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资管新规重磅落地
百万亿资管行业将如何重塑?
打破刚性兑付时代
理财产品该如何挑选?

正式稿较征求意见稿更温和?

千呼万唤始出来,业内期待已久的资管新规终于落地。近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百万亿规模的资管行业终于迎来统一监管的新时代。相比征求意见稿,资管新规正式稿出现较大变动的条款有18条,其中,资管业务的定义新增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类型,打破刚性兑付与净值管理变动较大,且更为严格,过渡期也延长至2020年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从总体上来讲资管新规正式稿的确定方向不变,去影子银行化、打破刚兑、交叉风险、多层嵌套以及基本治理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但是由于目前资管存量仍超100万亿,根据市场情况以及各个机构的诉求,资管方向转化需要一些过渡时间。

曾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 ,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兼职教授。

“为了不在过渡时间内对机构乃至对实际的融资主体产生太大的金融风险,因此进行了适度的放松,比如限期上的放松,实际上是充分考虑存量消减时间,降低新规产生的冲击。另一方面,资管业务是一个创新业务,从各个国家的金融发展历程来看,利率市场化之后,再加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资管业务一定是不断往前发展的,仍然是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给创新留一定的空间。”

在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看来,资管新规正式稿有松有紧。例如,作为监管的重点,非标在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由金融监管部分批准认可,而在正式稿中删除了这一表述,调整为“经国务院设立的交易市场”,意味着非标转标的难度更大了。

李奇霖,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外聘讲师。曾任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长期从事货币利率、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以及融资平台等方向研究。

正式稿: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等分化,可交易。2.信息披露充分。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征求意见稿: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交易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债权性资产。

“另一方面,考虑到处置存量问题,正式稿对于分级类产品的监管约束比之前征求意见稿要弱,因为之前的处置分级类产品到了宽限期就可能得清盘,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很多之前股票的配置,包括股票的结构化产品,可能会出现集中抛售的风险,这可能是监管想避免的,所以在分级类产品方面,如果满足监管杠杆的约束还是可以做的”,李奇霖表示。

为什么要打破刚性兑付?

资管新规中引众人关注的一项就是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其中指出,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事实上,近几年来中央文件不断强调打破刚性兑付,那么,刚性兑付存在哪些风险呢?

曾刚指出,刚性兑付形成新的风险,主要原因实际上就是错配。投资者购买的产品的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高收益一定与高风险相匹配的。然而,在刚性兑付的情况下,则变成了低风险匹配高收益。

“普通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中逐渐形成一个错误的认识:理财的收益比银行存款高,但风险和银行存款差不多,这样会导致整个风险和收益结构的扭曲,把无风险的收益抬高了。所以,现在我们发现银行存款难拉,存款成本也很高,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给普通投资者造成了一种无风险收益率抬高,抬高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

曾刚强调,刚性兑付意味着风险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把风险集中到了金融机构,这些隐性风险在机构兜得住的时候看似没有问题,一切很顺畅,但是到兜不住的时候风险可能会暴露出来,形成潜在的风险点,因此打破刚性兑付实际上是降低了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把承担投资风险的责任交给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者,把收益和风险匹配起来。

“由此,微观方面把金融机构的风险降低了,在宏观上,整个社会无风险的利率水平也会回归到正常状态。否则以后就没有人存款了,大家觉得理财产品好像和存款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这个风险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打破刚性兑付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几年一直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但在实际业务中,不少银行仍存在声誉风险的顾虑。

为此,曾刚解释到,打破刚性兑付和违约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打破刚性兑付是银行对以后投资的实际损益不做刚性兑付的责任,但是免除银行的责任并不意味着产品本身就一定要出风险。

“理财产品会不会发生风险,取决于产品本身的类型和资产投向等,尽管银行理财相对于存款的风险要高一点,但实际上它相对于股票投资和一些公募基金,仍然是一个低风险的产品。”

银行理财将向两极化发展?

