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本文为罗胜在『慧保天下』主办的“燕梳思享会”第三期上的演讲内容。

 

Part 5:万能险成为寿险市场主打理财产品,与资产驱动型业务模式兴起之间相辅相成,有内在逻辑关系

除了传统定期寿险产品,《保险法》所定义的所谓新型寿险产品,主要是指分红、投连和万能。这几类产品,可谓各领风骚三五年,你方唱罢我登场。最早崛起的是分红险,高峰时占整个寿险市场70%以上份额。投连险虽然始终没有成为主角,但在股市高涨时也红火过一阵子。近年来,万能险成为市场主角。经过最近几轮风波,万能险美人迟暮,分红险卷土重来。谁是产品舞台这一系列风云变幻的导演?

说实话,一般公众要分清楚这几款产品,还真有难度。我就属于一般公众,不过我请教了多位精算师,这里帮大家通俗地对比一下。

一是保障因素。投连险明确不含风险保费,属于光明正大的投资型产品。分红险一般都或多或少包含保障因素。万能险的保障因素可以根据客户指令不断调整,但很多公司产品开发阶段就将其中的风险保费设计为零,实际是将其变成了一款纯投资产品。

二是收益保证。投连险每个客户都是单独账户管理,不保证投资收益。分红险和万能险都由保底利率加结算利率构成。所不同的是,分红险的结算利率不对外公开,万能险结算利率需要对外公开披露,更有利于客户比较。虽然在产品设计上采取浮动收益,和投资收益挂钩,但实际上各家公司的结算利率都差不多,部分公司的万能险基本上最后都变成了固定收益产品。实际上,客户在购买时也是将其作为固定利率产品对待的,并不关心公司的分账户投资收益,公司也基本不做披露。

三是结算周期。投连险每日结算,这对公司的账户管理要求很高,同时也限制了公司的投资范围,基本上只能投资于每日有交易的公开市场产品,主要是股票。分红险每年结算一次,加上分红率不对外公开,对公司来说比较好控制和管理。万能险每月结算一次,结算利率公开披露,比较好地平衡了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

四是投放渠道。分红险在代理人和银保渠道都有销售,因为件均保费高,手续费收入高,尤其受代理人欢迎。投连和万能主要在银保渠道销售。有时作为是一种销售策略,万能险也会在代理人渠道和分红险一起组合销售。

五是产品期限。三类产品在期限上并无很大区别,往往在设计上都是长期甚至终身的,关键点在退保扣费的设计上,在产品新政实施之前,一般都是1-3年。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几点结论:一是风险保费为零的万能险,由于产品形态更为简单,客户便于理解,对售后服务的压力不大,成为资产驱动型商业模式的首选。

二是部分新公司自身没有代理人队伍,主要依靠银保渠道,万能险便于在银行销售,成为当然之选。

三是万能险的结算周期设计更为合理,便于投资运作,且结算利率公开,便于新公司开展客户竞争。由此可以看出,从理财的角度,对于客户和公司两者来说,万能险都是有产品优势的。资产驱动型发展模式和万能险崛起之间,有内在逻辑因素,可谓相辅相成。

Part 6:保险产品的理财和保障功能是否必须捆绑,应当更多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保险公司的渠道战略

为了强化保障功能,落实“保险业姓保”,目前监管政策已经明确,万能险的风险保费不能为零,否则不予备案,换句话说就是理财和保障必须捆绑销售。这在当前行业治乱象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强力措施甚至“矫枉过正”,是完全可以理解并应当坚决执行的。长远来看,在市场得到有效矫治以后,保险产品的理财和保障内容在是必须捆绑还是允许分拆,或者说,允不允许风险保费为零的万能险产品的存在,我认为值得从理论上再讨论。

