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7月13日,来自杭州的金融科技公司51信用卡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成为这一轮由新经济公司领导的赴港上市热潮中的一员。公司开盘价8.76港元,较发行价上涨3.06%,截至中午收盘,公司市值超过106亿港元。

成立于2012年的51信用卡从一个账单管理小工具开始入手,通过信用卡管理这一入口逐渐延伸出在线办卡、信用卡还款以及信用卡提额等增值服务,之后又扩展至个人信用管理和在线信贷撮合等业务,形成了从工具到金融服务的独特业务模式。

今年3月份,51信用卡递交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51信用卡管家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6200万。51信用卡旗下所有APP累计注册用户达到8100万,管理信用卡账单超过1亿张,其经调整净利润达到7.44元,相比2016年增长超过13倍。

从工具到金融生态

“去年7月15日,我们在杭州召开100多人和中介机构的动员大会,决定来香港资本市场。4个月前我们在对面环球大厦的printer办公室写好A1,虽然现在走过去只要10分钟,但我们用了100多天走到这里。”在上市仪式的致辞中,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说。

孙海涛在2012年创办了51信用卡,同年5月,他们上线了旗下的第一个产品“51 信用卡管家”。这个产品可以通过用户授权解析信用卡账单邮件,帮助用户管理每个月的账单信息。

孙海涛曾表示,这是第一款通过解析信用卡账单邮件生成电子账单的产品。当时,国内并没有太多以信用卡账单管理为切入的工具产品。

“当时很多投资人都把我们和记账公司对比,觉得他们是我们竞争对手。我们也尝试过记账服务,后来事实证明需求在我们的用户里面很弱,还不如信用卡管理需求刚性。”孙海涛说。

在大洋彼岸,个人投资理财服务网站Mint为类似的产品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业务模式——这家公司通过授权把用户的银行、信用卡、投资、贷款等交易数据全部与Mint的账户连接起来,再将各种收支信息划归入不同的类别,用户相当于拥有了个人财务中心,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财务状况。

仅仅用了3年时间,Mint就覆盖了美国几乎所有的银行和信用社。2010年,软件财务科技公司Intuit公司以1.7亿美元价格收购Mint。

公司创办当年,51信用卡便获得了来自华映资本的600 万元的天使投资。2013年底,他们再度获得了SIG、清流资本和华映资本的A轮与A+轮投资。

同一时间,51信用卡的业务维度开始延展,从信用卡账单拓展到了包括水电煤、房贷、车贷等一系列经济行为的管理,将单纯的信用卡负债扩充到了广义的“负债管理”。基于这些业务,他们获取了用户在更多维度上的经济行为数据,并可以由此判断用户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与能力,生成用户的信用画像。

同时,用户的额度管理、信用卡还款等行为几乎天然地与支付、信贷等金融业务相关联,这使得公司的业务路径逐渐清晰起来。

2015年2月,GGV纪源资本与京东、小米一起参与了51信用卡的B轮融资。在这之前,51信用卡开始与银行合作,基于自身的流量入口,在App上承接银行的线上办卡业务。同时,他们还与宜信合作推出了信贷产品“瞬时贷”——在这项合作中,51信用卡提供流量,宜信则完成整个风控审核,提供授信。

2015 年5 月,他们又推出了P2P平台“51人品”,并在资产端上线了针对持卡用户的小额信贷产品“人品贷”。2016年初,51信用卡通过战略并购,并入了消费金融产品“给你花”,将用户群由信用卡用户群体拓展至无信用卡用户。招股书显示,面向持卡用户的贷款产品的期限往往较长,额度最高达到10万;面向非持卡用户的贷款产品期限在12月以内,额度在1万元以下。

2016年9至10月,51信用卡完成了累计3.94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也是他们上市前的最后一轮私募融资,投资方包括A股上市公司新湖中宝、天图投资、嘉实投资和银泰集团等。

同时,以个人信用管理切入,延伸至以在线办卡、发放联名卡为主的“信用卡科技服务”和基于“51人品”平台的线上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两大业务线也逐渐清晰。截至去年底,51信用卡管家已与全国20家银行合作开展在线信用卡申请。

线上信贷撮合业务则是51信用卡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业务,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18.67%提升至2017年的71.73%。招股书的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公司旗下贷款产品促成的金额分别为8.15亿元和102亿元,去年,这一数据猛增至338亿元。

手握流量入口

“51信用卡是靠用户驱动的公司,我们根据用户在管理信用卡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金融需求实现业务增长,用户增长是我们最核心的,在过去几年我们的收入增长是通过用户的增长来实现。”在此前接受采访时,51信用卡的CFO赵轲称。

相比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51信用卡基于信用卡账单延伸出的个人信用管理业务成为了其独特的竞争壁垒。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末,“51信用卡管家”共管理约1.063亿张信用卡,2017年,用户通过App进行信用卡还款的总额达到1085亿元。同时,51信用卡所有产品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8100万人。

根据其在招股书中援引Oliver Wyman的报告显示,按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三年的月活跃用户数350万、460万以及590万计算,51信用卡管家已是中国首个且最大的线上信用卡管理平台。

