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本文分析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来看影响金融行业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商业银行应从模式、技术和产品三大方面着手,寻求应对方式和自身的创新突破。发展模式上应推动轻资本、低成本、资金应用集约化;技术创新上应加快业务线上化、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丰富金融科技服务场景;并围绕投资银行、交易银行、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四个方面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文/中原银行行长王炯

近年来,中国在政策和人口红利的推动下,经济金融保持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金融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新旧矛盾交织,机遇挑战并存。但总体而言,创新是时代发展永恒的主体,在信息化浪潮下,经济社会变革的速度持续加快,对商业银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新形势下,只有坚持金融创新实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才能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金融业短期主要受经济周期、监管及金融技术影响

首先是经济新常态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主要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弱化,内部约束增强,由高速增长调整为中高速增长,经济金融转向深层次变革:一是发展模式的变革,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型,发展动力从要素增长转向创新驱动,传统的采用标准化、大批量、低成本盈利的模式面临淘汰,而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创新性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将成为主流。这就要求金融业下沉服务,转变传统“垒大户”的思路,做好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更多地支持小企业、小项目、创业企业而非传统制造业。二是增长动力的变革。消费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存量优化取代增量扩张的经济发展质量在提升。这就要求金融业从同质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从“坐商”转为“行商”、从单一服务功能转向综合服务功能。

其次是金融市场化的影响。一是参与主体多样化。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准入不断放开,金融业的门槛不断降低,基金、保险、信托、互联网金融公司等经营实体不断涌入,丰富了传统资金供需主体,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传统金融机构冲击较大。二是可交易资产进一步丰富。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向标准化和可交易化方向发展,一些非标银行债权,如应收账款通过标准化设计形成ABS,成为标准化的市场交易标的。此外,中国在产权制度上推进改革,使农村“三权”流转成为现实,资产流动性增强,进一步推进了农村资产参与金融市场。三是价格体系进一步市场化。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对金融业产生巨大影响,银行的净息差不断缩小,利率波动加剧,甚至出现倒挂风险。可以说商业银行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寻找新的、稳定的利润增长点已成当务之急。

再次是金融监管双重性的压力。一是对传统金融企业的严监管。近年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企业受到了日益严格的监管,尤其是2016年以来监管部门把防控金融风险和抑制资产泡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掀起了新一轮监管风暴,着重开展了“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检查,对资管、理财、同业等交叉性产品实行穿透原则,严防金融机构加长企业融资链条、增加融资成本、加剧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做实并表监管,防止监管套利。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持续升级,房地产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对银行发展速度、资产配置和风险管控形成一定压力。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推动经济脱虚向实,推进金融普惠,金融回归本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非持牌金融参与主体面临的监管环境相对宽松。近年来,大量社会机构通过私募、控股金融实体等手段参与金融市场,出于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金融服务方面的考虑,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同时,因个别领域监管边界相对模糊,客观上也给此类企业创造了相对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在监管的灰色地带迅速发展起来,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了很大冲击。

中长期产业结构和技术革命将带来经济金融深刻变化

第一,行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大量传统企业陷入困境,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要素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能力的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新一轮产业分工进程加剧,创新型产业如雨后春笋,从资金、市场、人才等各个方面形成对传统产业结构的颠覆态势。金融业也是变革的前沿阵地,竞争日益白热化,国内仅银行业法人机构超过4000家,各类金融机构超过2万家,同质化竞争严重。新兴金融科技企业跨界进入支付结算领域并从事实质性的存贷款业务,撬动客户关系,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渗透率已接近40%,存款搬家至互联网金融公司金额超过2万亿元,网络贷款交易规模超过1万亿元。为应对竞争,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转向综合化经营,凭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重塑市场竞争力。

第二,新技术带来重大机遇与挑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推动金融科技公司迅速崛起。银行业需要尽快吸收、应用并提升科技转化能力和经营效率。如借助大数据分析更加精准判断客户需求、提高销售服务效率、深挖客户价值;利用云计算提供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财务和运营支持等。同时,新技术应用也带来数据风险和系统安全等问题,商业银行亟须提高对数据的整合、挖掘和管理能力,不断夯实IT基础,严防泄密风险,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金融业要长期应对人口老龄化、新生代消费群体对消费习惯的改变

一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对消费品和服务的新需求。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1亿,相当于德国和俄罗斯人口的总和,老龄化速度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43亿,2050年将达4.8亿,超过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总和。这就带来许多新的需求,有待金融业的支持。首先是养老金融,即围绕居民养老资产储备开展的金融服务;其次是老年服务金融,即针对老年人消费、投资开展的特殊金融服务;最后是养老产业金融,即支持养老、健康、医疗老年相关产业的投融资金融支持服务。这些方面,都是潜力巨大的市场和金融发展方向。