第一,理财和保障是捆绑还是分拆,从根本上应该取决于客户。理财和保障,对于客户而言是不同的诉求。一般来说,客户更喜欢简单明了的产品。保险产品的复杂性,一直被消费者诟病,甚至让一部分有保险需求的客户望而却步,成为保险消费普及提升的障碍性因素。在一个产品中,强行将理财和保障捆绑在一起,当然会增加产品的复杂性,这不一定符合保险客户的需求,市场也不一定认可。

第二,理财和保障分拆,产品更加透明,对消费者利益保护更有利。寿险产品无非遵循风险定价和收益定价两个原则,由此把保险产品分成纯风险定价产品、纯收益定价产品和混合型产品三大类。捆绑即是所谓混合型,由于这类产品定价和精算过程相对复杂,消费者更难理解,也不方便比较价格和服务内容等因素,实际是有利于保险公司而不利于客户的。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简单透明成为一种普泛性需求,产品简化更能得到消费者认同,也更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保护。

第三,产品简化是关乎渠道建设的战略性问题。渠道问题一直是保险经营中的关键和重点。个险、银保和电商三大类渠道中,个险渠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投入比较大,部分老公司基于人口红利期的历史时间窗口,经年累月,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代理人队伍,形成了渠道方面难以撼动的竞争优势。新公司要想重走长征路,似乎已经机缘不在,难度非常大,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为此,很多新小公司战略性放弃了这条路径。

剩下的银保和电商渠道在目前阶段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更匹配简单型产品。换句话,产品和渠道之间,呈现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产品的复杂化程度对渠道的构建和布局有实质性影响。

产品越复杂,越会增加销售难度,越不利于互联网保险等新渠道的培育和发展,而这恰恰是未来行业自主渠道发展的方向。产品越复杂,越会增加业务起步和壮大的难度,不利于没有代理人队伍的新小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实际构成了对老公司竞争优势的强化和保护,不利于保险市场的均衡发展。

第四,理财和保障是捆绑还是分开本身不是问题重点,产品的价值和安全性才是关键。换句话说,监管的重点不仅在产品设计和产品形态本身,而在于产品对客户是否有价值,承诺的利率是否能得到保障,保险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其承诺,能不能兑现等。部分公司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承诺过高的收益率,反而令人生疑,更需要加强产品的后续监管尤其是资产负债匹配监管。

换句话说,控制住了随意的承诺利率,也就控制住了这类业务的规模,控制住了成本和风险。单纯的理财产品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无投资支持的利率承诺和规模扩张才是需要真正管住的。

第五,在强化保险保障功能的调控措施方面,监管也许可以考虑要求进入规模转型阶段的保险公司用已售产品的风险保额换理财险产品额度,或者加大理财产品的资本消耗等多种替代措施,不一定必须采取这种在一个产品内捆绑理财和保障功能的方式。

企业视角的理性选择:不同公司竞争力和发展阶段不同,对于规模和扩张节奏,应有自己的把握和调配。万法归宗,科技新势力袭来,未来保险公司的生死存亡靠什么?”

Part 7:保险投资管理具备独特价值和竞争优势,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驱动力

虽然我们一直说保险是承保和投资“双轮驱动”,但当下有一种观点,说保险经营的重点是负债管理不是资产管理。言下之意,保险经营的优先目标是承保盈利,投资反正也干不过别的行业,可以不作重点考虑。我认为这种观点会对行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形成误导,需要认真对待。

首先,从保险公司利源的角度看。

“死差、费差、利差”这三差决定公司利润,是保险经营的基本原理。

三差中,死差(对产险而言就是事故概率)主要靠精算,在产品定价时体现。死差的偏离度越大,要不就是保费充足率不够,公司利益受损,要不就是产品价格过高,消费者利益受损。

