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如果说2014年12月16日微众银行的成立,标志着国内民营银行发展的大幕开启,那么在三年后的今天,当新金融行业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们”已经来了又走好几拨,很多人开始好奇,民营银行这三年的“序曲”唱得如何了呢?

民营银行的三周岁“生日”,过得绝对算不上愉快。

据媒体报道,上个月,有民营银行收到银监会通知,除了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之外,其余的民营银行线上借贷业务将暂停。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银监会在下发的《民营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就有要求,民营银行需要适时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获得核准后经营互联网贷款。

监管收紧、业务受阻之下,一直对于民营银行趋之若鹜的资本,对于这块牌照的热情也在逐渐降低。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终止了对于民营银行的申请与筹建。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前11个月,民营银行核名共128家,而从2013年到2016年,民营银行核名总数分别为55家、116家、146家、178家,2017年是这个数字首次出现下降。

有一种观点认为,民营银行的发展令人失望,不仅自身缺乏独特的业务模式、未能形成规模,更没能为整个银行业带来“鲶鱼效应”,达到刺激传统银行的改革与创新的目的。

最近跟两家民营银行的人聊了聊,有些感触。关于民营银行的种种争议,也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可能并不成熟,还盼与你们有更多交流:

✔  监管层对新设民营银行采取了“差别化监管”,民营银行所面临的创新环境并不宽松,事实上,有些地方的严苛程度可能更甚于传统商业银行。

✔  民营银行发展的到底好不好,或者能不能发展好,决定性因素是其所处的生态,而并非牌照本身。

✔  民营银行的目标不是成为下一个“宇宙行”,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它们也确实给银行业带了一股新气象。

最近看到的很多关于民营银行的文章都提到了民营银行所受到的“政策歧视”,总结一下,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获客限制:线下“一行一店”,线上“远程开户”未成熟

《中国银监会市场准入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民营银行机构建设规定,民营银行应坚持“一行一店”,在总行所在城市仅可设1家(在行式)营业部,不跨区域。

由于不能开设分支机构,民营银行很难通过线下扩大服务半径,触及更多的客户。而通过线上展业,个人账户I类账户的远程开户并未放开,线上流量优势也未必能转化成真正的用户。

2、资金限制:规模和成本受限,配比不健康带来政策风险

“存款立行”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第一要义,能够吸引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也是其规模扩张的前提,但民营银行由于线下没有门店支撑,线上存款账户又未能打通,在资金规模和成本上都限制了业务的发展空间。

另外,根据《全国银行业间同业拆借市场操作业务细则》规定,民营银行在成立两年内无法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成立至少三年内,难以通过发行金融债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现阶段民营银行大多也没有资格发行大额存单吸储。

而即便是具备同业存单发行资格,不健康的资金来源配比也使得民营银行必须时刻注意监管的警戒线。2014年,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127号文"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今年4月,银监会下发"53号文",检查"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是否超过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眼下监管对于同业融入资金的定义和范围还尚未完全明晰,但未来如何仍是问题。

3、展业限制:贷款业务审查严格,其他业务难获资格

除了前面提及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受到严格审查与限制之外。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有限等因素,民营银行在申请其他金融牌照、开展合作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

毕竟,作为一个带有试行和开创性质的金融牌照,民营银行受到的约束要比传统银行严苛许多,就更不能和许多肆意生长的创业公司相提并论了。当然,这其中有一些“差别待遇”其实是事出有因的,比如对于互联网贷款的严格限制。

事实上,有一部分公司在发起申请民营银行牌照时,除了资金的投入之外,并没有对银行的定位、业务的开展有明确的预设,甚至银行本身完全沦为资金的通道,这也逐渐背离了这些牌照诞生的初衷。

当然政策也并非没有松动的空间,比如远程开户、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等等,这些放开之后确实会为这张牌照带来更大的价值,但是民营银行会发展得如何,这些大概都不会是决定性的因素,更重要的落点还是牌照在谁的手中,会被怎样使用。

这三年来,尽管民营银行所面临的创新环境相对严苛,但从数据上看,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银监会公开信息显示,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民营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0.6%,远低于低于大型银行1.54%和股份制银行1.76%的总体水平。当然,这也与民营银行整体的资产规模太小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银行前三季度的净息差分别为4.95%、4.86%、4.39%,要远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2.05%、股份制银行的1.84%,这个数字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民营银行的潜力。

但有潜力是一回事,能不能有长远的商业价值和发展空间又是另一回事。

就前面这份数据来看,很多人大概也很清楚,到目前为止获准开业的17家民营银行中,业务相对成规模的可能只有“头部”的几家而已,而导致这种发展差异的原因并非是资本投入、股东实力,而是与新生态的结合程度。

民营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强调差异化竞争,尽管牌照之间也会有差异,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生态。这决定了银行的业务走向和经营策略,以及未来的生存空间。而大家比较熟知的网商银行、微众银行之所以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其股东自带的先天场景优势也至关重要。

当然,大多数民营行都会强调自己的差异化定位,以及依托股东资源形成的生态圈,可是民营银行可选择的定位终归还是有限的,而且落实到业务上,场景的有效性、股东对于资源的倾斜程度会有着天差地别。

之前我与一个从业者交流时,他告诉我,一些企业在申请民营银行牌照之前,大部分都已经有围绕信贷、理财、支付等业务的布局,而这些与银行业务高度重合。

如果股东采取的策略是规避竞争,那么民营银行的处境也比较尴尬。无论股东实力多么强大、用户基础多么雄厚、场景多么有吸引力,这家民营银行的“天花板”已然可见。

对于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我也和很多从业者交流过,尽管一些银行可以在一个生态系内生长得还不错,但是在前述的诸多“差异化”监管条件下,距离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银行”可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在我得到的诸多答案中,我可能更倾向于网商银行行长黄浩的答案。在他看来,如果民营隐含要与传统银行竞争的目标,以现在的资产实力、技术实力确实是不现实的,不过更重要的是,也没有这个必要。

国内已经几千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业务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多一家少一家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而包括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直销银行等在内的牌照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在监管的范围内进行金融创新的一种 “许可”,业务和技术创新才是其“鲶鱼效应”的真正价值,而非抢夺市场。

事实上,这种“鲶鱼效应”并非只是美好的想象,此前民营银行推出的一些的产品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已经为传统银行带来了新的启示,甚至引领了一波新的发展浪潮。

仍然以网商与微众两家为例,前者通过付款码的方式打破了传统银行多年以来高成本、高投入、低效率、低利润的小微金融业务模式;而后者通过其社交渠道搭载的个人在线借贷产品“微粒贷”在几个月前贷款余额突破千亿规模,几乎相当于一个城商行的整条零售业务线。

这也彻底唤醒了传统银行对于同类产品的热情,招行、工行等大型商业银行以及许多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都在今年重新推出或者优化了此类产品。

更重要的是,民营银行在新金融、新技术方面的探索,也对银行业拥抱金融科技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何真正拥有互联网思维,运用新技术、走进新场景,如何开放和合作。

从这个角度来看,民营银行的发展应该值得更多的期待。

(微信公众号:馨金融  Xinfinance)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