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第一个玩共享经济的并不是共享单车,但毫无疑问的是,把共享经济概念玩火的只能是共享单车。好像到头来,共享单车并没有玩转共享经济,留下的依然是一堆被更新的值不了多少钱的城市垃圾。毕竟共享经济本质还是经济,还是要寻求剪刀差,但共享单车这个明星项目至今都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剪刀差。

摩拜单车37亿美元卖身美团成了二级业务,哈罗单车靠着免押金的法宝才找到了进入一线城市的大门,同时4月13日哈罗单车获得蚂蚁金服和复星集团7亿美元的共同注资,ofo继续只能依靠不断的融资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在靠抵押单车来获取存活资本的悬崖边了。现在媒体一致的认为共享单车正式从“双雄争霸”到“三国杀”格局的转变。也正式开启了下半场的竞争。冥冥之中好像一切都是定数。

可是我们似乎能从这种隐隐的格局中感觉到,所谓的三强目前都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存活。这就像掉入一个怪圈,烧钱之后打败了竞争对手,但是自己依然无法独立生存。正如今日资本徐新在向媒体表述的一样,“我们没投单车是因为账我算不过来。对用户来讲车子越多越好,但车子要被骑的次数应该是越多越好,这两头是矛盾的。”

因此,在没有解决盈利这个难题下,包括这三强在内的任何一家共享单车企业都可能死掉或者转型、亦或者突围。就像摩拜卖身美团的前一夜,可能大家都没想到会这么快吧。

现在的格局顶多能算有几个呀呀学语的孩子,依然还不会走路!

共享单车的2017算是走了一趟从高峰到低谷的过山车,从最先的资本、创业者极速推进,到后来死亡潮的到来,错峰伴随的还有合并潮的紧跟。这时的ofo和摩拜凭借自己绝对的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熬到了终点。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 ofo和摩拜两大巨头占据了中国共享单车行业里90%以上的市场份额,牢牢锁定着前两名的位置。

当所有的参与者都认为终于熬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了,市场上已有合并的声音发出。

最先有ofo的早期投资投资人、金沙江合伙人朱啸虎呼吁“ofo和摩拜合并才能盈利”,到了去年9月,他的呼吁已经变得越来越频繁。他当时认为2017年年底是ofo和摩拜合并的最好时机。如果不合并,就要继续融资打仗,创始团队的股份一旦被稀释超过50%,就没什么实际意义。这可能代表了当时所有人心理最深的声音。

奇怪的是当大家明明知道现在可以赚钱了。但参与了摩拜和ofo多轮融资者的人似乎都不愿意放弃赚大钱的想法。还想继续独立发展。换句换说经过了不知多少轮的融资之后,局面已是相当的复杂,任何一方的利益代表都无法决定局势的发展方向。

这让故事走进了看衰共享单车的气氛上,双方都染上了更多的负面新闻。同时阿里开始重金扶持三四线市场上的哈罗单车。突然之间摩拜和ofo慌了神,似乎感觉到自己即使有现在的市场,但地位依然不能保全。依然是无法赚钱的。最终摩拜落得现在下场,ofo也开始加快融资的步伐,好像市场竞争又回到了原点。

这样结果的终极原因是自身壁垒太低,当然这是共享单车行业的共性,对于它们而言没有几乎是没有护城河的。任何一个新晋者加入,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都可以打败老牌的巨头。

并且加之头部玩家自己没有生血功能,注定了抢占再多的市场份额都是徒劳。

在接下来的战局中,谁能首先学会直立自己行走,谁就有称王的可能性。

这一点,似乎都有可能,四处树敌的美团,究竟会如何安放手中的摩拜这个棋子,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的一点是,肯定不会再花大力气单纯发展单车了。集团式发展是必然。

对于ofo,现在和阿里的关系只欠一个名分了,事实婚姻早已成立了。哈罗只有打进一二线城市才有较量的资格,这是前提。如何摆放两者的关系,阿里肯定早都考虑好了。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