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17年是网贷行业合规规范年。随着网贷监管“1+3”制度体系全面完成和互金整顿的持续开展,合规成为P2P网贷平台这一年发展的主基调。这一年监管加码、平台数量持续下降、现金贷整顿,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同时这一年网贷行业迎来上市潮,信而富、和信贷和拍拍贷组团海外上市。

2017年已近尾声,2018年网贷行业将如何发展?网贷之家研究中心认为,P2P网贷行业在2018年正式迎来备案年,并预测将出现以下十大发展趋势。

一、合规化收官,备案基本完成

2017年网贷行业重磅监管文件陆续出台。尤其是银监会在2017年2月和8月分别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标志着网贷行业银行存管、备案(2016年11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规政策悉数落地,并与2016年8月24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共同组成网贷行业“1+3”制度体系。同时在这近一年的时间内,各家平台将合规作为平台发展的主旋律,在借款限额和银行存管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

网贷行业借款限额合规性进一步好转。数据显示,2017年11月待还金额超20万元的累计金额占比为40.94%,相比2016年8月下降了22.3个百分点;2017年11月待还金额超100万元的累计金额占比为29.43%,相比2016年8月下降了24.7个百分点。预计随着平台满足限额要求发标,该数值将逐步下降,2018年将全面完成借款限额要求。

同样这一年平台银行存管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4日,全国共有879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44.98%,其中有663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含上线存管系统但未发存管标的平台),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33.93%。从上线时间来看,2017年至今已有553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系统,占上线总数的83.26%,是2016年全年上线总数的5.32倍,可以看出大部分平台均是2017年上线,银行存管进度非常快。另外随着《关于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测评工作的通知》的下发,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的开展将有利于规范资金存管系统功能和业务,实现标准化,促进银行合规开展存管业务。

12月8日,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通知对下一步的整改验收作出具体、详细部署,明确了具体的整改和备案时间表。预计2018年上半年将掀起备案热潮,网贷平台合规化将逐步完成,备案将基本完成。

二、行业成交稳定,平台数量持续下降,仍以良性退出为主

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底,今年以来网贷行业总成交量达到了25800亿元,较2016年同期成交量增长了41.8%。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60091.32亿元,首次突破6万亿大关。从2017年各月P2P网贷行业成交量走势来看,月成交量稳定在2000亿元以上,2018年网贷行业成交规模将趋于稳定,预计2018年全年P2P网贷成交量约为3万亿左右。

从平台数量来看,虽然行业整体规模在增长,但平台数量却在逐步下降。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954家,相比2016年底减少494家,从2017年各月P2P网贷平台正常运营数量来看,P2P网贷平台呈逐级减少趋势。随着监管持续加码和2018年网贷备案登记正式落地,预计截至2018年年底网贷平台数量将维持在800家左右。

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底,今年以来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共计612家,其中问题平台199家(跑路58家、提现困难138家、经侦介入3家),占比约为32.52%。而2016年同期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共计2003家,同比减少1391家,可见2017年至今P2P网贷行业退出平台的数量相比2016年同期明显下降,并且更多的退出平台以停业、转型等良性退出为主。预计未来一年内,停业、转型等良性退出将仍是平台主要退出方式。

三、对资产的争夺更加激烈,供应链金融或受追捧

2017年,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和落地,P2P网贷平台的资产端范围进一步收窄,诸如校园贷、金交所业务相继被禁,现金贷业务受到整顿,大额超标业务要清理,否则无法通过整改验收并取得备案。P2P未来资产端“小额分散”的定位愈加明晰。

进入到2017年,传统热门消费金融、车贷获得了稳定发展,三农资产、供应链金融等也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对象。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在六项重点任务指出: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兼具支持小微企业、为实体经济赋能的角色,迅速成为行业热点。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P2P网贷行业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至少有118家,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的比例为5.89%。随着金融服务实体供应链金融创新推动的政策逐步落地,我们预测,在2018年供应链金融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从近12个月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走势进行观察,网贷投资人数趋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而借款人数则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从2017年8月借款人数反超投资人数开始,连续4个月借款人数仍保持领先趋势,12个月内其增长达到155%。随着网贷行业各项基本制度的建立,备案的基本完成,投资人的信心将获得提升,并将在2018年加速进入行业。

四、行业利润上升,上市潮依然以境外为主

2017年开始,伴随着“金融科技”概念在全球热度的持续发酵,互联网金融企业掀起了一波境外上市潮。美国IPO市场由于排队时间短,在已直接上市的4家P2P平台中,有3家都为2017年上市,4家共同的业务类型均为消费信贷。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国内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还未结束,A股直接上市在2018年仍难开闸,美国和中国香港仍将为P2P平台上市的首选地。

据网贷之家了解,多家网贷平台已经在筹划上市。我们预计,2018年6月网贷行业完成初步备案工作、合规程度大幅提升后,将有更多P2P平台或者拥有P2P业务的金融集团谋求上市机会,以获得先发优势。特别是经过多轮融资、净利润较好的头部平台,备案和上市将成为2018年首要目标。

行业盈利方面,多家平台已在2016年扭亏为盈,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业务模式。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设的互金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显示,目前已有55家平台显示为盈利,其中25家平台从2015年至2016年扭亏为盈。