二是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和方式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中国现有11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年轻的90后甚至00后更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具有个性强、自我认知度高、购买行为网络化、注重体验、追求时尚、消费行为和习惯更为多元化和分散化等特点,也给企业传统的生产销售方式带来了新挑战。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高度分散,客户行为分化和忠诚度下降倒逼各家银行拿出差异化的客户定位和营销服务方案。只有找到客户“痛点”,用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解决“痛点”,才能留住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的应对与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当前商业银行至关重要的任务。推进金融创新,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构建“客户+场景”的服务;二是树立互联网思维,依靠金融科技实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标准化,标准化的问题极致化;三是坚持合规稳健的原则,这是监管的要求,也是能不能走得远、走得好的基本保证。因此,银行要从模式、技术和产品三大方面着手,寻求创新突破。

(一)商业银行应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的政策利差对商业银行实际上是一种模式保护,商业银行只需要通过规模的扩张就能实现效益的快速增长。在经济新常态、监管趋严、金融市场化等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利差大幅收窄,规模扩张型已经难以为继,须适应形势的变化,由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内涵提升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优化要素配置。模式调整的重点在以下方面:

一是轻资本发展。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资本是银行最宝贵的资源,由于严格的监管约束,银行必须转变高资本消耗的业务扩张模式,积极拓展“轻资本”业务。经营目标不能仅关注账面盈利,更重要的是关注风险资本调整后的净利润。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以RAROC(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为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积极发展投行、理财等中间业务,通过资产转让及证券化等途径,加大风险出表,积极构建银行、基金、信托等多方合作模式,共担风险。

二是低成本运营。随着交易电子化程度的提高,部分商业银行离柜率达到90%以上,传统物理网点在交易金额和业务量占比大幅下降,而这些物理网点占用大量非生息资产,且运营成本高企。因此,传统网点的收缩和转型迫在眉睫,未来网点要向智能化、体验化、社区化转型,走轻资产道路。同时,在技术支撑增强的背景下,客户服务流程进一步简化,客户营销模式由原来的漫天撒网的业务费用投入,转向依靠精准营销和线上渠道的获客,降低获客成本。此外,商业也要积极抢抓低成本资金来源,重点是做好居民的结算型服务,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增强客户黏性,来获取更多客户沉淀的低成本资金。

三是资金应用集约化。当前,由于缺乏优质金融资产,银行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大量金融风险,主要原因是有效客户发现能力不足。商业银行应积极跟进政策导向,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产品服务的创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对接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需求方,避免资金在体系外空转。此外,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价格传导机制,完善商业银行内外部定价模型,增强价格机制的引导作用。

(二)商业银行应拥抱金融科技

当前,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大数据分析已得到广泛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深度学习等数据技术也已经投入使用,智能投顾、移动支付、在线客服等依托金融科技的产品服务不断扩展,可以说,现代金融就是科技。商业银行应积极向互联网化、数据化转型,力争实现弯道超车。

一是加快业务线上化。线上化已经成为业务的基本要求、基本配置。线上化不是简单的线下业务的简单照搬照抄,而是要以客户为中心,推进产品服务的持续迭代更新。业务及管理的线上化可有效提升管理能力、提高业务效率、降低业务成本、改善客户体验,做到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办理银行业务。商业银行要抓住历史机遇,从制度机制、产品、人才等多方面创造条件,推进线上化进程,构建线上的资金、渠道、风控、平台、技术、数据和智力平台,打造场景、营销、产品、服务、风控和定价功能为一体的线上业务体系,优化客户旅程,改善客户体验,增强金融的易得性。

二是提升大数据的应用能力。金融科技的核心是数据,各项科技的应用主要围绕数据加工分析处理能力展开,数据成为未来银行的重要资产,数据加工处理能力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要推进大数据处理能力由结构性数据延伸到非结构性数据,由简单的数据挖掘扩展到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计算等,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在大数据获取上,银行单靠自身力量获取客户信息较为困难,必须树立共享思维,广泛建立信息渠道,与外部数据公司、互联网企业、政府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打通数据获取渠道。

三是丰富金融科技服务场景。银行要推进建立“场景+渠道+平台”的线上生态体系,找到金融需求的痛点,形成解决方案,实现尽快迅速推广。以中原银行为例,我们通过线上的直销银行,推出了线上信贷产品永续贷,找到了市场痛点,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短时间内实现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要抓住客户需求痛点,有针对性地研发线上化产品。

(三)商业银行要适应客户需求,推进产品创新

银行的客户需求是多层次的,包括盈利性需求、交易性需求、效率性需求和围绕生产经营活动的增值性需求,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进行深刻洞见,立足于传统需求,跟进技术发展,适应金融需求的变化趋势,不断丰富“客户+场景”的服务体系。根据客户主体,主要围绕投资银行、交易银行、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四个方面,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

