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产品,到平台,再到生态,银行不断演进着自身的商业模式,以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

产品模式就是一款产品,推向目标群体,完成一个产品周期,再推出新的产品,周而复始运作。

平台模式则是按照一个相对严格的标准,将多产品聚合推出展现,需要长期的平台运营及维护。

生态模式则更复杂,相比较平台而言,生态模式的开放程度更高,更要能满足不同类别生态参与方的复杂需求,生态参与方有更大的权限在生态内开展综合性的业务拓展。

生态的构建是信息的高度整合与匹配,以及按照一种默认的生态潜规则实现组织间的自治,更突出生态内组织间的协同效应,是一种从外界给予生态构建主体持续性发展新动能的方式,也是一种强化自身核心业务粘性,发展衍生创新业务,甚至是构建未来战略壁垒的方式,在银行整体发展遇到瓶颈的今天,生态化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生态到底是什么?

生态是由多类型多层级的不同主体共同构建的交互集合。

生态中有C端,有B端,有2C的配套服务机构,有2B的配套服务机构,有各种类型的收益服务机构,生态中的任何资源都该被充分调动,才能称之为一个生态,生态的特点是每一环,哪怕是其中最微小的个体,也都有维系生态循环的战略价值,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造成生态失衡。

我们都知道产业投资有相对完善的生态模式,以股权形式引导生态内各组织间的业务协同,那么银行为什么难以做金融生态?

1、战略难长久

银行的管理模式几乎非常一致,管理者的定期轮换制以及无股权捆绑,导致银行战略通常难以持久,大部分战略只为任期内服务,而生态系统并非是一个立竿见影瞬间见效的工作,因此大家普遍对生态多久能建设成功心里没底,也就很难以把生态真正的落到实施细则中去。

实际上生态的建立一开始绝不会是宏伟的大工程,从微循环做起,构建一个能够维持一个细微个体的生存需求,能够让一个细胞先自然生长,才能逐步复制,形成同一类的微循环的集合,然后通过不断引入该微循环的上下游服务机制,为生态提供成长的环境。

这看似旷日持久,然而一旦一个微循环顺利组件,生态是具备自然吸引效果的,生态的“新陈代谢”速度越快,对于新资源的吸引力也就越大,生态就能够向指数型成长的发展方向靠拢。

2、命运难共同

银行一直以来受到混业经营限制,金融服务成为银行的核心,然而生态的企业,鲜有依靠财务获利的,更多地是依靠其自身的实际业务。因此银行对企业的风险关注,与企业对其自身的风险关注,完全是在两个级别层面上,因此银行通常被冠以“晴天给伞,雨天收伞”的冷酷评价。

当然这种冷酷评价存在的久了,自然很多企业在经营层面也不愿意和一些银行玩了,先不说银行会不会对企业的业务经营伸出援手,就算有心帮助企业,但银行在垂直行业里面的了解和研究也都处于皮毛状态,这种研究信息对于企业的实战经营并不能起到帮助效果,也不会有人“愚蠢”到让自己为企业的经营负责,企业也更不会愚蠢到采纳银行的建议来经营。

从企业资源的协同效果上来说,银行只是在把企业按照行业进行常规分类以适应相应的授信模型,对企业的经营维度信息(非财务维度)获取极少,即便获取了,也因为数据的非结构化难以进行有效应用,更不用说进行交互,用于业务经营,自然这样的生态也就呈现出不堪一击的状态。供应链金融虽然达成了B端上下游的交易数据整合,但是仍然,供应链金融仍是金融产品形态,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模式。

以前的企业是先有账户再有经营,而未来的企业或许更多是根据经营决定银行服务,这种服务前置的“互联网思维”,未来也一定会从零售服务领域渗透进各类组织服务之中,因为任何产业链的经营终端都是“人”,所以生态的核心更多的是和生态内各个机构组织参与者建立经营(或生活)层面的命运共同体。

3、客户难活跃

为什么还是要说到客户层面呢,因为生态的建设,需要活跃客户作为基础土壤,这里的客户首先是银行的客户,其次要让银行客户按照一定的隐私标准有序成为生态参与者的客户,并且与生态参与者的已有客户融合,这种融合在曾经的线下业务时代是很难的,更大的风险是造成客户流失,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融合则可以通过技术方式实现,降低客户流出生态体系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银行在线上服务领域更容易进行金融生态的初期建设。

归根结底,作为生态的主导方,没有基础活跃客户,生态战略就难以起步,有活跃客户,却不愿意拿出来与生态共同分享,生态战略也难以起步,有活跃客户,也愿意拿出来,但是客户对生态的形式不买账,生态战略还是难以起步,因此这是一个流量基础+共享技术+市场品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有的时候,银行过分关注账户经营而忽略流量用户经营,过分关注于金融业务本身而不将用户的金融需求向前一步甚至多步去进行思考,也就看不明白流量用户经营的目的有的时候不是简单服务于账户增量,而是为了维系一个更加庞大稳定的生态体系。

生态的构建往小了说,可以放在线上业务的闭环服务设计中,往大了说,可以延展到全行甚至整个行业从C到B的各类衍生服务中,它是一个美好的交互未来,却又有点让人可望而不可即,,但作为生态的构建主体,至少需要这么几个前提:

1、计算能力的开放,实现原有业务向系统外开放,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业务的开放程度,具备更为广泛的信息接受、储存、分析能力。

2、用户能力的开放,能够实现用户的输出与输入,将用户从静态管理提升为流动管理。

3、盈利能力的开放,每一项业务都能带来上下游成倍的辐射业务,将盈利能力开放并匹配给全生态的各个节点,实现混合商业的高效协作。

好了,说了很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的金融生态化发展之路还充满各种未知,大型银行把握大量的生态资源,原本具备生态建设的各类要素,但也正是因为资源的庞大反倒让银行在生态化转型的每一步都变得异常沉重。

这样的存量包袱有的时候不是业务层面的,更是心理层面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