费差主要靠管理,在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比较到位的情况下,费用预算过低,可能影响员工利益或者降低服务质量,费用预算过高,同样会抬高产品价格,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顺便说一下,现在车险市场整体费用成本占比过高,被一些人称为“不道德”产品,我认为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判断不一定准确。多少算高,多少算低,实际也要由市场来决定。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在西方一些国家,由于人力成本过高,买东西的价格不如送货的价格贵。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服务不行,疏远了客户,但却用高昂的价格从中介渠道手上买客户,问题的关键似乎是能否实现从“财务替代”到“解决方案替代”,提升车险服务的内涵和价值。如何通服务的提升或对场景的控制,实现对部分中介环节的挤出,可能才是解决费用过高问题的关键。

也就是说,死差和费差,都是在客户和公司之间进行利益切分,是分蛋糕,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是“与民分利”。随着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在这两差中挣钱的难度越来越大。

真正的出路在于做蛋糕,也就是通过投资获取利差,这个收益空间没有限制,多多益善,是“为民创利”,客户和公司可以共赢,换句话说,利差是保险公司最符合各方利益的利润来源,也应当成为最主要和最具竞争力的利润来源。

以此角度观察,所谓负债驱动型模式,就是三差均衡实现公司发展;所谓资产驱动型模式,就是放弃死差和费差,单纯追求利差实现公司发展。当然,如果把利润完全寄托在利差上,投资的压力就很大,可能会导致公司投资动作变形,甚至铤而走险,到处“抢逼围”,吃相难看,最后累积风险。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结构,如何在客户利益和公司发展之间寻求稳定平衡,才是公司经营管控之道,才是政府监管调控之道。

其次,从金融各业比较优势的角度看。

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远不是行业内部的竞争,就寿险而言,竞争对手包括几乎整个金融行业。和其它金融行业相比,保险的优势真的在负债端吗?我认为可能恰恰相反。简单拿保险与银行、基金做个比较。

银行和保险比,具有如下优势:一是账户优势。银行独享货币账户专营权,是法定的资金流通通道(保险公司也要在银行开户),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公共基础设施而不是单纯的商业企业。天生离资金和账户近,自然容易成为各行各业的通用渠道。

二是网点优势。银行是网点布局最全、覆盖最广的金融机构。随着中间业务收入的提高,网点的成本被摊薄,成为展业基础。

三是客户优势。货币资金服务是客户的基本生活需求,粘性很强,频度很高,银行更容易形成客户资源。

四是信用优势。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历程中扮演了特殊角色,具有基础架构作用,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加上政府有形无形的信用担保,奠定了银行在民众心目中的特殊信用地位。

基金和保险比,负债优势也很明显:一是基金产品形态简单,管理过程清晰透明,客户容易理解接受,营销成本低。二是服务内容标准化、简单化,账户对账户,运营成本低。相比之下,保险产品复杂,后续服务流程环节多,实际服务内容个性化。这就好比麦当劳和川菜相比,当然是前者更易于复制和管理,规模成本更低,也更容易扩张。

因此,如果不考虑其它功能因素以及行业内部的竞争,单就在市场上拿资金来说,银行最容易,成本最低,基金次之,保险成本最高。这是有统计数据支持的,银行资金的综合成本只有保险一半左右。

从投资的角度分析,保险投资范围广,可谓“宽谱基金”,相比存款和基金,有更大资产分布空间和纵深优势,利于在各种经济形势和市场条件下配置资产,形成逆周期和长周期的投资优势。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生态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越复杂的生态,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越强,生态越稳定。

有人统计,从2008年到2016 年,保险资金总体累积的净值是 1.54,涨了54%,但同期混合型公募基金累积的净值是1.43,涨了 43%,也就是9年时间,保险资金的收益表现要优于混合型公募基金。

因此,单纯从资产负债模式来看,如果我们做得足够好,保险在投资方面尤其是资产配置方面不仅不是弱势,甚至是有一定相对优势的。

第三,从客户诉求和利益关切的角度看。

实际上,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也无法截然分开,不可能有单纯的负债管理。原因就在于,对收益的渴望,是客户的本能诉求。大家看最近几年相继爆发的泛亚、e租宝等风险事件,难到客户真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知晓其中的风险吗?为什么总有人铤而走险,拦都拦不住?都是收益惹的祸,苟利“收益”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们经常说产品要差异化竞争,在金融领域,其实很难做到。如果客户的核心需求是收益,那金融产品都是风险和收益的不同组合而已,不可能有什么大不同,同质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差别只在收益率高低和风险大小而已。

