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央行日前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政策指引。这是目前金融科技领域最高层级的指导性组织。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个举措意义很大,表明央行对于一个高速扩容的混业创新领域,前瞻性地介入业务指引。

对于行业数不清的参与主体,不管是杂牌军还是持牌军,央行的入局无疑起到了迄今为止最令人兴奋的增信效果。

记者在此列出一份行业重点研究清单,详细梳理金融科技领域当前的十大乱象、三大当务之急,以及四大分支领域里监管层所面临的挑战。期待以此为契机,帮助廓清行业怪现状,正本清流,助力金融科技领域正规发展。

三大当务之急

合格投资人认定

当金融资产嫁接上互联网金融渠道,合格投资人认定门槛已被实质性打破。风险等级较高的非标资产,总能通过各类型的理财平台触达用户。

这就产生一系列疑问:要不要启用限制性功能(限制某些不符合条件的投资人进入特定产品市场),怎么启用?如果启用,仅以投资人的资产存量来衡量其资格不够立体,那么如何分级引入不同的评判标准?现有的“风险测评”其实并不能完全体现投资人风险偏好与承受能力,如何完善指标?

现在打着“智能理财”旗号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资产搭载在互联网上。业内人士坦言,合格投资人认定制度不应只是“不让他买什么”,而应是“让他买适合他买的”。那么,如何在风险防范的前提下,培养越来越多的合格投资人来活跃市场和提高流动性,成为当前一大急迫的问题。

个人征信体系构建

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机构和平台瞄准普惠金融。消费信贷就是其一。

但是,目前底层征信数据构建仍然跟不上业务创新的脚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快28个月过去了,央行仍未下发对8家试点机构的征信牌照。

央行此前列举不发牌的三大原因:信息误采、误用以及主体治理结构不具独立性。前两点的整改要花极大力气,甚至完全改变信息的固有来源渠道和方式;而“主体独立性”,包括股权关系、治理结构、业务和风险建模的独立,上述提法让业界“一脸懵”——牌照何去何从,考验监管智慧。

穿透式混业风险识别

金融科技监管,多部委早已发文。有囊括全局的纲领性文件,还有针对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的细分整治方案。

但是,互联网金融混业运作的色彩越来越浓。现在跨界进行资管业务的路径,一是将线下私募发行的金融产品包装分拆成理财产品,在线上销售;二是多类资产管理产品嵌套,一些平台设置的打着“优选(债权)计划”之类的产品,都没有做到“一一对应”(合同与资金流向对应),实际形成了一个期限错配的资金池,从而酝酿风险。

这就需要监管层站得很高,跨行业、跨市场甄别交叉性金融风险。这个要求异常迫切。

四大监管挑战

金融科技的分支领域很多,但最主要有以下四个。这四个领域的商业模式成熟度依次递减,但在现有金融体系的监管难度,则依次上升。

移动支付

央行对近260家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堪称全面。从无证经营到违规挪用客户备付金,再到商户套码,央行一直堵漏防疏。但对于闪付、VR支付、光子支付新技术频出的移动支付领域,实名制与反洗钱两项工作仍旧面临挑战。

网络融资

网络融资的典型业态是P2P。

5月4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互联网金融监测情况报告)》显示,P2P领域的新增舆情预警平台、涉嫌诱导性宣传平台、收益率畸高平台都呈降幅。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四局(国际经济局)局长廖岷此前表示,该领域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大多适用,金融业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可以套入。

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被不少券商研报判断具有万亿级市场资产管理规模,但其实连模式标准都没有确定下来。

国外的智能投顾主要通过不同类别ETF的动态配置来提高投资组合分散程度;但在国内,智能投顾“百花齐放”:个股搭配、基金组合代销、信托资管等非标资产推荐、第三方财富平台授权理财,都冠上了智能投顾的名字。

行业标准是什么,产品信披和合格投资人认定怎么做?这亦是监管层亟须面对的一大挑战。

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技术应用

这几个技术都可催生出无数种商业模式,所以监管挑战很大。其中被认为最具颠覆效应的是区块链技术。

廖岷认为,这项“去中心化”的技术一旦最终在金融领域全面采用,可能彻底改变现有金融体系结构和基础设施。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