不太高的领域,产品永远是不缺乏的。而另一方面,银行原本引以为傲的渠道,正在变的越来越低效,无论是线下物理渠道,还是人的关系渠道,都在互联网和资本的冲击下变得七零八落。因此会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银行有研发,产品却缺少好渠道,这个好的渠道就是你可以全盘掌控的网络流量通路。

不知道这么重要的通路命门攥在别人手里的感觉怎么样,目前来看,没有几个银行真正在意过这一点。

有句难听的话说的是,“渠道对了,屎也卖得出去”。

二、产品思维过时

1、随大流:真的难以想象,如果当年没有余额宝,银行是否会注意到原来产品还能这么玩。然后,各种宝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萌芽,领导们开始被朋友圈的一系列文章洗脑,然后开始追随潮流进行产品设计,进行互联网APP的设计,就这样,银行永远在产品设计上跟在别人的后面,连每一个脚印都在模仿,很多身边的银行人都常说,“昨天我看了朋友圈一篇文章”,当你开始把一篇网络公关图文当做终极战略发展奥义的时候,对于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独立思辨能力就少的可怜了,你严丝合缝的每一个脚印都去追随踩踏,是永远没可能超越前者的。所以你还觉得互联网控制的只是你的流量吗?大脑也基本沦陷了。

2、没有对时间维度的敬畏:银行抄互联网产品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早期先学习嘛,学习深入后再进行改良创新,这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径。然而银行的产品模仿绝大多数都不会真正考虑一个产品的“时间发展维度”,连精益发展的态度都很难具备。只抄最终结果,而不学习发展过程,只学习果,而不考虑因。所以很多银行人都纳闷,银行系互联网产品和互联网产品看起来没啥差别啊,咋就没人用呢?然而产品从来都不是静态的,过程的缺失就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差异。

3、搞不清楚前后台的问题:目标放在后台大数据和区块链,不如先解决谁去用,为什么去用的问题,银行一直都处于“重后端、轻前端”的状态,后台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没错,但是前台的缺失,用户体验的忽视问题更为严重,一个最简单的功能体验都不能做到完美,后台作出花儿来又能怎么样呢?或许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前后台考虑的问题,而是过分从自我角度出发而忽略且不够尊重用户的问题。

三、偏执顶层设计

多年的组织文化熏陶,使得很多大型银行听领导的话有的时候比听妈的话还重要。顶层设计,在银行这样的组织简直是永恒的存在,然而顶层设计这件事情针对管理或许可行,针对业务产品体系架构就有点扯了。创新是自下而上孵化出来的,顶层设计出来的不叫创新,普遍都叫做“拍脑门子”。想象一下,一个互联网创新,不是通过青年群体创造,而是靠大叔大婶们拍脑门子,猜测需求,这个互联网创新发展大概也能想出会是什么结果了。满足领导需求远比满足用户需求重要的多,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认为“领导=用户”。

另一方面,银行容易忽略一个问题,机构越大,顶层设计创新的难度也就越大,隐形阻力也就越大,这种阻力不在台面之上,却渗透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中,同时各个业务线条各有所需,回顾支付的溃败,银行是如何为了短期利益被打的溃不成军的,没有真正平台化的统筹视角,总是抱着固有业务去做战略设计,也就抵御不了互联网这种强平台化的冲击,这样的案例整理整理应该能出一套商业败例百科全书。

四、缺乏试错勇气

“错”这个概念,在银行当中被无限放大,无人愿意认错,也无人敢于指错。然而在用户需求的洪流中,不去试,就意味着你从未进入过市场,而试,就意味着有错的风险,但是谁去试错,谁为试错负责,负什么样的责,这在银行里面没有一套成熟的体系说明,而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的发展当中,合理的试错非但不该是负面的,还应该是予以正面奖励的,这一点上,这种矛盾简直是天上地下。更可怕的,或许不在于是否存在这样的体系与说明,而在于内部机制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各色人等,早就没有“错”的勇气,甚至在这样的体系内,已经没人会去相信,“错”是可以被原谅的被接受的甚至是被表彰的。然而互联网,需要用高速的迭代的试错机制去调校与寻找不同用户间的需求平衡,试错是宝贵的过程,也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五、弱视沟通机制

很多互联网机构采用极度或相对扁平化的结构,让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信息沟通极度透明,很多创新只有在领导具备相对海量的信息接收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有效通过各种或人工或机器的方式筛选演变出潜在的战略选项。然而银行这个行业从一开始就是靠“信息不对称”挣钱的,利息收入,顾问收入等等,都是信息不对称的交易。而信息不对称的这套商业逻辑,不仅用在了业务经营上,甚至用在了人员管理及战略管理上,这件事情搁在20年前,或许对项目推动都具备可行性,然而放到今天,信息不对称更多的幻化成为严重问题的导火索,进而如同蝴蝶效应一样,或让战略崩盘,或渐渐拖沓消亡。银行在处理这种叠加合力的时候,原本1+1>2的模式实现不了,1+1=2似乎都难以达到,最终就落地为1+1<2的尴尬境地。

六、不为结果负责

银行的运作模式,让每个人都在从事流程服务,在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这种靠近系统服务的领域尤为严重,人不会为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负责,而是为其中的一个细节片段流程负责。“意见大家提,邀功挣着抢,失误无人担”成为银行发展的潜规则,谁也说不清楚这件事情出发点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战略是什么,但对于流程控制,倒是如数家珍,结果并不重要,流程走对了比什么都重要。这种结果导致了没有群体目标战略,然而创新战略的达成不是靠系统流程解决的,而是靠突破性的事件推动,无人为结果负责,也就无人会为突破性的事件用力。

七、自娱自乐自嗨

有时候你不如别人并不羞耻,而明明不如,却要从上到下的相信辉煌战果,盲目自信,就变得尤为可怕。先不说靠KPI,银行产品有多少是通过系统里做个“勾选”就开立成功的数据,有多少是靠邮件强迫员工完成的交易数据,几家银行估计都难逃这种业务循环,或许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说,都维系着快乐的潜规则。但数据好完成,战略却不好实施。每家银行内部宣传都看起来是那么的宏伟雄壮,背负使命,数据翻番,同业如何烂。然而却始终认识不清楚自己真实的对手是谁。银行业的这些虚头巴脑的自嗨有时候比一叶障目还要盲,想想大清的衰亡史,大概只有别人一面拿着精神鸦片麻痹你,一面带着你见都没见过的新武器怼到嗓子眼,才会想起来,

“诶?我昨天嗨啥呢?”

以上七宗罪或独立存在,亦或者相互勾连,当然了,有时最终结果甚至都不是领导一己之见就可以扭转,然而所谓改革,就好像打一针疫苗,面对病毒,不打,随时可能被病毒干倒,病毒利用好了,打了会疼,但会形成免疫,而打过量了同样会出事。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