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虽然在交易成本、信息对称性上,互联网存在传统金融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在数据挖掘、精准营销与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仅适用于零售行业中标准化程度高、市场需求明显的产品。基金、保险、小额贷款、信用卡等零售产品更适用在互联网金融进行交易,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利润空间,对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创利不构成威胁,且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方面具备着极强的成本优势。

对于资金的调度也具备着较高的垄断性(比如,商业银行最终能够获得央行提供的最后贷款人支持),对于目前准入门槛高的中小企业贷款,一些无法从银行获取资金的中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会选择民间融资,而民间融资的成本往往较传统商业银行高出很多。

无法触及专业程度高、资金运作规模大的融资领域底线。互联网金融在大型企业融资及专业投资或政府融资等方面,目前无法替代商业银行专业程度高、结构复杂的融资顾问服务。在信贷需求卖方市场下,利差性收入以及融资顾问中间业务收入仍是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

同时,在涉及重要能源、基础建设以及民生相关的领域中,传统商业银行在资金规模上,互联网融资也不具备先天优势。而大型企业融资及政府融资往往涉及复杂的授信评估及商业机密等内部信息,互联网金融也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

缺乏海量信息数据,无法满足客户关系管理及消费行为分析等需要。互联网金融虽然在打破信息不对称方面存在着优势,但其缺乏获取核心的、高质量的大数据资源的渠道。以往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领域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客户个人、企业信用数据库。

此外,商业银行开发的自主数据库掌握了大量客户存款、清算、授信等结构性数据,客户的交易行为这样的非结构数据也可以通过日常交易记录进行行为分析,根据产品、协议、客户、事件不同维度进行精准营销,而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资源和信用信息库方面不具备优势。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