经过2016至2017年的行业整改,一些完成度较好的头部平台,在合规成本方面的支出逐步稳定。在2018年备案元年开启之际,或迎来盈利春天。

五、大佬或加速布局P2P网贷行业

近期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陆续下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和《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网络小贷业务进行整顿。网络小贷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开展贷款业务,其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股东捐赠、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融资以及以资产证券化方式融资。此前不少头部互联网平台主要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变相放大杠杆,来扩大业务规模。此次要求以信贷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名义融入的资金应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将大大限制了网络小贷的融资杠杆率,意味着此前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出表”以绕过杠杆限制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了,放贷规模也将必然受到限制。而P2P网贷平台是作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并无经营杠杆限制。所以对于想要布局互联网金融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大佬们,P2P网贷将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部分地方政府也开始鼓励当地的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设立P2P网贷平台。如浙江省在此前发布的《浙江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提到支持省内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等发起设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另外上海、广东和深圳在此前出台的相关政策中也提及鼓励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在此前厦门金融办公示的5家拟备案的网贷平台中就出现京东的身影,虽然京东目前还未正式开展相关业务,但这标志着京东已正式入局网贷。

随着监管层对网络小贷业务和融资杠杆的限制,P2P备案进入实质阶段,加上部分地方政府鼓励支持,未来大佬们或加速布局P2P网贷行业。

2017年6月,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主管的“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各家互金协会成员单位纷纷接入,依照监管要求披露自身运营信息。截至2017年12月20日,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已接入115家平台,以月度为单位进行运营数据方面的披露。

2017年8月,银监会颁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简称《信披指引》),对P2P网贷机构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具体要求。同年10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更新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标准: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向银监会进行了整体对标。目前,众多平台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设置信息披露专栏,并进行定期更新。根据银监会《信披指引》内容,P2P网贷机构关于信息披露的整改期自公布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2018年,随着整改节点的临近和平台信披工作的不断推动,我们认为行业透明度将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透明度、备案、存管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投资人的行业认可度也将在2018年大幅上升,行业收益率将继续小幅下行。

自2014年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达到顶峰以来,逐年缓慢下降。2016年8月以后,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维持在10%以下。观察近12个月P2P网贷行业综合参考收益率走势,上半年逐月下降至最低点,此后又有小幅度回升。整体仍处于下行趋势。未来一年,行业综合收益率或进一步小幅下行,直至稳定区间。

七、保险等第三方担保将成主要保障方式

2017年12月,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风险备付金与P2P的信息中介定位不符,应当禁止继续提取、新增风险备付金,对于存量则需逐步消化、压缩备付金规模。同时严格禁止P2P以此进行宣传,各地应当积极引导网贷机构采取引入第三方担保等方式对出借人进行保障。

此前,保监会曾下发文件《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对网贷平台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方式予以明晰。

在短时间内网贷行业去除刚兑还不现实的背景下,未来一年,平台将会积极寻求履约保证保险、第三方担保等方式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在网贷行业备案之后,履约保证保险等第三方机构的态度也将转为积极,从而成为P2P网贷平台保障投资人的主流模式。

八、征信、数据共享、智能风控的作用将提升

2017年下半年以来,现金贷话题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多头借贷、风控不力等问题频频爆出。在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密集整治的大背景下,11月,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与8家个人征信机构共同发起个人征信机构,即市场热议的“信联”组织,日前被正式命名为“百行征信”。在2018年,“百行征信”将正式运作,并为网贷行业提供征信数据支持。

目前,一些P2P网贷平台已与第三方征信机构开展合作,打破信息孤岛。此外,已经有部分平台已按照银监会要求,在全部或部分项目信息中披露借款主体的人行征信情况。

2016年,由国务院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文件中曾提及:“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随着行业对征信的重视以及征信数据库的建立,未来,各类面向借款人的评分模型、反欺诈算法等智能风控与征信数据共享将进一步得到扩展,从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实现网络贷款的风险管控。

九、行业集中度继续上升,并购加速

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前10的平台贷款余额占全行业贷款余额的34.55%;前50的平台贷款余额占比为63.58%;前100的平台贷款余额占比达到73.92%。从2017年P2P网贷行业集中度数据及走势来看,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马太效应加剧。随着备案的落地,预计网贷行业集中度将继续上升,特别是前10的平台,集中度将更加明显。

根据《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监管部门要求各地方于2018年6月底之前完成全部备案登记工作。对于未通过备案登记的网贷平台,监管部门也给予了退路,通知提及对于积极配合整改验收工作但最终没有通过的机构,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或引导其逐步清退业务、退出市场,或整合相关部门及资源,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并购重组。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于行业的并购重组是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网贷平台作为撮合资产端和资金端的信息中介,在随着行业进入监管后时代以及合规化收官,资产端将显得尤为重要,优质资产的争夺必定越来越激烈。对于大平台来说,通过并购整合可获取更多的业务场景,拓宽资产端,进一步巩固平台在资产生产上的业务能力,在未来发展中取得先机优势。而对于可能无法通过备案的中小平台,合并重组无疑也是在这种强竞争格局下生存下来的另一种方式,预计未来一年内,行业的并购重组将明显加速。

十、境外合作加强,输出技术与商业模式

据网贷之家参与调研的剑桥大学《亚太地区替代金融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替代金融规模占据亚太市场总额的99.2%,占全球市场总份额近85%。而P2P网贷是其中的主要业务形式,在全球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随着国内平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越来越成熟,部分平台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开始选择出海,开拓境外资产管理市场,将成熟的业务模式和技术理念输出。如点融网于2015年9月28日宣布与中民租赁、尚乘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设立跨境互联网金融平台,开拓海外市场,2017年8月30日,点融网和FinEXAsia联合宣布,亚洲首个金融科技资产管理平台在香港正式上线;陆金所的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也于2017年7月在新加坡正式开业。

从目前已进军海外市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布局来看,东南亚由于人口基数大,存在人口红利,而且目前关于网贷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政策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东南亚金融基础设施落后,金融覆盖率较低,不少平台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市场。随着国内监管加码以及市场竞争越发激烈,2018年网贷平台或将加快海外布局,加强与境外合作,尤其是东南亚地区。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