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消费者的储蓄概况、消费者储蓄动机的有关理论和研究、美国消费者的退休收入来源及演变、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深度解析消费者储蓄。

从做研究的角度看,储蓄的定义丰富多样,收入减去支出的剩余部分可被定义为储蓄,为了购买车、房等物品所需的存款可被定义为储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净值也可被定义为储蓄,此外,储蓄行为也可以由消费者自己报告。2016年,有55%的美国家庭认为自己有储蓄行为,且收入越高的家庭中有储蓄行为的占比也更高。收入在高端10%的家庭中80%有储蓄行为,而收入在底端50%的家庭中只有43%有储蓄行为。其次,99.4%的美国家庭持有金融资产(包括交易账户、定期存款、储蓄债券,债券、股票、基金、退休金账户、现金价值保险等),其中最大占比为交易账户为98%,持有退休金账户的占比为52%。在户主为35岁-64岁的美国家庭中,持有退休金账户的接近70%,账户平均金额达24万美元;其中收入在高端10%的家庭持有退休金账户的占比接近90%,账户平均金额达64万美元;收入在底端50%的家庭持有退休金账户的占比约为40%左右,账户平均金额为5万美元。收入越高持有退休金的账户比例以及账户金额也更高。

我们基于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即消费者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则会去追求高层次需求,从经济资源的角度来研究储蓄的动机。我们的假设是:当消费者拥有更多资源时,他们会制订更长远的目标。研究发现,消费者储蓄动机存在一定的层次性。用于日常开支的储蓄动机在低收入和低资产群组中占比最高,用于紧急资金开支的储蓄动机在中等收入和中等资产组中占比最高,而用于退休金账户的储蓄动机在高收入和高资产消费者中占比最高。其次,研究也发现,家庭财务需求中的层次由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模式反应出来。支票和储蓄账户代表了消费者最低水平的生存需求,债券和股票代表了消费者最高水平的成长需求,而其余的金融资产则代表了中层的安全需求。消费者持有支票和储蓄账户的占比随着总金融资产的增加下降,持有股票和债券的占比随着金融总资产上升而增加。

我们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的城市工人储蓄动机研究发现,中国人储蓄的目的相比美国人更倾向于是为日常开支、紧急情况、儿童和投资存钱,美国人储蓄动机则更倾向于是为购买重大物品和退休存钱。他们根据中国消费者金融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人三种最常见的储蓄动机是为了应急、儿童教育和退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调查对象的储蓄动机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模式。年轻的消费者储蓄目的是买房买车等大件物品,有孩子的家庭储蓄动机主要是为了孩子教育,年长的消费者储蓄动机主要为了退休存款。

美国人的退休收入来源有四个部分,社会保障基金,公司退休计划,私人储蓄和退休后继续工作的收入。大多数美国退休者的收入主要靠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而这个基金的主要来源是现任工作者工资的贡献。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已经快入不敷出。美国公司的退休计划也从原来的公司管理转变为要工人们自己管理。许多美国人需要很早就要考虑自己如何储蓄和投资来满足退休的消费需求。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在2016年,美国有6600万人在用社会保障金,新加入保障系统的居民达550万。在2015年,84%的65岁以上的美国人通过社会保障系统获得退休收入。社会保障系统87.3%的收入来源是现在正在工作的美国工人缴纳的税金,系统支出的92.5%是用于支付退休金。在1955年,8个工人负担1个退休人员的退休金,而在2017年下降为3个工人。如果维持现状,那么到2034年,美国社会保障系统将面临资金不足,无法支付退休金问题。

美国许多公司给其雇员提供的养老金计划分为收益确定型(Defined Benefit Plan)和缴费确定型(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DB计划是传统的退休金计划,由公司管理退休基金,退休金额根据退休员工的工作时间和薪资决定。在2014年,19%的私营企业员工和87%的政府工作人员有DB养老金计划。DC养老金计划要求员工自行管理自己的退休金,但可以享受免税政策。在2014年,56%私人企业的员工有DC养老金计划。从整体趋势上看,大部分美国公司的养老金计划从收益确定型向缴费确定型发生转变,对消费者管理财务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是作者2017年12月27日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所做讲座的摘要)。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