而且从保险的初衷来说,单纯的保障只是风险的分配和转移,提高收益才能总体抵御和弥补风险。

现实中,我们看保险公司经常推出各种新产品,业内人都知道这些产品其实内容都差不多,换瓶不换酒。

因此,为客户创造收益,创造经济价值,是金融企业本身得以存在的专业价值。何以创造?唯有投资!概言之,投资是所有金融企业竞争之根本所在,是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岂能轻言放弃?

目前现实是,保险在投资市场上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口碑,竞争力远远不够,甚至没有自信,自认“金融民工”。大家普遍看到,无论在研究力量、人才储备、激励机制以及技术手段方面,大部分保险公司和其它金融机构相比,都处在劣势,似乎已经在战略上放弃了与其它金融行业在投资能力上的比拼。

基于以上分析,对投资在保险经营中定位,我认为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和澄清,否则保险业在金融业中的地位会越来越边缘化。

首先,承保和投资“双轮驱动”的方向不能变。强调负债管理没有问题,但投资也是保险经营的根基,是保险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偏废。作为投资领域的后来者,我们本身带着先天的不自信,不能再因为这些年保险在投资方面犯了些错误,就整体性地否定保险投资的正当性。实际上,投资搞不好,保险不仅做不好理财,同样也做不好保障。

一方面,投资端应当制约负债端,否则如果负债端完全不考虑成本,放开手脚,保费很容易像洪水一样涌进来,这时如果投资跟不上,做得越多亏得越多,保费就不再是资源而是包袱。

另一方面,投资应当为负债提供充分支持,增强保险产品的竞争力,提高行业的保障供给能力,才能促进行业回归保障。从长远看,保险业应当将保险投资管理具备独特价值和竞争优势的信念作为行业共同的战略意识。要重拾雄心和信心,美国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巴菲特也许可以成为我们的楷模,我们的榜样。

其次,应当形成有保险行业特色的投资价值观和方法论,建立系统、完备和独立的保险投资理论体系和规则体系。由于保险是投资领域的后来者,保险投资本身又是一种组合投资,是一种资产配置,我们当然需要学习和借鉴其它金融行业的投资理念、专业能力和管理方式。但基于负债端的复杂特点和资金的性质,保险投资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复制和抄袭其它行业,应当建立与行业风险文化相匹配的投资文化、投资理论和投资技术。

第三,加强保险投资的战略性基础能力。应当承认,保险的投资管理起步晚,还处在从负债文化到资产文化的过渡期,底子非常薄。在投资理念、管理水平、研究能力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这几年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差距还很大。就说一个指标,什么时候,保险公司自己的投资分析报告或市场研究报告能够比证券公司或投行研究部门的报告卖得更好,可能我们的投资能力建设就算与其它行业找齐了。

最后,允许投资管理模式差异化。重视投资并非要求公司一窝蜂都要建立自己完整的投资团队,不切实际地打造超出自身负担的投资能力,监管不宜搞一刀切。对于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公司,投资管理模式可以不同,大中型公司应当成为行业担当,小新公司基于成本约束和专业性等因素,可以考虑建立更好的投资外包管理机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投资管理能力。

Part 8:期缴和趸缴都是保险公司经营的理性选择,两者合理调剂和适时转型是企业经营管理之道的体现

在大家都认可期缴才是真正好业务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该不该做趸缴业务?站在公司和客户不同立场,站在不同情形的保险公司的角度,答案并不一致。

首先,对于客户而言,选择趸缴还是期缴,完全基于自己的资产和收入状况,而不会考虑这对保险公司构成什么影响。期缴是一种需求,趸缴也是一种需求,各自有自己的规模空间。

从业务价值的判断来讨论期缴与趸缴,纯粹是一种企业视角。问题的实质是,客户的趸缴需求就在那里,你要还是不要?如果认为期缴是好需求而趸缴是坏需求,作为在这个市场上抢业务的保险公司,你有得选还是没得选?如果把客户的趸缴需求引导转换为期缴需求,对保险公司可能是好事,对客户利益是好是坏呢?

