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当今“第一网红”莫过于Papi酱了,凭借幽默风趣的短视频内容,短短数月吸粉千万,成功获得首轮融资,迅速晋升为广告新贵。3月27日下午,与逻辑思维合作的“Papi酱广告资源招标沟通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明确表示,“烟草、白酒、P2P金融、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行业企业及医疗机构不列入招标范围。”

罗振宇解释原因时指出,“对这些企业予以排除的原因在于我们玩不懂,尤其是P2P。”不知从何时起,P2P行业就如同“身携病毒”的坏孩子,被很多渠道远而避之。有业内人士表示委屈,“寻找合作渠道,很多时候对方一听是P2P,直接就挂断电话。”曾经P2P几乎是广告商、各种渠道的香饽饽,不知有多少人,在P2P早期的烧钱大战中获取暴利?如今境况迥然,为什么会这样?

陷入信任危机困境的P2P

佛语有云:凡事不可太尽,缘分势必早尽,这话用来形容P2P再恰当不过。几乎是一夜之间,全国P2P平台遍地开花,野蛮生长乱象带来各种问题频出。“2015年e租宝事件、泛亚事件等引发的行业动荡,包括对行业信誉的冲击,至今都难以修复,P2P已陷入信任危机之困境。”有业内人士这样指出。无论是投资人,还是社会其他群体,谈到P2P,更多会首先想到风险,而非高收益。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家政策对P2P比较支持,但监管未必能迅速见效,广告提供者自然短期内会绕开这块烫手山芋。如papi酱,拒绝P2P的原因也并非“玩不懂”,而是为避免行业风险,远离麻烦。

P2P营销面临的现实难题

此前,在2015年12月28日银监会等部门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章第十六条指出,“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

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基本上意味着P2P线下推广渠道已受限。如今线上也面临诸多被拒,P2P平台在营销上的难题除了成本居高、转化困难之外,再增渠道难题。行业陷入怪圈:“不投广告,等死;乱投广告,找死。”在广告宣传和营销推广上,如何平衡政策、成本、目标、转化等几方面因素,是各家平台运营团队、高管们都在烧脑思考的重中之重。

该何去何从

对于如何解困,有业内人士这样说:“网络购物低认知高频次不同,投资行为属高认知参与,金钱直接与家庭实际生活紧密关联,用户每发起一次投资行为,意味着心理上要迈出很大门槛,投资越高负担的心理成本越大,所以营销宣传首先需解决用户信任度问题。”在他看来,产品与内容已经无可分割,以各种方式让用户充分理解平台产品、商业模式,做好投资人教育、沟通已是营销中必不可少环节,这也是目前爱财有道重点。

此外,行业属性影响用户需求层次、行为轨迹,对网贷行业而言,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可能并不一定适用,对后续转化也不一定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平台在做好自身定位的基础上,该更有针对性地筛选渠道和目标客群,认真审视互联网金融用户行为轨迹与心理特点,让营销、广告、活动等更加接地气,借势现今新媒体、社交化网络,创造传播性更强的概念、玩法或者各类形式传播素材。尤其是目前各家平台都已开通自媒体,作为平台自有珍贵渠道,若充分利用,不仅能极大提升用户黏性,也会成为促进成交量、孵化自身用户生态和品牌形态的重要空间,以及平台品牌传播扩散最有力的信息源。

结语

最后,随着监管收紧,网贷行业会逐渐回归理性,不断正本清源,走上健康规范发展的正规,平台自身也需及时调整修正,自古所谓“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某种范畴下,营销宣传是锦上添花,稳扎稳打合规发展基础之上,充分做好安全保障,建立品牌特色,提升产品体验与用户体验才是正题。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