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今年6月18日,支付宝在中国首届城市建设信息技术产品博览会上发布了“未来公交”计划,宣布使用NFC手机的用户可在支付宝客户端内实时下载一张公交卡,并在35个城市中刷手机通行。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该业务仍未得以公开上线,即使在其发布时说明支持的“OPPOFind7”手机上也是如此。为何如此难产呢?本文将尝试解析支付宝的此项业务,供同好者参考。

首先,该业务并非真正获得了所有35个城市的同意认可,而是与其中的一个城市(具体哪个城市就不说了,简称A市)达成了合作:支付宝从A市公交一卡通公司提前购买“公交卡数据”,然后在客户端上向用户发放,也就是说当用户使用支付宝公交卡在其他城市坐公交时,其实使用的是A市公交卡,卡内余额完全归属于A市公交一卡通公司。

其次,“购买公交卡数据”其实是一笔高额的投入,而且不会有相匹配的回报。我们来计算一下:姑且不论系统投入的成本,支付宝采购每张卡需付出约20元,若每年有500万用户申请使用,需要投入1亿元人民币。按照中国的公交用户使用情况来估算,普通城市月均公交卡消费为50元,年均600元。以用户使用支付宝向公交卡充值时支付宝能获得0.2%的佣金计算,每个用户每年支付宝可获得1.2元收入

再次,支付宝在该项业务中对核心技术的把控非常有限,基本上只做了最外围的客户界面,而实际的空中发卡几乎完全依赖于芯片商NXP公司的NFC芯片及其上的TSM平台。但NXP其实并不擅长也不太愿意做这些软件服务,更不会支持其他芯片平台。因此支付宝该项业务的实际推广将极大地受制于NXP的协同,类似小米3这样的重量级手机可能就无望使用该服务了。

最后,据悉支付宝内部对NFC的发展意见一直就不统一,再加上近期腾讯手Q推出的另类NFC公交卡消费业务,估计其内部想法就更加混乱了。最坏情况下,很可能该项业务会慢慢地无疾而终。

虽然支付宝公交卡业务是一个很有趣的创新尝试,但是推出得很仓促,没有经过充分的产品和市场准备,因此结局可能并不美好。不过积极的一面是,它会给后来者提供一个很好的案例参考,至少,各地的公交一卡通公司将逐渐思考怎么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了。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