其次,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相较于趸缴,期缴是一种更优质的业务,期缴的比例越大,公司负债的稳定性越强,持续增长能力越强,对公司长期稳健经营越有利,在现有估值模型下公司价值也越高。趸交比例过大,公司业务稳定性弱,业务价值含量低,在极端情形下,如果业务波动性过大,可能导致现金流问题,构成公司经营风险。

这些道理已成行业共识,投资人和管理层都明白。但也要看到,趸缴业务并非一无是处,相较于无业务而言,趸缴起码是有业务。趸缴比较适合银保渠道,门槛比较低,银行也更愿意卖这种一锤子买卖的产品。

保险公司发展初期,在没有长于期缴业务的个险渠道的情况下,做趸交几乎是必然的,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已经建立成熟的代理人队伍的大公司对新小公司说趸缴不能做,似乎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第三,通过趸缴业务,使公司尽快建立一定规模基础,是公司高管理性选择的结果。相较于期缴业务而言,趸缴业务最大的好处就是公司资产容易上规模。那么,单纯为了规模,趸缴业务值得做吗?规模对公司而言难道只是高管的虚荣心或者CEO的帝国梦想?

从投资人的角度,做一家公司,单纯为了实现赚钱的商业目的,可以有做利润、做市值和做规模(现金流)等不同的方法和路径。

大家可以看到,保险公司普遍都有规模冲动。过去我们经常贬低这种发展思路,但实际上,做规模正是投资人或管理层理性选择的结果。规模对保险公司这类金融机构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特殊价值。

一是摊销固定成本。大家知道,保险是严监管的行业,合规成本非常高,加上金融人才贵,人力成本高,没有一定规模的业务,几乎无法支撑公司费用开支和正常运转。一定的资产规模是保险公司生存的基本保障。

二是有一定的资产规模,资产配置时才可以有更多选项,才可能实现更好的收益匹配。

三是有助于在业务合作中建立谈判优势,提高规模效益,降低平均成本。

四是保险公司注册资金要求高,迅速做出一定规模,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是投资人的通常要求。当然,有的公司股东志存高远,管理层细嚼慢咽,自始至终走慢工细活的道路,作为一种路径选择,当然值得鼓励,更值得期待,但这毕竟是少数资本的选择。

五是有利于公司基本稳定。金融机构的稳定性是建立在一定的资产规模基础上的,“大而不能倒”是一种现实选择而不是政策导向。危难之时,家底厚的更可能活下来。

不同公司的竞争力和发展阶段不同,对需求的把握和挑选机会不同,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最终的选择也会不同,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当规模达到一定级别后,规模增加的边际效益递减,再盲目扩大就意义不大了。

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更看重负债业务的稳定性,也有回旋余地和能力储备发展期缴业务时,业务结构应当随之转型。能否克服规模冲动或规模成瘾,从简单粗暴、大干快上、高歌猛进的发展模式,转为拼管理、拼品质、拼定力和耐力、精耕细作的发展模式,是检验一个公司是否能进入成熟发展期的重要标志。

由于趸缴规模型和期缴持续型业务模式依赖不同的管理方式、能力模型、人力资源结构和渠道布局,公司能否成功转型、如何实现转型等现实问题,成为考验公司综合能力的一道大坎,也测试着高管的战略智慧、决策管理和执行力水平。

期缴和趸缴两者之间如何调剂和搭配,如何在合适的时间有效推动并成功转型,是企业经营管理之道的体现,是公司适应市场能力的体现。

在发展期缴型业务方面,有一种观点是产品久期越长越好,我认为也有点绝对。

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谁能在长周期内精准定价?从更长的时间周期和西方的经历来看,现在的利率水平绝不在低位,未来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以现在的利率水平做超长的久期,利差损几乎在所难免,中国寿险业曾经的教训难道忘了吗?

