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自去年底相继出台的行业监管细则以来,资本逐鹿互联网金融的热情也在逐渐退潮,不少上市公司开始停止收购互金资产,有些甚至直接出售已有的互金资产。在今年8月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落地后,陆续有7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出P2P业务,熊猫金控、银之杰、西藏旅游、永大集团、大连友谊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终止收购互联网金融资产。匹凸匹、梦洁家纺、高鸿股份等,则直接变卖互金资产。曾经趋之若鹜的热门关键词,如今避之不及。对于退出原因,上市公司不约而同给出的原因是:监管趋严。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存在上市系P2P平台中上线于2011年的有3家,2012年的有5家,2013年有11家,2014年有30家,2015年有31家。而到了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对P2P的态度由热转凉,仅有3家上市系平台上线,且全部集中在第一季度。据盈灿咨询统计显示,目前共有98家上市系P2P平台,涉及上市公司143家。

本期嘉宾:

田文智:鑫悦中国控股(纽交所上市公司)总裁

宋国良:对外经贸大学金融产品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CBN:为什么大部分上市公司把P2P作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切入点?

宋国良:上市公司介入P2P还是希望赶上风口,想拓展新兴领域。2014年和2015年,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开始了火爆的局面,当时有3千多家企业做P2P。去年和前年监管部门比较包容互联网金融发展,但是两年以后,从跑马圈地进入大浪淘沙,很多P2P做的是资金池业务,是违规的,它的庞氏骗局已经到了爆发的时间窗口。

CBN:近期,7家A股上市公司相继剥离互联网金融业务,给出的原因都是监管趋严,这是主因吗?

宋国良:这当然是主要原因之一,监管趋严,从上到下大家都看得见,尤其对P2P的监管是查处最严的领域。

田文智:8月24号网贷细则出台后,很多P2P公司感到压力,从4000多家减少到2300家,可是8月份的P2P资金存量,贷款资金存款大概是6800亿左右,9月份到了7100亿,随着P2P数量的减少,P2P贷款金额反而在增长,说明市场有这个需求

CBN:鑫苑中国是从哪块业务切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影响大吗?

田文智:目前我们在区块链金融上正在做一些投入,我觉得投入这个业务有重要前提,首先,现在中国整个地产业资产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应该有240万亿到250万亿左右,而且每年以10万亿的数字上涨,未来到300万亿是很正常的数字。现在一手房的交易的增量很大,但二手房的交易很小,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大概3万到4万亿,和国外是不成比例的。二手房交易占整个房地产交易大概只有15%到20%左右,从资产端来看,二手房没有被盘活。从需求端来看,现在每年中国的银行贷款和社会贷款,包括发债存量,是GDP的2.5倍,我们GDP大概60万亿,大数65万亿左右。这个2.5倍什么概念呢?企业贷款差不多是1.5倍,另外一倍的60%被政府贷款拿走了,地方债之类,其余是消费贷款和居民贷款,也就是GDP的0.4倍。居民贷款在所有贷款存量当中比例非常小,说明在很多时候居民消费的潜力还没有被释放出来,从绝对数字来讲,居民贷款大概在24到25万亿,但居民储蓄是43万亿到45万亿,居民的整个资产负债表现非常好。问题是如何把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其次,一年前我们就和全球顶级区块链研究技术公司合作,从房地产资产数字化角度来开发应用。房地产资产数字化有两个出口,第一是真正把房地产作为数字化产品做资产交易,比如把房子拆分成很多小份,用区块链概念放到网上交易。第二是我们试图把房地产的放贷业务用区块链来做。我们现在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做互金业务。

CBN:所以鑫苑是利用对存量资产的挖掘,让老百姓不用买房也能享受到房价上涨的收益?

田文智:这是一方面,美国很多应用,比如Lending Home这种比较大的房地产贷款中介公司,其实把贷款做完之后不是留在自己账上等着别人还款,而是把资产打包之后再上市,让投行打包成ABS概念,所以依然存在一个证券的过程。这过程中最重要的点是如何能够征信,让大家信任你,能够安全的交易,这是我们研究区块链的原因。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分布式记帐。在互联网所有节点把你的信息存进去,别人是不可篡改的,有密钥、私钥就可以查,但是没有办法篡改。第二是所谓的智能和约,建立共识,之后交易就变得很直接。比如画一幅画,把它传到互联网上,如果要买这幅画,我把画发给你,你把钱给我,交易直接完成了。智能和约就是在共识的前提下直接交易,这才是真正的P2P。

CBN:市场上大部分跨界互金的上市公司其实主业并没有太多联系,这是概念炒作吗?

宋国良:上市公司炒作概念,这个大量存在,而且是有市场上的快钱做配合,在炒作股价,大家都看得见,包括改成P2P这种名字,当时市场争论很多,现在也验证了它是第一个退出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结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现有的业务,比如说他们可能以前本身就做互联网的,本身做电商的,或者本身是做跟互联网金融非常接近的业务。

CBN:上市公司追逐热点,是不是也应该对上市公司有一个约束?

宋国良:现在上市公司已经开始炒作区块链概念了,动不动拿出来炒一炒。但实际上真正了解区块链技术的人都知道区块链在金融领域里面真正成熟的技术还并不多,仅仅还处于早期阶段。所以要是现在能够快速产生大的业绩,这是不太可能的。上市公司这种炒作我觉得还是要从操纵股价的角度来界定,就是有很多这种快钱、投机资金,炒作唯一目的就是快进快出,去套取散户的钱,所以大家其实应该很清晰。至于怎么去约束他们,我觉得这是从行业监管角度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纯粹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因为行业监管,像P2P、区块链,主要还是在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这条线上,跟传统银行业务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金融牌照的发放,我觉得可能慢慢成为一种监管模式,并且我觉得应该是逐渐被列入特许业务,特许经营

CBN:早期市场的投资人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您是否认同?

田文智:我觉得空间很大,金融技术或者叫技术金融,它解决的是我们所谓的社会制度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更大限度地、更有潜力地发挥社会的资源配置,从这点来讲,中国很多结构性改革是可以通过金融或者科技手段解决的。科技本身成长的过程会促进甚至影响监管方对这个事情的考虑。

CBN:上市公司未来可以从哪些方面与互联网金融更好的结合,而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

宋国良:实际上现在金融机构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很多知名的咨询公司和中介机构,都发布了金融科技的研究报告,像毕马威最近推出了一个中国金融科技50强,列出一些名单,绝大部分以前都是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现在他们都变成了另外一个牌子,叫金融科技。大家特别感兴趣,觉得互联网金融原来还有另外一种解读,而且大家都会觉得有一种危机感,如果不赶快跟上这个潮流,那么传统银行是不是会被边缘化、被淘汰。比如数字货币出来以后,传统银行业务会怎么样,商业银行怎么去参与这种新的业务。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