目前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估值、到期时间超过过渡期的存量理财产品的处置等细节问题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细则的公布,但是如何解决银行理财产品巨大的存量问题将是难点,也是关键。

通过测算,李奇霖指出,把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届时大概70%的资产都可以到期。“在2015年理财大规模扩张,配额资产主要集中在5年、7年,尤其是3年、5年的比较多,这样的话,在2018年和2020年就能够到期,5年以上的资产可能还要到2020年以后。”

李奇霖还补充到,2020年以后的资产也可能通过以往的预期收益性的产品来续接,监管实际上已经考虑到这一层——通过老产品续接没有到期的老资产,尽量实现平稳过渡,对于新增业务监管仍会比较严。

曾刚也提出,未来银行理财可能会向两极发展,一种是极短期产品,另一种是长期产品。短期产品可能会像类货币基金的产品,不提供预期收益,类似余额宝,每天的收益在不断的变化,这类产品会是银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另一种是长期的产品,因为资金池限制,非标到期日不能长于理财到期日或开放最后一个赎回日的,这样就意味着必须要拉长期限才能对接非标获得更高的收益。

“这样的话,期限短的,收益可能会低一点,安全性很高,期限长是,可能收益就会更高一点,这就需要老百姓去选择了,因为这两类产品意味着风险不一样,未来打破刚性兑付后,哪怕是同一家银行,不同产品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

而另一方面,大资管时代也将为中小银行发展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曾刚提到,资管新规时代下,实际上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强监管,是金融行业去产能的过程,任何行业的去产能都是一个强弱分化的过程,小机构能做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少,甚至就退出市场,银行面对的情况也类似。

“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小银行在资管业务运作基本上没有什么空间了,当然具体还要看银保监会的理财新规的细则。预计未来将会是分类监管,大银行可能有它的资管子公司,什么都能做,而受限于投研能力和业务资质,小银行可能做不了这些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小银行未来在资管行业中的定位,可能只变成了生态环境当中的一环,有可能是拿别人的产品来卖,代销可能会成为中小银行未来的在理财业务方面发展的重要选择或者不得已的选择。”

智能投顾需持牌上岗

同时,资管新规对于人工智能业务措辞相当严厉,要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应当取得投资顾问资质,非金融机构不得借助智能投顾超范围经营或者变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而对于“投资顾问资质”目前仍不清晰。曾刚也指出,目前资质问题也是充满疑问的,目前来看还没有专门的牌照,未来会是哪个机构发放还不太清楚。但是,资管新规提出的资质要求实际上就是设置了一个门槛,目前市场上出现大量的投顾业务,除了现有的持牌金融机构以外,大量的民间的机构也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因此未来把它纳入到牌照管理。

“关于智能投顾,新规最后的定稿当中还加了一句,不能拿智能投顾的牌照去做资产管理业务,拿了顾问牌照不意味着可以去做自己的产品。目前智能投顾并没有大规模发展,但是谨防以后有人套着智能投顾的马甲进入资管行业市场,这种约束实际上把未来可能有人想用这个名义去套利的空间先堵起来,完全用两个牌照圈定了,一个做投顾要拿牌照,第二拿了投顾的牌照也不能做资管业务,因为资管还需要资管的牌照”,曾刚分析称。

李奇霖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他看来,未来应会设置关于智能投顾的牌照,对于投资者来讲,它是个黑箱,并不知道是操作的;其次更重要的问题是可能会产生羊群效应,这可能是监管比较担心的一点。通过智能投顾系统可能会投到同一个标的,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暴涨暴跌。

未来理财产品该怎么选?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资管新规其实也是非常大的一个事情,尤其在打破刚性兑付后,意味着风险实际上是由投资者自己承担的,因此要充分地去认识和分辨理财产品。

曾刚建议,普通投资者未来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和风险的偏好来决定不同类型产品的投资比例,简单地看哪家的收益高买谁的,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实际上也是个投资理念升级和理性化的过程。

“早年股市上也有这种所谓的刚兑情结,现在再也没有人说股票炒赔了找证监会刚兑,或者买公募基金亏了找基金公司刚兑的,这个理念也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