其次,长期负债模式下,谁能回避通货膨胀的问题?尤其在快速发展和剧烈变化的中国经济模式下。前段时间大家都在热议一个话题,一个客户在银行存入1200元,44年后取出2684元,这个故事会带给民众什么样的观感?又能带给金融机构何种反思?实际上,价格定低了,不能跑赢通胀,对客户利益会是很大的伤害,反过来影响客户对保险行业价值本身的信任,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第三,超长期的负债管理,对客户收入的稳定性也有很高的要求,谁能替客户保证?因此,我虽然主张保险理财要“做长”,但并不认为应该什么情况下都无限制地拉长负债久期。

我认为以现金价值为重的保险产品,十年左右的久期应该是各方利益一个比较好的平衡。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考虑保险经营,不能从单一角度考虑问题,否则利益长期失衡,会动摇公司甚至行业存在的根基。

Part 9:平安和泰康两种不同的产业链扩张模式演示着保险业发展的未来,科技将是保险故事下一个篇章的主题

我把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分为内涵式和外延式两大类,其中,内涵式是指在保险业内部扩张和壮大(不同于通常的定义),包括负债驱动型和资产驱动型两种模式,前者的代表是人保财险、众安,后者的代表是安邦、生命。

外延式是指寻求行业外的延伸和布局,包括综合金融和产业链生态两种模式,前者的代表是平安,后者的代表是泰康。

内涵式模式中,资产驱动型模式随着一系列监管新政的出台,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负债驱动型模式经过保险业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沉,如果再按照过去机构铺设、人海战术、成本控制或降费竞争等老套发展方式,这种传统发展模式的扩张能力和可拓展范围几已触顶。

如果不能及时导入保险科技等新动能,这种模式已走到极致,没有了想像空间,未来这种单线条的传统故事也注定乏善可陈。而且在产险领域,无人驾驶汽车普及等新型风险结构迟早会降临,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这种模式头上。

未来的出路,甚至更像是一场逃生,而不是欢迎晚宴。

外延式扩张才是保险业下一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外延式扩张模式中,综合金融模式不具可复制性。虽然诸如人保、人寿、安邦等公司都曾经试图营建真正的综合金融集团,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收紧,形成平安这样的全牌照金融集团的历史机缘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未来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想象空间的发展模式,似乎只剩下产业链或生态建设这一种模式了。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所依赖的各种内外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都有质的飞跃。基于这个变化,我们可以重新设计产业各环节,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增强产业统筹能力,延伸产业辐射范围,通过对产业链的改造和重塑,实现更大业务追求和价值目标。

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看,保险当前用财务给付来增强消费者的应对风险能力,未来,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在升级,更需要一个简便但全面的解决方案。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如果用花大成本建立起来的保险供给侧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既可以摊薄保险服务成本,又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获得额外回报。

平安和泰康的掌门人都是这个行业的战略大师,都是各自战车的老司机,两家公司殊途同归,都走到了外延式扩张这条路上来。他们怎么唱这台戏,不仅关乎两家公司的发展,也关乎行业的未来。作为行业中人,我们不应该只作吃瓜群众,置身事外,而应该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这里,不妨对两家公司作一个初步观察。

第一,起点不同。平安集团其实是复合模式的代表,既是综合金融,又是科技金融,还是产业链金融,既有先发优势,又有体制优势,还有规模优势,已经在行业全面领先。泰康是专业化经营的代表,成于人身险,深耕人身险,依托人身险。两者基础条件不同,泰康模式如果成功,更具代表性。