通过个人信用管理业务,51信用卡拥有了一个转化能力极强的流量入口。以51人品贷为例,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別有100%、89.9%及74.1%的交易发起自51信用卡的App用户。而在新获得的投资用户中,分別有17.0%、61.7%及67.8%转化自51信用卡管家应用。

此外,自主的获客渠道也使得51信用卡保持着相对更有竞争力的获客成本——相比行业平均200元的获客成本,51信用卡的人均获客成本维持在19.2元左右,而背靠支付宝入口的趣店则在17元左右。

而基于信用卡管理平台及网络借贷平台产生的海量信用及交易数据,51信用卡开发出了一套全面信贷分析系统iCredit,来增强其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其利用机器学习搭建风险管理模型,可以分析20多个维度的数据及10,000多个变量。

“我们的大部分用户拥有超过一张信用卡以上,意味着他跟我们发生信贷业务的时候已经经过不止一个银行的风险审核。”赵轲称,“另外,用户来我们的平台上首要的目的不是做信贷,是管理信用卡,他的天然属性是不想逾期的。而根据用户每个月更新的信用卡的帐单,可以在发生信贷交易之前,判断用户的风险水平,这是51信用卡比较特色的风控特点。”

据招股书显示,51信用卡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收入总额依次为0.90亿元、5.71亿元、22.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2.9%。而与之对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0.53亿元、7.44亿元,已经实现连续两年盈利。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是51信用卡营收的中流砥柱,2017年,该项业务带来的收入达到16.27亿元,占比超过70%。此外,其信用卡科技服务费、信贷介绍服务费及其他收入分别为1.40亿元、1.89亿元和3.12亿元。

风险与对策

“目前来看,监管政策对信贷业务有一定影响,对信用卡业务影响是比较小的。”孙海涛告诉全天候科技。他称公司在市场上获客的投入并没有减少,产品用户数还在增加,信贷业务交易量也在快速提升。

伴随着去年底针对小额贷款的一系列强有力监管措施,行业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短暂的低谷。按照孙海涛的说法,他们根据政策要求在从2017年12月终止了利率超过36%的贷款业务,但这部分业务占比较小。他称放眼2018年全年,政策带来的冲击依然在可控范围内。

招股说明书显示,51信用卡将信用卡信贷人群划定为5个风险等级:AAA级、AA级、A级、B级、B-级。其最低年化利率为14.9%,停止了利率超过36%的贷款。

在监管政策不断收紧的环境下,政策变动成为了这类公司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招股书中,51信用卡页描述了监管可能带来的影响。而在此前发布的“57号文”中,也要求各地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备案登记,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但目前,这项备案工作数次延期。

招股书的数据显示,51信用卡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51人品的投资人,截至2017年年末,其资金来源占比高达96.1%,有小部分来自于信托及自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分别占到0.3%及3.6%。

“除了P2P之外,我们还跟很多银行做了授信方面的合作。截止6月底,我们从金融机构那里拿到授信已经有160亿元。”孙海涛说,他称在适当的时候,公司会在不同的资金来源间切换,以保持抗风险能力。

拓展信用卡业务

“我们跟银行合作的空间非常大,现在联名卡还是1.0版本,包括流量的合作和数据分析的合作,我相信未来在更多的信用卡生态方面,比如用户运营、有更丰富的卡片权益等等,与银行都有合作的潜在空间。”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51信用卡资本市场副总裁魏建鹏称。

在招股书中,51信用卡援引Oliver Wyman的报告称,目前我国信用卡渗透率仍很低,2017年为20.1%,预计2021年将增长到36.9%,信用卡持有人增至5167万。这意味着未来线上信用卡管理的潜在市场巨大。

而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基于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指标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截至2017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5.88亿张,同比增长26.35%。同时,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授信总额为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8%,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5.56万亿元,同比增长36.83%。

而在人均持卡量方面,国内的人均信用卡持卡量从2008年到2017年的十年间,由0.17 张增加到了0.39 张,与美国(2.9张)、韩国(2.28张)、香港(2.65张)和台湾(1.77张)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去年,各家商业银行的新增发卡量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平安银行同比增长80%,工商银行同比增长107%,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同比增长都超过70%。

“从目前来看,办卡和信贷都是低频服务,在信用卡综合服务这方面,我们未来肯定会继续深挖。”孙海涛说。他称公司未来会与银行开展一些更深层次的合作,进行更多的盈利方式的探索。

招股书显示,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三年间,51信用卡管家的新信用卡发卡量分别为50万、120万、210万。截至去年年底,共发出超过10万张联名信用卡,其中有6.7万张是在2017年第四季度发出。孙海涛表示,伴随着信用卡发卡量的继续增长,他们对这项业务的增长空间怀有信心。

“这次来香港,和一两个月前预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各方面因素导致整体行情不是特别好。在美国,资本市场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价也在下滑。”孙海涛说。他称公司的IPO发行价仅仅是一年前融资时候的价格,而相比近期各家公司在二级市场拿到的估值,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显然承受了一些折价,“要感谢51信用卡的投资人能够接受这个局面,同意我们按照这样的价格区间上市,挺不容易的。”

文/李墨天 舒虹“全天候科技”(微信ID:iawtmt,网址:www.awtmt.com )是华尔街见闻旗下发起的科技新媒体,致力于帮助投资者理解科技。授权请联系出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