第一,大力发展投资银行。投行业务的目标客户是公司机构类客户,投行业务的创新方向是要围绕客户的全生命周期,依托专业能力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咨询顾问、融智类和撮合类等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以中原银行为例,提出了建立大投行服务体系,打造全方位的投行业务生态圈。其背后理念是,商业银行应基于投行业务市场空间大、轻资本占用、高利润回报的特点,通过运用投行、商行有机结合的方式,以直接融资、结构融资、股权融资、并购顾问为核心业务板块,全方位服务客户需求,增加获利通道,提高经营效益。一是以客户定位为导向,实施精准营销。针对大中型客户,采用“投行+商行”服务模式,满足其资产负债管理和运营资金需求;针对中小企业客户,采用“商行+投行”服务模式,由传统信贷产品满足其经营资金需要,以股权投资满足其成长性需求,通过分享企业成长和行业增长收益,提高投资收益率。二是探索以外部投贷联动为切入点的股权投资。做强上市公司泛市值管理服务,通过参与定增、并购重组、可交换债投资等方式,满足客户市值管理需要;通过拟并购资产的体外培育,优化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获取资产估值提升的超额收益。实施中小企业股权直投,以“选择权贷款”、上市公司+PE、产业并购基金等方式整合机构资源,积累和储备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类资产。三是逐步打造投行专业化竞争能力。通过投行业务专业的客户覆盖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主动创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以行业专业化加深对客户的了解和价值创造,不断提高投行业务的运作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充分发挥银行资金、客户、网络优势。在业务政策、组织形式、风控模式、平台搭建、人员和资金配套等方面做出调整,形成推动业务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转型目标。

第二,要大力发展交易银行。在全球范围内,交易银行已经成为银行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其规模与投资银行业务相当,共同作为企业金融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互补关系,交易银行的特点在于低风险、低资本占用和收益稳定。贴合交易银行的特点,银行可以搭建以供应链金融为核心的交易银行体系,通过帮助客户整合经营交易环节、互联互通交易生态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拓宽中间业务收入、增强客户服务黏性,同时有效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一是通过供应链切入企业交易行为,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围绕企业日常交易需求和交易模式,通过嵌入行业生态圈提供场景化的交易服务,深入“产业+金融”的增值服务领域。通过现金管理与ERP的融合、交易结算的场景融入,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二是关注企业本身和上下游整条供应链。基于各种交易资源及交易数据,沿着企业实体的交易行为,为其提供包括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改善企业交易生态,实现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发挥供应链金融高效率的业务模式。充分挖掘其在获客渠道、综合贡献、风险分担等方面的价值,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拉动负债增长,通过票据结算降低资本占用,通过互联网技术,降低业务成本。

第三,大力发展消费金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教育消费、旅游消费等新兴领域方兴未艾。当前,居民的总体杠杆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消费金融需求的能力仍很高,市场巨大。随着房贷业务受限,消费金融大发展的市场环境正加速形成。截至2017年6月末,网贷行业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居民部门短期贷款总额的比重超过10%。即便是在强化监管的政策环境下,P2P贷款余额增速也都是银行短期消费贷款增速的3倍以上。消费金融是在传统个人信贷业务上的进一步发展,但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须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随着商业银行纷纷向个人业务转型,消费金融成为银行的必争之地。

第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有望摆脱成本高、受众少、能力弱的制约,银行服务易得性增强,推动客户群体大众化、风险管理数据化、交易成本低廉化,因此普惠金融已成为商业银行的新蓝海。因此,商业银行应注重差异化银行品牌的打造,有能力和实力的应将普惠金融放在重要位置。一是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深耕金融薄弱领域,大力推进市民银行品牌建设,积极完善“线上+线下”的社区金融服务体系。中原银行推进金融服务“下乡”,在总分行成立惠农金融部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沉服务网点,积极构筑县域支行、乡镇支行、农村惠农支付服务点“三位一体”的惠农发展服务体系。二是完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中原银行经验是根据普惠群体的特点针对性地提供普惠金融产品,比如打造惠农助农品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体,研发“循环贷”“光伏贷”等多款差异化产品。量身定做小微企业申请简单、利率合理、随借随还的“续贷宝”等贷款产品,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同时还积极参与国内首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在兰考县设立专业支行,创新推出了“四位一体”精准扶贫富农贷款等。三是建立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商业银行可以支付结算为切入点,通过整合支付平台,建立全渠道的支付体系,实现支付从柜台走到移动端,带动更多的客户能够享受金融服务。通过发展负债业务,积极提升客户黏性,争取更多的低成本沉淀资金,为资产业务发展及实现盈利创造条件。也需要通过建立大数据风控,发展资产业务,提升服务能力。因为普惠带有公益性,还可探索在中国复制“格莱珉模式”,助推扶贫攻坚。

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11月刊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