第二,路径不同。在这场建生态、圈场子的运动中,平安似乎更多是在做入口,成则兼济天下,不成则反哺主业,全方位打造数据基础,厚植客户土壤,加固业务竞争的护城河。泰康则看起来更像是以保险业务为基础,对客户的关联需求进行追踪开发,同时作为一种稳定的资产配置方式,形成产业之间的协同推进和关联发展。从初步印象来看,感觉平安做厚,是从产业到保险,泰康做深,是从保险到产业。

第三,方向不同。平安以科技实力为支撑,重点布局互联网领域。在完成生态建设的同时,试图向科技企业的身份转化,未来发展更多对标阿里和腾讯,突出表达公司的科技形象和科技实力。

资本市场是科技的势利眼,目前企业市值全球排名前10的企业中,科技企业占了8家。平安科技力量雄厚,但作为传统金融企业的形象根深蒂固,与对标企业比,虽然平安利润远超腾讯和阿里,但市值仅为其中一家的三分之一,差距非常大。

从PE看,平安是11倍,腾讯是40多倍,阿里巴巴是60多倍,众安是梦幻般的数千倍,从PB看,平安是2倍多,其余三家都在10倍以上,几乎云泥之别。这就是科技概念在资本市场的含金量。平安想做大市值,首选当然是从科技方向突围。马明哲董事长在不同场合,几乎都在强调平安的科技因素和公司的科技化战略。最近平安向行业内部输出科技能力,看起来好像是和蚂蚁金服较着劲儿,如果不从打造科技概念的角度入手,似乎也不好理解。

前几天网传一个马明哲和马云的对话视频,那是2013年的一场讨论,马明哲当时还站在传统金融的立场和马云对垒,但今天大家都看到,他已经是金融科技领域最坚定的拥趸,正带领平安向科技全面转型。

泰康则不一样,虽然公司内部提出要对标亚马逊,但至少到目前,科技能力还没有成为泰康竞争力的标签。对于泰康来说,目前的生态发展更多体现为一种投资模式。长远来看,如果没有建立起基于技术、数据和管理模式的整体协同战略,保险主业和相邻产业之间呈现为一种松散的多元化,生态的溢出价值无法形成,商业模式的竞争力会打折扣。泰康如果在投资层面和技术数据层面同时发力,完善生态建设的路线图,更可能真正达成一种值得称道的商业模式。

总的来说,不管是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都需要依靠互联网,依靠信息科技。互联网本身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生产关系,大数据是基本的生产资料,人工智能则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这就是“互联网经济学”的三要素。

智能驱动和网络协同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扩张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险公司在起步、发展、扩张、壮大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万法归宗,科技是保险故事下一个篇章的主题。

保险未来的故事,参与书写历史的人更多,辐射范围更广阔,内涵外延更丰富,故事肯定更加精彩。

对以上话题,简单总结如下:

第一,商业逻辑背后,是商业价值观的体现。我们从价值判断上怎么看待这个行业,我们就会采取什么样的商业行为,形成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同时也决定我们向哪里走,走多远。

第二,对外,保险业目前在传统保障领域深耕不足,保险的保障功能远未充分发挥,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没有得到社会充分认可,这是整个行业需要深刻反思的。与此同时,保险公司的跨行业生态建设刚刚起步,模式尚需观察,成败还无法定论。

第三,对内,行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能力、服务能力、风控能力、监管能力都还在成长之中,远未成熟,要达到既承载外部期许,又承载自身梦想的水平,还需长期修炼。

第四,落实“保险业姓保”,不仅是必须不折不扣落实的政治任务,更是保险业最符合当前情势和商业逻辑的现实选择,保险业需要真正沉下心来,苦心孤诣,修身养性,才可能在未来有更大作为。对保险的长期储蓄和财富管理功能,需要行业积极探索,进行新思考,做出新概括,才能达成具有行业特色和综合竞争力的新实践。

谢谢大家!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