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其实我基本没有写过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文章,实话说,最近一点写文章的想法都没有,也不是倦了。最近项目抓的非常紧,自己也一直在从事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事情。晚上回家比较晚,可越是到晚上思维往往越活跃,看了不少类似互联网金融类的文章,记得平安集团马明哲说过的一句话,“大家对互联网金融的期待太高了。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的逻辑。”就近两年创业的情况来看,社会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大众创业,全民创新”,我认为这是一种病态,更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一种悲哀。至于我为什么这么说,相信很多人已经看到了这种悲哀或待市场来验证这种悲哀!

这里我更多想想谈谈自己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与当下我所见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现状。时下最火热的当属社交金融,似乎凡是应用务必就得加上社交,我不知道大家对社交的理解是怎样的?更不知道对于产品而言大家对人性是又怎么理解的。我想先讲讲自己对社交的理解,当然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拍砖,只不过下手轻一点。人的社交圈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基本分为二个层面:

1.核心社交层面(无非就是自己的亲朋戚友);

2.商务层面(带有业务目的性的社交);这两者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强关系与弱关系之分。那么这里简而言之是不是就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呢?信任与不信任的区别是不是就很容易判断出来了。让我们回到纯社交上,到底什么是社交?认识新朋友,维护老朋友,和朋友之间传递信息,到达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我只能说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一定就少。如果不明白也就不要做与社交相关的事情。

早期的时候我们可能都认为QQ是陌生社交,那是因为当初使用的人少,当你周围的核心社交圈都用QQ后,你还会认为它是一款陌生社交应用吗?你可以想想每天你除了和自己非常亲近的人聊天或进行商务沟通以外,你还会选择去和陌生人勾搭吗?如果是那你绝对只是一个闲的发慌的人。如果说QQ掌握着中国人最多的社交关系链。但还有一个地方有着更强劲的社交关系链——手机通讯录。这也是为什么当微信出来以后,大多数人几乎也就不再用QQ作为频繁的日常沟通工具,最多的也就是工作层面的交流。一个左手握着用户的QQ关系链,右手握着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的应用,做社交,能不牛逼吗?对于新注册的微信用户,登录之后就提示你有50以上的通讯录好友与QQ好友在等着你,这就有足够强的粘性留住用户。因为你自己所有熟人关系链全在这里。对于翻牌子类的社交这里就不过多的阐述了,相信除陌陌往熟人社交转型了以外,相信其他的已经不存在或者活的也是摇摇欲坠。

我只所以先谈社交,是因为眼下社交金融铺天盖地的创新。我认为大数多人对社交金融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应该说是对人性的理解不足,市场上所呈现出来的产品,不管是哪一款理财应用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真正的理财痛点。从金融的角度再去新建立一种新社交关系这是不成立的,或者说你以纯社交的方式去做金融亦是不可行的。

所有的人都集聚在一起讨论哪个理财产品好或不好,买或不卖一点意义都没有,最终你是无法形成决策的。集中式的做法务必出现排头效应、羊群效应容易被人操纵市场,成为被割韭菜的平台。排在后面的人始终就不可能有人关注或关注的人就会很少,提供服务的人就会失去维护的动力。所有的效率并没有提高,金融服务并没有普惠化,更没有办法服务到普通人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只不过是成为拓展客户的一种渠道,做不到为用户解决真正的理财问题。另外对客户与用户的概念也是搞不清楚的。如果对这些都搞不懂,弄不明白又怎么可能做的好产品,服务好用户呢?产品更不可能自动结网传播了。金融真正的本质是先要有服务,后谈产品。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