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网信金融CEO盛佳在第一届新金融联盟峰会上表示,现在做互联网金融给用户或者投资人,其实没什么选择权。

我来自网信金融,网信金融基本上互联网金融主要的业态都在做,P2P众筹和支付,还有征信也会做一些尝试。我本人是做互联网出身,去年开始做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事情,我们在P2P行业,包括在众筹行业都做了尝试,目前比较高兴的是基本上走到正轨。我希望我们这里能够成为一站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不管是需要怎么样的金融服务,不管怎么样的金融,在我们这边都能找到对应的服务,越做越发现这里存在非常的机会,各个业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效应。

我觉得现在做互联网金融给用户或者投资人,其实没什么选择权,能选的是什么呢?唯一最容易选的可能是利率,第二个,你可能选的是品牌,你在哪一家或者哪个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除了这个以外,实际上对于风险,对于产品的质量,对于金融产品的价格定价,投资人是没有什么选择权的,投资人会认为我只要在这里买了产品,不管是什么样的利率,只要我买了,我为都可以获得这样的收益。我觉得这个可能长期来看,一定要被打破,因为这不是一个特别健康的生态。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第一P2P这个方面分得比较开,平台是平台,平台纯粹是个金融中介,它对接着两方,资产方和投资方,风控主要是由资产方提供,我们和海内外的上市公司,包括行业的龙头,通过金融,通过其他的方式都有合作,资产上需要通过我们的风控标准做风控保障,保证提供的资产是符合条件的,而且他所收的利息或者承诺回报是符合风险定价或者说符合风险水平,对平常来说,就是非常纯粹的金融风险,不承担这个责任。

当然,现实情况是说你真的如果出了问题,用户投资人一定会找这个平台,所以说我们在大部分的P2P都引入了担保机制,如果出现了资产方的问题,担保方首先进行偿付,然后再来进行资产追缴。未来这一点是需要发生一些改变的,担保当然有用,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给到投资人有没有其他的机制,能不能对投资人的利益进行保护,而不是简单的刚性兑付。

在网信平台上,P2P有多大的比例是担保,多大的比例没有担保?

目前我们所有的都是有担保的。

我觉得要不要担保,关键的问题不应该这么问,担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第一个就是刚才王博说的平台你不能提供担保,这个担保应该由资产方来选择。第二个是说要不要提供,这个实际上也是可以选择的,资产方如果说我不希望提供,就可以由投资人自己选择,你的风险对应的是不同的价格。所以,我觉得逐渐的过渡到由投资人选择的话,说我可以要求,或者我希望去购买没有担保的资产是可以的,那么你的价格可能会偏高,因为你相应的风险会高,或者说如果我购买了有担保的资产和产品的话,我的价格会得到的收益偏低。慢慢的如果向这些方向发展,也没有担保不是很重要,是不是能真正反映出风险和定价。

这个优点言过其实了,金融行业那么大,空间是无限的。我觉得现在从我们的重点还是P2P和众筹,这两个阶段不太一样,P2P我们最近发展得比较快,因为之前积累了一段时间,目前找到了感觉。众筹也是我们去年下半年开始做创新,目前我们的众筹网,包括原始会在中国也开始有一定的影响力。我觉得未来一段时间主要精力还是放在P2P和众筹这块,对于征信实际上我觉得是5年、10年的战役,意义非常大,你积累的模型、数据会发挥作用,所以,我对这块也是希望长期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是指望它赚钱不太可能,可能需要非常长的建设时间。我觉得如果BAT做可能会出现三家大的银行,跟在座的可能真正发生冲突的地方比较少。

我觉得未来2、3年的时间更多的还是把业务做扎实,把规模做大,把用户积累起来,尤其是数据的积累包括产品等等。另外还有一个要面对的问题,是当你的规模到一定的阶段,比如说百亿的规模以后,尤其是经济出现了一些波动,你是否能够扛得过去,你是否能够处理好资产的风险,或者说控制,这个我觉得才是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最大的挑战,跟上不上市关系不大,你上了市以后出现的波动可能面对的压力更大。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未来两三年更重要的是把内功练好,把规模以及相应的产品技术做得更好。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