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9月12日,支付宝发布公告表示,因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

而此举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因为在今年年初微信宣布提现收费时,支付宝曾在微博发文称将不会收取用户的手续费,那今天支付宝为什么突然就宣布收费呢?

支付宝在公告中表示是“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调整提现规则是为了减轻部收费的原因是分成本压力。

支付宝公布的详细数据显示,超过基础免费额度后,按提现金额的0.1%收取服务费,单笔服务费小于0.1元的,按照0.1元收取。

对此,支付宝内部人士的解释是:对于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费,这并非一个容易的决定,更不意味着支付宝从此将以赚钱作为唯一目的。“但所有服务都需要以可持续的资源为依托,勉力支撑有违客观商业规律。”

而相关人士也介绍,10月12日之前,用户将余额转入余额宝,不但可以随时用于消费,在10月12日之后还是可以任意转入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宝方面还表示,最终选择对提现而不是其他环节收费,是因为用户通过支付宝支付的频次比提现高出很多,如果在支付环节收费,用户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而选择仅对超过免费额度的提现进行收费,用户受到的影响会相对小很多。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正当消费者将要所有的消费转向支付宝时,支付宝又喊出将要对提现收费,真是应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口号。

此外,对于备受关注的余额宝,支付宝公告表示,余额宝资金转出,包括转出到本人银行卡和转出到支付宝余额将继续免费。不过,2016年10月12日起,用户从支付宝账户余额新转入余额宝的资金,转出时只能转回到支付宝账户,不能直接转出到银行卡。

其实,第三方支付背后的商业模式一直被业界所诟病。其实最早提出提现收费的微信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早在今年3月份,马化腾在全国两会时曾介绍了第三方支付背后的商业模式,银行的钱离开银行体系,进入到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其实都是要收费的,转账的手续费大约在千分之一左右,这是第三方支付一项很大的成本。

当时马化腾曾表示,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费,商家会给第三方支付手续费,但如果是个人之间转账,“经过第三方+账户,一进一出就又回去了,停留的时间连一天都不到。”马化腾直呼,“一进一出我就要承担千分之一的成本,这个数字哪一家都受不了!”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所享受到所谓的提现免费,其实一直都是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微信、微博)的补贴在支撑着,我们称之为隐形补贴(相对于滴滴Uber的烧钱大战,第三方支付的补贴显得更为自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兴起的前几年,用户看中的就是他们的便捷以及跨平台转载不收手续费,这正是击中了银行的痛点,跨地区夸行转账体现需要收取百分几的手续费,这无疑是给用户带来了福音,用户蜂拥而至,移动支付一时成为风口。时至今日,我们所看到所谓的免费,其实就是第三方依靠强大的资金资源在为用户“买单”。然而现在用户习惯已经养成,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成为移动支付的主流。商业规律中补贴一定会消失,而提现免费这种就是平台补贴。补贴结束意味着战争结束、习惯养成。

纵观互联网发展的这几年,特别是以补贴(更直接的说是烧钱)买流量、买用户的这几年互联网企业发展史,可以看出,如今行业领域的巨头哪个不是通过烧钱来获取大批流量用户,当用户使用习惯培养起来后,进而转向增值服务收费以及深度收费。

在出行方面,经历了滴滴与快的、滴滴与Uber的超级补贴大战。

2014年初,滴滴和快的分别接受腾讯、阿里的投资后,展开了疯狂的烧钱大战,依靠给予用户的双向补贴,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了领先优势。这其中,滴滴通过天价补贴,1 年时间就把一个创业公司拉到100亿美元市值的规模。

2014年5月,在双方补贴大战的胶着状态下,快的和滴滴不得不同时宣布停止对乘客的现金补贴。

“两年时间花掉15亿元,可以说我们是最烧钱的互联网初创公司。”2014年10月11日,滴滴打车CEO程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讳言地指出这一行业巨大的资本投入。

2015年2月14情人节当天,滴滴与快的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

滴滴Uber再战

合并之后战争没有停息,估值超过500亿美元的独角兽汹涌来袭。

据滴滴CEO程维回忆,滴滴快的合并之后,Uber曾找到滴滴谈判——要么接受其投资占股40%的要求,要么,Uber会在中国投入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

背靠阿里和腾讯两座大山的程维和滴滴快的,没有选择和Uber合作,而是“拉开架势,正面PK”。

2015年11月份,Uber展开了新一轮的补贴活动。“感恩节前乘车满3程,第二周免2程车费;乘车满5程,第二周免5程车费,每单免费金额最高10元。”这样的短信相信不少用户都有收到过。

滴滴快的也不示弱,向乘客派发5折优惠券,同时开展大规模融资,带起了一轮“融资战”。

2015年7月,滴滴快的宣布完成20亿美元F轮融资,而这距离其1.42亿美元E 轮融资也只是过了2个月。2015年9月,滴滴快的再次宣布,F轮融资加入了新的投资者,20亿美元变成了30亿美元,估值上升至165亿美元。

同年9月,Uber在中国的独立注册公司雾博也完成了12亿美元A轮融资。今年1月,中国优步又完成了约20亿美元B轮融资。

直到今年8月,滴滴出行与Uber终于选择了牵手,因为在如此烧钱的状态下,不是哪家公司都可以撑得下去的,这样下去只会两败俱伤,牵手是最好的结果。加之用户使用打车软件的习惯已经养成,选择合并为用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是目前两家公司迫需要解决的事情,而不是通过补贴继续打无谓的战争。

而在当年o2o浪潮中,团购网站的烧钱大战那怎是一个惨字了得。从2010年3月团购在华兴起开始,短短4年内,团购经历了资本宠儿、千团大战、恶意竞争、IPO折戟、资本断粮、裁员关站、精耕细作、移动春天等等一系列过山车式的发展,时至今日,随着BAT加入搅局,团购的竞争早已变成巨头之间的O2O角力!而留下来的也就是那几家:美团、大众点评、百度外卖、饿了么。除此之外,所剩无几。可见当年的资本补贴是多么疯狂。

现如今,外卖平台、团购网站都趋于变得理性,一个是由于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养成,而是由于资本市场对于这种盲目烧钱占领市场而有迅速死掉的前车之鉴心有余悸,所以在此背景下,很多行业对于补贴烧钱慢慢变得更加理性。而现在怎么为用户提供更加理性、优质的服务才是他们所思考的。

我们回到支付宝以及微信提现收取手续费的做法,可以看出这两家企业在发展的早期,需要培养大量用户的使用习惯,构建自己的金融生态,而不得不对用户进行一定的补贴,但如今的第三方支付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应用。很多用户体验到它的便利,很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第三方支付成为粘性比较高的应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市场领先地位也已经基本确立,很难有其他企业轻易对其在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地位构成强大威胁。实行收费政策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所以不管是支付金融行业、还是出行行业、亦或是餐饮外卖行业等其他行业,其背后的本质都是企业在早期为了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不得不使用补贴手段去笼获大批用户,去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