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和信用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不过真正起步则是到20世纪90年代,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征信业发展迅速,但是与有着100多年发展历史的西方各国的征信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P2P倒闭潮对我国目前征信体系提出了质疑

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信贷市场。一方面,P2P网络信贷平台在中国兴起,新平台不断涌入;另一方面,网贷倒闭潮也悄然袭来。2013年10月份以来,每天都有倒闭歇业的网贷平台,由此产生了人们对互联网投资渠道的信任危机。危机产生的根源之一在于我国征信体系不发达,尤其是在纯信用无担保的网贷平台上,投资人在面对极具诱惑力的利润承诺时也担负了极大的风险。因此,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是保证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二)我国目前的征信体系现状

我国目前的征信体系是以政府主导的公共征信体系为绝对主体,私营征信体系仅占征信市场的很小一部分。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4年12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试运行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在北京、重庆、深圳、西安、南宁、绵阳、湖洲这7个城市对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开通联网查询,并计划在2005年将该系统逐步扩大到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最终实现全国联网。目前该信用查询系统仅对银行系统公开,市场化程度低。但是2013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日前宣布,从本月28日起,凡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为32(苏)、51(川)、50(渝)、11(京)、37(鲁)、21(辽)、43(湘)、45(桂)、44(粤)的个人,将可以上网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向九省市居民开通个人网上查信用服务后,用户需要先在线注册,注册成功之后,要在7天之内登录平台使用激活码激活,才能进入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始查询。中国人民银行的这项措施,对于P2P网络信贷平台查询该信用体系中的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信息没有直接作用,覆盖范围也比较窄,上海作为P2P网络信贷平台的聚集地之一不在该九省市行列之内。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征信系统迈出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一步。

200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信息办联合印发了《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这是国内第1部联合征信的政策性管理办法。据此,2000年7月1日,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业性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并正式开通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随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建立了当地的个人信用服务机构。但是,此类信用服务机构在全国并没有普及,仅存在于几个大中城市,彼此之间信息也不共享,现在我国人口流动性强,再加上受地域因素的制约,此类信用服务机构范围有限,与互联网金融的初衷相背离。

(三)国外征信体系介绍

由于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征信体系也相对完善。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文化、历史不同,不同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世界各国征信体系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公共征信系统和私营征信公司。公共征信系统和私营征信公司有着不同的运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来源、参与方式、信息覆盖面、运作的基础等方面。具体如表1所示:

从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征信体系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会员制三种模式。市场主导的典型代表国家是美国和英国,政府主导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大陆各国,会员制的典型代表是日本。具体阐述如下: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仅存在私营征信系统的国家之一。美国征信业有着170多年的悠久历史。征信制度作为一种正规的信息交换和分享机制,是该国商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美国模式”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征信业以商业性征信公司为主体,由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和经营。它们是独立于政府和金融之外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作机制,以赢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有偿的商业征信服务。美国个人信用体系的组成如图1所示:

在美国,征信业几乎完全由私营征信公司掌控。美国最大的艾奎法克斯(Equifax)、益百利(Experian)、环联(TransUnion)主导着美国的消费者征信行业。其他众多的征信公司大部分是地方性或区域性的,为最大的三家征信机构提供数据。邓白氏公司(Dun&Bradstreet)主要侧重于贸易信贷信息,主导着美国小企业征信市场。这些征信公司一般通过多渠道收集与信用有关的信息。

美国征信业务和征信数据来源请参见下表2

2.英国

英国的征信机构都是私营模式,所有的征信机构都是私有性质,按照市场化方式运营管理。英国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两方面。基本信息主要用于确认消费者的身份,这方面的信息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由于英国没有统一的ID号码或类似于美国的社会保险号码,英国的征信机构一般从选民册记录、邮政局数据记录等公共部门采集消费者的信息,并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处理来辨别消费者身份。消费者的信用信息主要来自私人部门和法院的判决(如个人破产等)。

3.欧洲大陆

公共征信系统起源于欧洲,德国于1934年建立了第一家公共征信公司。欧洲的公共征信系统共同的特点包括强制参与、保密、隐私保护、报告贷款信息有最低贷款规模要求以及计算机密集型技术。欧洲的公共征信系统根据为参加机构保密和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的原则运营,成员机构提供的数据仅仅以汇总的形式传播,只提供给其它信贷机构,而且只能用于审核贷款的目的。欧洲国家的公共征信系统主要从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获得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奥地利、比利时、德国还收集保险公司的信息。这一点,欧洲大陆与我国的征信体系极为相似。

这种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信用体系。其征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各国中央银行管理,主要采集一定金额以上的银行信贷信息,目的是为中央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服务;另一部分由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组成,一般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欧洲的政府主导型征信模式与英美两国的市场化模式的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信用信息服务机构是被作为中央银行的一个部门建立,而不是由私人部门发起设立;银行需要依法向信用信息局提供相关信用信息;中央银行承担主要的监管职能。

4.日本

日本的征信体系明显区别于美国和西欧国家,采用的是会员制征信模式,这主要是由于日本的行业协会在日本经济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种模式由行业协会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为协会会员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互换平台,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在会员制模式下,会员向协会信息中心义务地提供由会员自身掌握的个人或者企业的信用信息,同时协会信用信息中心也仅限于向协会会员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这种协会信用信息中心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收取成本费用。

目前,日本的信用信息机构大体上可划分为银行体系、消费信贷体系和销售信用体系三类,分别对应银行业协会、信贷业协会和信用产业协会。这些协会的会员包括银行、信用卡公司、保证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商业公司以及零售店等。三大行业协会的信用信息服务基本能够满足会员对个人信用信息征集考查的需求。例如日本银行协会建立了全国银行个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的信息来源于会员银行,会员银行在与个人签订消费贷款的合同时,均要求个人义务提供真实的个人信用信息。这些个人信息中心负责对消费者个人或企业进行征信。

同时,日本征信业还存在一些商业性的征信公司,如“帝国数据银行”,它拥有亚洲最大的企业资信数据库,有4000户上市公司和和230万户非上市企业资料。

日本的消费者信用信息并不完全公开,只是在协会成员之间交换使用。对此,以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在银行授信前,会要求借款人签订关于允许将其个人信息披露给其他银行的合同。另外,日本行业协会的内部规定在信用管理活动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对我国征信业发展和管理的启示

首先,最重要的是加快征信立法。我国征信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征信立法方面却严重落后。完善的征信法律体系是征信业健康迅速发展的保障。以美国为例,与征信有关的法律有17部,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平信用报告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于1996年和2003年对该法进行了具体的修改。2004年又出台了《公平和准确信用交易法》用来规制征信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仅有一少部分城市出台了征信管理办法,但是全国性的征信管理法规、规章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更是无从谈起。

其次,加快征信行业的市场化发展。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的主要面向对象是银行系统,市场化程度很低。信用作为P2P网络信贷平台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我国P2P网络信贷平台能否健康发展。所以,为了能使P2P网络信贷能更好的为我国小微企业服务,更好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提高征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

再次,扩大征信数据的来源。目前我国征信数据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与表2中发达国家的广泛的数据来源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应该把分散在工商、税务、交通、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加以整合,扩充到目前的征信体系当中。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